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洋勇士因何失败?

2014-02-19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长崎水兵北洋

姜浩峰

全军覆没!

回看整个甲午海战,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海军,悲怆惨败,一败再败,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乃至于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市的太宰府天满宫境内,至今陈列着当年号称亚洲第一巨舰“定远号”战列舰的一些部件。

二战胜利时,中国政府完全有机会将这些部件清点后缴回国内,然而,我们疏忽了,乃至如今它仍成为日本向下一代炫耀前世武功的所在。而甲午战争的一败涂地,其失败的原因则不仅仅在于那些细节,更在于颟顸蠢笨的清廷决策层,以及民智未开、民生惨然、民权未立的大清国,根本就不是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因此面对一个冉冉上升的近代化民族国家,也就决然打不赢一场决定国家命运前途的决战。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战斗中,北洋勇士大多并不临战而怯、贪生怕死。回顾历史细节,北洋海军在丰岛海战采取的战法,应该是正确的,也确系无奈之举。甲午之败,仍然是制度之败、国体之败,乃至于当政者决心、信心、价值观、大局观之彻底失败。邓世昌、丁汝昌、李鸿章们,不过是这场失败的台前亮相者,其悲情可怜,其败状必然!

凭借世界上第一次铁甲舰对铁甲舰编队决战的大获全胜,甲午海战后,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坐上了“亚洲第一”的宝座,继而大力发展海军,乃至不出五十年,就在太平洋上与美国展开世界上第一次航母对航母的大决战。然而同为东方专制国家脱胎而来的大日本帝国,终究如同一个怪胎,畸形生长,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北洋海军是清廷的高级玩具

1886年8月1日,黑压压四艘巨舰缓缓驶入长崎港,引得长崎市内万人空巷,民众大都奔到港区争睹。那巨舰上唯一的亮色,就是猎猎飘扬的黄龙旗。那是大清帝国北洋海军的“定远号”、“镇远号”、“济远号”、“威远号”。

当时的北洋海军尚未形成战力,舰队此行属于提前亮相,缘起于大清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袁世凯。当时袁世凯向李鸿章报告称,朝鲜有人正在谋划联俄防英,而俄国正好借此机会,对元山口外的永兴湾虎视眈眈。新近成军尚未形成战力的北洋舰队,立即听从李鸿章调遣,派出“定远”、“镇远”、“济远”、“威远”、“超勇”、“扬威”六舰,赶赴朝鲜半岛东海岸的日本海,大秀肌肉。随后,“超勇”、“扬威”赶赴1860年割让给俄国的海参崴(俄称符拉迪沃斯托克),四艘大舰则赶赴长崎休整。

8月13日,北洋舰队放假一天,水兵们得以结伴上岸。其中几个水兵跑到当地的妓院嫖娼。长崎的娼寮产业素来发达,妓院大多客满。中国水兵在排队等候的时候,有个自称贵宾的日本客人不经排队便径直入内,招致水兵们与妓院老板大打出手,砸坏了人家的玻璃和家具,结果引来警察。而北洋水兵人多势众,将日本警察打成重伤。

当时的《长崎快报》在报道中提到,有6名水兵前往派出所理论,引起冲突。日警1人被刺伤,肇事水兵被拘捕,其他水兵皆逃逸。这引起之后8月15日的更大冲突——没有携带武器的北洋水兵当场死亡5名,事后因重伤又死亡2名,40多人受伤;日本警察也被打死1名,受伤者30名,另外当地日本人也有多名负伤。

中日双方在半年后达成协议,就各自的死伤者互给抚恤,日本赔付中国52500元,中国赔给日本15500元,长崎医院的医疗救护费2700元由日方支付。

在长崎事件前后,日本一方面由于明治维新,学习英国,一举走上了海上争霸扩张的道路,发展海军成为其必然之路;另一方面,李鸿章没有韬光养晦,而是派出尚未形成战力的北洋四舰去长崎炫耀武力,引发日本对中国的恐惧。而水兵军纪涣散,也导致日人仇视与低看,发誓打败北洋舰队,逐渐成为日本的全民共识。“一定要打败‘定远”成为当时日本海军建军的目标和口号。就连日本孩童最流行的玩乐项目,也都是中日海上争霸。比如他们一组扮成中国舰队,另一组扮成日本舰队,进行攻击俘获“定远”、“镇远”的战斗游戏。

