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在ICU镇静中的临床应用

2014-02-20王世祥张国磐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ICU362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负荷量咪达唑仑血氧

王世祥 张国磐 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ICU 362000

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病情相对较重,常有不同的基础疾病,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循环功能不全,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应激状态,而且极度烦躁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各种意外风险,且各种不良的应激易影响病人病情的愈合,故ICU的镇静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就丙泊酚在ICU中的镇静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ICU病人100例,男70例,女30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全身麻醉术后烦躁的30例,机械通气镇静的12例,酒精中毒后烦躁的4例,颅脑损伤10例。

1.2 方法 首先对病人静脉注射丙泊酚负荷量0.5mg/kg,并以0.5~4.5mg/(kg·h)微量泵进行维持,可根据镇静效果调整剂量进行镇静。使用过程中用心电监护,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丙泊酚单独用药欠佳时可加用咪达唑仑加强镇静,镇静深度据Ramsay评分[1]对病人镇静状态进行评价,维持镇静状态在2~4分。同时心电监测病人用药前及用药后30min、1h、2h、3h的呼吸次数、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药物起效时间,当病人安静,病情平稳后1~2h可逐渐停用镇静药,并观察停药后的苏醒时间,见表1。本组使用丙泊酚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8例,血氧饱和度下降15例,血压下降6例。

表1 丙泊酚镇静前后RR、HR、BP及血氧饱和度

2 结果

本组56例病人在使用负荷剂量后一般30~60s起效,术后病人以0.5mg/(kg·h)剂量基本可达到镇静目标,酒精戒断烦躁的病人,单独用丙泊酚可达到镇静目标,但所需的剂量较大,一般需要1.5mg/(kg·h),脑外伤极度烦躁的病人3例,镇静效果差,加用小剂量枸橼酸苏芬太尼镇痛,可取得较好的镇静效果。机械通气的病人起初镇静效果可,但因其镇静所需的时间长,镇静的效果减退,予加用咪达唑仑后基本可达到镇静目标。使用负荷量后或用量>1.5mg/(kg·h),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下降等副作用,一般予加大吸氧流量或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基本可恢复90%~98%,心率降至50次/min予阿托品静推心率上升至60次/min以上,血压下降予加强补液或使用多巴胺后均可回升至正常。

3 讨论

丙泊酚,又名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苏醒迅速安全,持续输注无蓄积,常用于麻醉中、手术与ICU病房的镇静[2]。入住ICU的病人60%存在焦虑不安,40%~50%出现躁动不安,因此需要充分镇静,以缓解病人焦虑情绪,促进睡眠。ICU镇静的主要目的是在充分镇痛的基础上,帮助病人克服焦虑,增加睡眠和遗忘,消除病人在ICU治疗期间的痛苦经历[3]。同时,有研究表明[4]对危重病人进行有效的镇静、镇痛治疗,能够降低其过度应激状态,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目前镇静镇痛已成为ICU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可减少应激,减少机体耗氧,使病人处于安适的状态,减少拔管的意外,有利于防止意外,有利病人病情的恢复。本文示丙泊酚对ICU病人有较好的镇静作用,特别是术后的病人,术后病人烦躁使用丙泊酚的镇静效果佳,可能与其麻醉未完全消退,病人已得到较好的镇痛,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镇静,故而效果最佳。机械通气的病人所需镇静的时间较长,而丙泊酚长时间应用容易出现耐药,镇静效果减低,且单独用丙泊酚镇静所需的剂量较大,易出现低血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于危重的病人易出现意外。咪达唑仑与丙泊酚有协同的作用,且可减轻或延长丙泊酚出现耐药的时间[5]。本组机械通气的病人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均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脑外伤的病人常有颅内压升高,使用丙泊酚镇静,可以达到镇静的效果,同时丙泊酚也有降低颅内压的作用[5],有利于颅脑损伤及脑血管意外病情的恢复,但使用时应同时镇痛处理,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研究示[6],长期饮酒对镇静、镇痛药的耐受性增高,同等量的药物对饮酒者作用较慢,为达相应的效果需加大剂量。丙泊酚对长期饮酒的病人进行镇静是有效的,但其所需要的剂量较大。

丙泊酚起效快,一般在负荷量后1min内起效,停药后醒转的时间短,基本停药后5min就能醒转,其蓄积作用不明显,在使用丙泊酚镇静的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血压下降,特别是在使用负荷量后病人入睡后易舌根后坠,血氧饱和度常下降至80%~90%,肥胖的病人发生率更高,予抬高下颌或改用面罩吸氧基本可以改善,血氧饱和度可提升至95%~100%。有文献报道[7]丙泊酚对心血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可致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脏前负荷减少,交感神经的活性及心肌收缩力下降有关。在ICU中镇静所用的负荷量较小,故其出现的低血压几率小,但病人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使用呼吸机有使用PEEP的情况下,当丙泊酚达100~108mg/h易出现血压下降,予加强补液,加快输液速度,减小泵入剂量,基本血压都可以回升,病情危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可适当使用多巴胺等升压药。此外丙泊酚对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均有抑制作用,对前者的抑制作用大于后者,此外其还可以抑制引起心率增加的压力反射,故使用后可出现心率下降,甚至可下降至45次/min左右,予阿托品、654-2对症处理能有效地提升心率。

总之,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快的静脉麻醉药,在镇痛的前提下可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适合于ICU短期镇静,对于需要长时间镇静时联合咪达唑仑可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使用过程中,虽有血氧饱和度及心率、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但经过处理均能迅速得到纠正,不影响病人的病情,故丙泊酚在ICU病人的镇静中是值得推广的。

[1] 赵剑斌,叶建亮.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ICU病人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10):32-33.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1-487.

[3] 李昶.ICU病人镇痛镇静研究新进展〔J〕.河北医学,2013,19(4):614.

[4] 付德华,肖莉,付海舰.80例危重病人临床应激反应的干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40-41.

[5] 戴林.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5:1227-1229.

[6] 韩桂玲,杨海英.酒精的代谢与饮酒对人体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1):1150-1151.

[7] 陈娟,余奇劲,杨洁.丙泊酚临床应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7):56-58.

猜你喜欢

负荷量咪达唑仑血氧
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