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有创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2-20余丰平江西省广丰县中医院脑外科3346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颅脑组间

余丰平 江西省广丰县中医院脑外科 334600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症,疾病发生急、进展快,常导致脑灌注压降低、颅内压增高等,甚至引起一系列神经外科相关的综合病症发生,病死率较高。术后给予患者颅部CT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各类继发性脑损伤,然而临床常将生命体征剧烈波动、瞳孔改变等作为CT诊断指征,导致疾病被耽搁[1]。持续颅内压监测能够准确及时的观察患者病情,尽早发现颅脑创伤性继发病变。为对颅内压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有创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笔者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6.32±3.65)岁。所有患者均经CT及MRI诊断,符合王忠诚主编的《神经外科学》诊断标准。其中广泛性脑挫裂伤40例,弥漫性轴索伤20例,颅内血肿26例。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1例,交通事故伤46例,砸伤或击打伤15例,其他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受伤原因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连续观察其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及心率等,对患者尿量水平定时监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侧脑室穿刺,使用GE solal8000i监护仪,连接雅培压力传感器,对ICP连续观察,同时对患者瞳孔、意识及生命体征等进行观察,根据患者颅内压变化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患者ICP升高时,将其床头抬高30°左右,保持其呼吸道通畅,体温不得>38℃。若颅内压持续15min>2.67kPa则给予患者呋塞米联合20%甘露醇脱水治疗,同时给予患者镇静剂,必要情况下可给予患者肌肉松弛药维库溴铵,采用呼吸机辅助患者治疗,每天液体量在1 500~2 500ml,颅内压持续升高时则说明患者出现较为严重脑水肿、颅内血肿等严重病症,此时需要采用CT复查并进行有效的处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每天接受1~2次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查。

1.3 疗效判定 患者治疗1个月后根据国际通用的GCS预后评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主要可分为良好、轻残、重残、植物状态、死亡等。其中预后良好为良好及轻残,预后不良为重残、植物状态及死亡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治疗后预后良好率为86.0%,参考组治疗后预后良好率为58.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2.2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水电解质紊乱,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7.0%,参考组治疗期间出现7例水电解质紊乱,5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7.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治疗后出现3例病死患者,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为7.0%;参考组治疗后出现14例病死患者,其中9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严重肺部感染,1例颅脑损伤加重救治无效,死亡率为32.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神经外科疾病,其中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损伤的20%,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各类手术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血流量减少异常、颅内压升高等现象,患者机体处于极度脑组织缺血状态,临床治疗效果受到较大影响[2]。传统临床多通过持续监测患者临床表现对病情变化进行判断,如患者是否出现呕吐、视盘水肿、头痛等症状,同时观察患者呼吸、血压水平及心率是否正常等,然而通过上述手段把握病情变化效果仍然有限。近年来有创颅内压监测在临床逐渐推广使用,通过在患者脑实质、额前角侧脑室、硬膜下腔等部位置管,对患者颅内压水平持续观察,进而准确有效地对患者颅内压水平变化监测,实现早期预防及治疗。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有创颅内压持续监测后,患者GC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有创治疗中使用能够及时发现颅内压变化,更好监护病情变化,促进患者康复。

[1] 周育瑾,吴江,甄云,等.院前院内急救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水平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2):341-345.

[2] 何建青,董吉荣,王玉海,等.小脑幕缘切开术中引流环池脑脊液对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颅内压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2009,14(12):731-733.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颅脑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