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股骨头坏死CT与MRI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2014-02-19谢志骏罗荣森李均堂区携乐曾卓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

谢志骏 罗荣森 李均堂 区携乐 曾卓辉

[摘要]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8例(62髋),患者均同时行CT及MRI诊断,并采用ARCO分期方法评价CT与MRI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比较两种方法典型征象的显示率。 结果 Ⅰ~Ⅱ期股骨头坏死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两者对Ⅲ、Ⅳ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对股骨头坏死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Ⅰ~Ⅱ期)股骨头坏死中,MRI对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的显示率明显高于CT(P<0.05),两者对局部囊变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RI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要明显优于CT,尤其对线样征、骨髓水肿等典型征象的显示率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坏死;CT;MRI;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6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a)-0138-03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ONFH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目前ONFH的发病原因不明,临床实践证实多与外伤、长期大量服用激素、酗酒等有关[1]。ONFH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对ONFH患者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是为CT、MRI,两者对ONFH的检出率均较高,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早期ONFH患者38例,比较CT、MRI在早期ONFH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ONFH坏死患者38例(62髋),均经临床及手术明确诊断。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34~62岁,平均(51.2±4.5)岁;一侧ONFH14例,双侧ONFH24例。患者均表现为患侧关节活动受限,髋部疼痛感,出现不同程度的跛行。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且两种检查方法之间间隔≤2 d。CT检查采用飞利浦多层螺旋CT机进行两侧髋关节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髋臼顶部至股骨小转子水平位置,扫描参数:层厚5 mm,层距3 mm。磁共振检查采用美国GE Signa profile 0.2 T 磁共振检查仪,患者取仰卧位,选用体部线圈,行双侧髋关节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扫描参数:层厚6 mm,层距1 mm,采用SE标准序列(T1WI:TR=500 ms,TE=20 ms)、FSE序列(T2WI:TR=2000 ms,TE=100 ms)。

1.3 ONFH的临床分期

采用临床使用最多的ONFH 的ARCO分期系统[2]。0期:骨活检结果与缺血性坏死一致,但其他所有检查均正常;Ⅰ期:骨扫描阳性或MRI阳性或两者均呈阳性;Ⅱ期:X线片异常(股骨头斑点状表现,骨硬化囊性变及骨质稀疏),在X线片及CT片上无股骨头塌陷,骨扫描及MRI呈阳性,髋臼无改变;Ⅲ期:新月征,依股骨头受累位置,病变可细分为内侧、中央及外侧;Ⅳ期:X线片示股骨头关节面变扁,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出现硬化,囊性变及边缘骨赘。

1.4 观察指标

分析全部患者的CT及MRI表现,比较两者对各期ONFH的检出率及ONFH典型征象的显示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与MRI诊断价值的比较

本组38例患者(62髋)中,Ⅰ期10个股骨头、Ⅱ期22个股骨头、Ⅲ期17个股骨头、Ⅳ期13个股骨头。其中Ⅰ~Ⅱ期ONFH的MRI检出率为90.6%,CT检出率为6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对Ⅲ、Ⅳ期ONFH的术前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ONFH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在早期ONFH(Ⅰ~Ⅱ期)中,MRI对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两者对局部囊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2 影像表现分析

本组患者CT检查显示早期ONFH 20髋,主要表现为星芒状结构增粗,股骨头部有斑片状骨硬化及局限性囊变,Ⅲ期15髋,可见关节面有透光带,呈新月征,Ⅳ期12髋,明显股骨头塌陷,伴不同程度的囊变以及周围硬化。MRI检查Ⅰ~Ⅱ期29例,股骨头形态无异常,存在骨小梁紊乱,局部密度不均(图1A),股骨头上缘出现T1WI低信号或局限性不均匀信号区(图1B),T2WI出现不同程度高信号区,呈双线征(图1C),Ⅲ期股骨头信号混杂,板块区或条状区。

A.Ⅱ期ONFH,两侧股骨头无变形,右侧股骨头小梁紊乱,局部密度不均匀增高;B.Ⅱ期ONFH,股骨头内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箭头);C.Ⅱ期ONFH,两侧股骨头无变形,双侧股骨头内见长T1短T2异常信号影,并呈典型双线征(箭头)

3 讨论

ONFH为临床骨科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多由创伤或非创伤原因引起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导致骨细胞及骨髓细胞死亡,继而出现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等[3]。患者多出现髋部疼痛、跛行,严重者会出现行走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防止ONFH的进展,减少后期股骨头塌陷的概率。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为X线、CT、MRI、核素扫描等,但X线对股骨头早期病变不敏感,容易漏诊延误病情[4]。endprint

早期ONFH的病变主要为缺血引起的骨髓细胞异常,但常规检查手段均无法检出,随后股骨头局部出现骨细胞坏死,骨质改变,主要为骨质疏松,此时MRI检查可出现异常信号区,即负重区出现T1WI低信号影,上方表现为T2WI高信号影[5];骨细胞坏死进一步进展后,ONFH局部会出现炎症浸润或充血水肿,此时MRI出现TIWI及T2WI低信号表达增强。随着ONFH的进一步发展,骨小梁大小和密度出现异常,股骨头上出现坏死骨片,此时CT与MRI均可检出骨小梁形态异常、股骨头囊变及局部骨质疏松[6],以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关节面塌陷。

研究显示,在ONFH中,CT检查在明确显示局部坏死骨组织及皮下微小骨折方面优势明显[7-8],但临床中出现上述征象的患者大多已经超出早期的范围。临床研究显示CT检查早期ONFH(Ⅰ~Ⅱ期)显示股骨头出现出现条带状、斑片状高密度硬化及局部囊变,而MRI检查发早期ONFH表现为线状高信号区,股骨头局部密度不均匀,骨小梁紊乱。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MRI对Ⅰ~Ⅱ期ONFH的检出率(90.6%)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62.5%)。

由此可见,MRI在早期ONFH诊断中的价值要明显优于CT,尤其对线样征、骨髓水肿等典型征象显示率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焱.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14-115.

