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研究

2014-02-20北京市地震局张敬军史丽艳高洋郑惠敏

城市与减灾 2014年3期
关键词:应急建设文化

北京市地震局 张敬军 董 赟 史丽艳 陈 路 高洋 郑惠敏

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研究

Study of emergency response culture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based on people first

北京市地震局 张敬军 董 赟 史丽艳 陈 路 高洋 郑惠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思想、管理思想,与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和一切由人来完成的观念,已成为一种主导观念、一种社会理念和一种贯穿于人类社会及社会活动中的主体现象。

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历史环境下,根据防震减灾的总方针以及防震减灾应急救援环节的具体任务要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的提出,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巨震,包括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地震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决定于地震本身,更决定于灾害形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震灾通常以一种灾害链的形式滋生、蔓延和扩展,甚至崩溃,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想象而且尚无法挽救的灾害和苦难。地震灾害链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根,揭示了灾害作为特定事物的发展过程。“地震在天不在人”,“地震成灾在人不在天”。前者强调地震的自然属性,后者突出震灾的社会属性。

确立地震应急文化概念,是地震应急文化研究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在地震应急工作中,应把人摆在第一位。这里的人,包括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既包括灾害的承受客体和抗灾的主体,也包括专家、公众和媒体,总之涵盖了构成社会人和自然人的群体。这样,对于社会的恢复与发展,地震应急文化也就获得了独立的意义与功能。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建设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探讨地震应急文化的社会功能。

何谓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

地震应急工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地震应急文化是科学发展观在地震应急领域的充分体现,其核心也是以人为本。

地震应急文化

地震应急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战略文化。地震应急文化的提出表明了文化问题工具化的新趋势,它预示着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已经发生了新变化。地震应急文化的价值,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给人们造成的损失。这里所说的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必须变得更具动态性,地震应急文化更注重安全取向。这就是说,应该采用新的广义定义,即文化是按人的意图对自然或自然物进行转化的人类全部活动的总和。也就是说,地震应急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文化。

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的核心是安全

安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安全是一种尊严、一种文明、一种文化、一种幸福、一种挑战、一笔财富、也是权利、义务和责任。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安全则变得更为重要。

因此,以人为本体现在地震应急文化上,就是要以保障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为最高原则,高度重视人的生命、健康和精神、情感意识等,大力推进地震应急安全文化建设。

从以人为本和地震应急文化的内涵和关系来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三方面体现在地震应急文化中。首先,地震应急文化的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其次,在地震安全文化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重视地震应急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的必然选择。

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研究意义

是对地震应急工作内涵的深化

通过研究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了解与认识人与社会是通过何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来承载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地震应急文化建设要摆脱传统的、常规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限制,努力创造出新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总的来说,它是区别于一般文化意义上的总结,它从抽象的过程变为具体的过程、措施和方法,着眼于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它始终把人置于主体地位。通过研究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是全面探讨、研究地震应急文化建设的形式,以此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完善和丰富防震减灾文化内容

防震减灾文化研究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地震应急文化是其中一门具有独立研究任务的学科,是防震减灾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整个防震减灾文化建设发展。通过研究也会使地震应急文化更加趋于成熟,同时丰富防震减灾文化的内容。

地震应急文化建设的工作层面探讨

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建设应是多层次的。只有了解、掌握各个层面的地震应急文化建设,工作才能由上至下顺畅全面的进行,达到建设地震应急文化的目的。

领导干部地震应急文化建设

目前,领导干部地震应急文化储备不够、领导文化建设能力欠缺等问题已经影响到地震应急工作的某些方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文化建设”专门做出决定,正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领导干部如果不熟悉地震应急文化,不深刻理解地震应急文化发展规律,将直接影响到地震应急文化建设的水平。提高领导干部地震应急文化建设的能力,需要在提高地震应急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还要有敏锐的思维去理解地震应急文化,要有坚决的态度去贯彻实施地震应急文化建设。