“长崎事件”结案后一个月,明治天皇便下诏:“立国之务在海防,一日不可缓。”同时自掏腰包拿出30 万日元私房钱,作为海军的补助金,同时带头一天只吃一顿饭,以彰显省下钱来扩充军备的志向。这狠劲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过之而无不及!天皇的母亲则捐出了两件首饰,皇后也献出了零花钱。之后,明治天皇又下诏,在其后6年中每年拨出30万日元内廷之费以充造舰之资;至于其政府文武百官、公务员,非但没有年终奖,还必须得从薪金中抽出1/10作为造舰费缴纳国库。伊藤博文则发表演说,鼓动国民节食缩衣向政府献金,用以打造强大海军。在这场献金热潮中,连妓女都纷纷献出卖身所得!日本在半年之间便筹集了200多万日元。日本政府还大举发行海军公债,数额几乎超过其财政收入的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全民总动员,唯有近代化的民族国家方能实施。在一块江湖与庙堂格格不入的土地上,有识之士不免望洋兴叹徒唤奈何!

到甲午战前,日本海军主力舰总吨位已达到37000吨,大大超过了北洋舰队不到30000吨的主力舰总吨位。而日舰舰体较新,速度更快,舰炮亦更多且射速数倍于北洋海军。反观北洋舰队,在成军后这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未添购一舰一炮。值得一提的是丰岛海战上威风无比的日舰“吉野号”,系 1891年日本海军大臣桦山资纪向英国订购,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1892年1月3日开工,同年12月20日下水,1893年9月30日建成。与此同时,李鸿章想向英国购买同类型战舰,由于清廷不拨经费,导致已经开工的战舰被智利海军购得,命名为“布兰科·恩卡拉达号”。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才临时抱佛脚,李鸿章与驻英公使龚照瑗等极力谋求购得此舰,但因智利方面忽允忽翻,不断涨价,及至最后竟表示无论中国出多少钱都不再出售。据西方人士推测,是日本从中作梗所致。

在清廷当政者看来,北洋海军建军花费巨大,而无法像黄土地上的农民那样缴纳皇粮国税,只出不进,无非是个装点门面的高级玩具。另一方面,北洋海军系汉人大臣李鸿章一手打造,清朝廷决策层内心深处对之有所防范,并不想看着李鸿章做大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步。种种原因导致慈禧太后为了六十大寿造颐和园,挪用海军军费。endprint

据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一书披露,慈禧在颐和园项目上共挪用海军经费达750万两!也就是说,她六十岁生日所费花销,足以从头购置半支全新舰队,或者完成北洋舰队技术升级改造!遗憾的是,大英帝国可以有“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用以维护日不落帝国之威;大清帝国却只能在颐和园昆明湖为慈禧老佛爷修一座小小的石舫,那石舫亦只能看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八国联军进京,占据颐和园达一年之久,看到园内建筑被破坏,文物被劫掠,再看尽大清的衰亡;乃至终究看到日寇铁蹄跨海而来……

对于慈禧来说,颐和园也好,北洋舰队也罢,反正是玩具,怎么乐呵怎么玩。清廷对北洋舰队的战略定位是“看家护院”,甚至害怕这支“家仆保安队”坐大。朝廷从来没有想到要用这支舰队去远洋作战。这种浅尝辄止的土财主心态决定了北洋舰队最终将万劫不复。挪用750万两银子,折损煌煌舰队,折损中国学历能力最高的官兵,折损台湾澎湖以及2.3亿两白银——这“买卖”赔得有多大呢?甲午赔款成为了日本真正走上现代化之路的第一桶金!日本用其建学校、造工厂、买战舰、练精兵,做了许多之前日思夜想却苦无经费的事情,以致脱胎换骨称霸一方!