[2] 周令飞.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CT及MRI诊断价值[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2,14(4):469-471.

[3] 路淮英,栾德广,姜书平,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表现和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11):1113-1114.

[4] 丁琴妹.X线、CT及MRI对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784-785.

[5] 贾学军,周宙,郑玉巨,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11(2):103-104,124.

[6] 孙西林,贺利昌,何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 CT MRI诊断[J].河北医学,2005,11(12):1074-1075.

[7] 覃峰,唐国睿,邓小强,等.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1,33(11):1457-1459.

[8] 吴仁昌,慕义,倪宏彬,等.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5):602-604.

(收稿日期:2013-09-27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早期ONFH的病变主要为缺血引起的骨髓细胞异常,但常规检查手段均无法检出,随后股骨头局部出现骨细胞坏死,骨质改变,主要为骨质疏松,此时MRI检查可出现异常信号区,即负重区出现T1WI低信号影,上方表现为T2WI高信号影[5];骨细胞坏死进一步进展后,ONFH局部会出现炎症浸润或充血水肿,此时MRI出现TIWI及T2WI低信号表达增强。随着ONFH的进一步发展,骨小梁大小和密度出现异常,股骨头上出现坏死骨片,此时CT与MRI均可检出骨小梁形态异常、股骨头囊变及局部骨质疏松[6],以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关节面塌陷。

研究显示,在ONFH中,CT检查在明确显示局部坏死骨组织及皮下微小骨折方面优势明显[7-8],但临床中出现上述征象的患者大多已经超出早期的范围。临床研究显示CT检查早期ONFH(Ⅰ~Ⅱ期)显示股骨头出现出现条带状、斑片状高密度硬化及局部囊变,而MRI检查发早期ONFH表现为线状高信号区,股骨头局部密度不均匀,骨小梁紊乱。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MRI对Ⅰ~Ⅱ期ONFH的检出率(90.6%)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62.5%)。

由此可见,MRI在早期ONFH诊断中的价值要明显优于CT,尤其对线样征、骨髓水肿等典型征象显示率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焱.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14-115.

[2] 周令飞.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CT及MRI诊断价值[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2,14(4):469-471.

[3] 路淮英,栾德广,姜书平,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表现和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11):1113-1114.

[4] 丁琴妹.X线、CT及MRI对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784-785.

[5] 贾学军,周宙,郑玉巨,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11(2):103-104,124.

[6] 孙西林,贺利昌,何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 CT MRI诊断[J].河北医学,2005,11(12):1074-1075.

[7] 覃峰,唐国睿,邓小强,等.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1,33(11):1457-1459.

[8] 吴仁昌,慕义,倪宏彬,等.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5):602-604.

(收稿日期:2013-09-27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早期ONFH的病变主要为缺血引起的骨髓细胞异常,但常规检查手段均无法检出,随后股骨头局部出现骨细胞坏死,骨质改变,主要为骨质疏松,此时MRI检查可出现异常信号区,即负重区出现T1WI低信号影,上方表现为T2WI高信号影[5];骨细胞坏死进一步进展后,ONFH局部会出现炎症浸润或充血水肿,此时MRI出现TIWI及T2WI低信号表达增强。随着ONFH的进一步发展,骨小梁大小和密度出现异常,股骨头上出现坏死骨片,此时CT与MRI均可检出骨小梁形态异常、股骨头囊变及局部骨质疏松[6],以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关节面塌陷。

研究显示,在ONFH中,CT检查在明确显示局部坏死骨组织及皮下微小骨折方面优势明显[7-8],但临床中出现上述征象的患者大多已经超出早期的范围。临床研究显示CT检查早期ONFH(Ⅰ~Ⅱ期)显示股骨头出现出现条带状、斑片状高密度硬化及局部囊变,而MRI检查发早期ONFH表现为线状高信号区,股骨头局部密度不均匀,骨小梁紊乱。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MRI对Ⅰ~Ⅱ期ONFH的检出率(90.6%)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62.5%)。

由此可见,MRI在早期ONFH诊断中的价值要明显优于CT,尤其对线样征、骨髓水肿等典型征象显示率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焱.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14-115.

[2] 周令飞.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CT及MRI诊断价值[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2,14(4):469-471.

[3] 路淮英,栾德广,姜书平,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表现和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11):1113-1114.

[4] 丁琴妹.X线、CT及MRI对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784-785.

[5] 贾学军,周宙,郑玉巨,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11(2):103-104,124.

[6] 孙西林,贺利昌,何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 CT MRI诊断[J].河北医学,2005,11(12):1074-1075.

[7] 覃峰,唐国睿,邓小强,等.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1,33(11):1457-1459.

[8] 吴仁昌,慕义,倪宏彬,等.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5):602-604.

(收稿日期:2013-09-27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