基层地震应急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村将逐步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作为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基层地震应急文化建设大都集中在社区、村。社区、村的地震应急文化也在逐步形成。因此重视社区、村等基层地震应急安全文化建设,对加强地震应急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弱势群体地震应急文化建设

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弱视群体开展地震安全文化建设,既保障了他们自身安全,又对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如何落地

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建设关键是“两个响应”,包括组织响应和个人响应。组织响应,就是地震应急安全政策要响应核心安全理念,要响应所做的各项安全承诺;个人响应,是落实各项安全承诺的具体载体,是基石。

高度重视地震应急安全文化理念的提炼

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不是单纯的某一种文化,而是集社会、组织、个人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体系。理念是引导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社会安全的前瞻性观念,有了综合的、先进的、贴近社会的地震应急安全文化理念指引,才能构建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安全文化。地震应急安全文化理念的提炼,是地震应急安全文化落地的前提条件。

把无形的文化以有形的载体固定下来

要把无形的地震应急安全文化通过有形的载体固定下来,在有形的方式、方法中渗透出安全文化的内涵,以文化建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让安全文化落地的关键。当地震应急安全的形式变成了一种文化,通过民众的行为体现出来,这就是“理念引领形式-形式规范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上升为文化”。

从提高民众意识入手进行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建设第一要务就是增强民众的安全意识、提高民众安全自律程度,换句话说,就是要从“人”抓起,从“人的意识”抓起。

所谓“意识”,大多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如我们平时常说的“我意识到……”,就是日常生活、工作或者他人的经历在头脑里的反映,这种反映大多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感觉,一般不会仔细思索或考虑。而认识是人们对事

物的反映,人们面对事物,根据头脑中原有的记忆或者借鉴以往经历或经验形成对事物的看法。认识对行为具有指导作用,人在社会实践中任何动作、行为和活动大多受到认识的指引,而意识作为认识的前奏,其对行为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如果民众的安全意识、认识提高了,必定会更好地指导行为,起到良好的效果。

夯实基础,做好地震应急危险源辩识

地震应急危险源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生命线、次生灾害源等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安全的隐患。要积极进行地震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分析。要在大量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进行危险源分类分析、危险源分布分析、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类分析、危险源的控制与监管情况分析等工作。

做好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建设规划

规划先行是做好地震应急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规划是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和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规划是实际行动的指导,因此地震应急文化建设必须具备确定性、专一性、合理性、有效性及可行性。城市建设需要规划、事业发展需要规划,地震应急文化建设同样需要规划。合理规划,才能做到合理布局,全面开展地震应急文化建设,才能对地震应急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大力发展地震应急文化资源

就地震应急文化资料而言,可以开发的项目主要包括地震遗址、地震博物馆、地震科学安全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等,它们可形成一个包含地震应急文化在内的集博物展览、科学普及、科学研究、参观游览为一体的旅游项目体系。如北京“7·21”特大暴雨后,当地政府就提出把冲毁的桥梁、村庄,保存原貌,作为一种应急旅游资源,警示参观者。

利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宣传

地震应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就如同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一样,其文化感染力、穿透力同样很强,人们通过各种载体意会、感觉、品味各种文化,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人们便会参与和追求。要大力开展社会安全文化建设,创造全社会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要利用各种媒体和信息网络向全社会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地震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能力,其宣传形式和内容应根据城市进程发展的变化,不断创新。要在实施科普精品战略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时代和市情的科普宣教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抢占社会舆论高地,利用微博、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传播防震减灾知识。

转变地震应急培训的观念

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建设。要转变培训观念,教育培训要人性化。做到细分培训群体、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培训要经常化,内容要丰富化。开展不同对象和背景下的地震应急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落实地震应急安全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地震应急文化建设要确保经费的落实。无论地震应急文化的软、硬件建设都需要经费支持,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给予地震应急文化工作积极的投入,以确保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建设能得以顺利实施。

结论

我们希望看到:通过以人为本的地震应急文化建设,做到理论教育人-舆论引导人-事件警醒人-手段激励人-制度约束人-检查纠正人-措施保护人,最终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最终完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

猜你喜欢

应急建设文化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