在上海政法学院海权战略研究所所长倪乐雄眼里,甲午战争的失败绝不能归因于当时中国生产力的落后,因为当时的中日两国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是靠购买西方武器来打仗,就财富和金钱而言,中国远远超过日本。“在既无现代制度支撑、又无贤明‘人治保障的情况下,清廷选择了‘反向操作,硬是把原可用于国防建设的资金挪用于奢侈的皇室享乐,活生生地断送了北洋海军,断送了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因此,从根本上讲,社会制度先进与否决定着军事现代化的成败。”倪乐雄说。

战术得当却难逃悲怆结局

“我根据现有的材料,以1894年9月17日12点55分开战后一小时内双方实际参战军舰为基准,经过反复计算后发现:中日双方100毫米主战火炮的理论发射数据为——日军联合舰队为46242发,北洋舰队为2368发,双方的射速比是18.76:1。显而易见,日方的军事火力几乎是中方的20倍。”倪乐雄说,“当天的14点22分左右,大清的‘广丙和‘平远两舰赶到时,‘超勇、‘扬威两舰已经被击沉,以后一小时内双方火力射速的理论数据为:日方可发射46242颗炮弹,中方可发射4080颗炮弹,火力射速比是10.89:1,日方的军事火力依然是中方的10倍有余。”北洋舰队的指挥官们显然在“最大火力+最大受弹面积”和“最小火力+最小受弹面积”两种选择之间做过权衡。而日本联合舰队对北洋舰队弱势火力了如指掌,其战术指导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发扬火力,选择最大受弹面积+最大火力发挥的单列纵队就顺理成章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保家卫国的勇士?没有枪弹,如何应战?甲午战争期间任北洋海军精练左营游击的萨镇冰将军,就是忠勇之士的一个典型。他的侄孙女,如今年逾九旬的萨本茂老人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丰岛海战,当时北洋舰队以10舰对付日本12舰,在舰数、吨位、航速、舰龄、火力、兵员等方面,北洋海军都处于劣势,但北洋舰队的官兵英勇作战、视死如归,例如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致远号击敌甚多,为掩护旗舰‘定远号,开足马力撞击日本先锋队旗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要害。舰沉,邓世昌坠海后拒绝救援,溺水后壮烈殉国,时年45岁。北洋提督丁汝昌在即将战败之时,受到北洋军中外籍军官胁迫要求投降,1895年1月17日,丁汝昌知道援兵难至,服鸦片饮恨自杀殉国。”

甲午风云中,既有邓世昌这样比日本神风特工队更有自主牺牲精神的勇士,也有如萨镇冰这样临危不乱的不屈之士。萨本茂告诉《新民周刊》:“我的叔祖父萨镇冰在甲午战争中,坚守威海港东口的日岛炮台,为保卫北洋海军仅存的威海基地,一直战斗到弹尽台毁才奉命撤回刘公岛。当时他重病在身,夫人陈氏从福建老家赶到前线探望,想登上军舰看到夫君。在军舰上指挥的萨镇冰坚拒陈氏登船,说:‘这是什么地方?今天是什么日子?告诉她就当我死了,叫她速回。”陈氏垂泪而归,不久去世。萨镇冰重建中国海军,无论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官居要职——民国海军总长;1949年以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然而他终身没有再娶。

萨镇冰曾说:“甲午战争,由于清廷腐败,致使北洋海军一败涂地。海军大业未成,是我终生所遗憾的。”萨镇冰一生充满与海洋搏斗,与西欧争强、与外寇抗争、救苦济贫、服从真理的正气。萨本茂同时也说:“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些旧时代官吏某些消极清高的一面,我想今人是不会苛求古人的。”可以说,甲午之败,并不代表中国军人的气节也败了,恰恰相反,因为军人气节仍在,也因为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国家的建立,才有了之后抗战胜利,收复《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台湾、澎湖。1945年,距离1895年整整半个世纪,中国人争回了甲午战争失去的领土。然而,留给后人的,是一笔仍未了结的账……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崎水兵北洋
水兵谣
为什么核爆城市长崎纪念地位不及广岛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水兵向前进
一个老水兵的中国梦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周恩来与长崎国旗事件后的对日外交
北洋六镇
谈北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