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冬季农业开发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4-02-19甘春
甘春
摘 要:文章对澜沧县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提出重点抓好农业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改革、用地与养地、栽培管理、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措施,从而改进和提高冬季作物的种植水平,扩大冬季农业的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冬季生产;问题;对策
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要,利用冬季休闲的耕地资源、劳力等,开发种植冬季农作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促进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1 冬季农业生产开发的有利条件
1.1 气候资源条件
澜沧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全年平均气温为20.5℃左右,?厶10℃的有效积6533.6-7263.6℃,年最热月为6-7月份,最冷为1月份;年降雨量为1600mm左右,雨量集中在6-10月份,干湿季分明;年蒸发量1206.1mm;年光照时数为2053.6小时,无霜期不少于300天;境内海拔最低580m,海拔最高2516m,属亚热带综合立体气候,光、温、水、热资充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冬农开发。
1.2 耕地资源丰富
澜沧县实有耕地面积76548.73hm2,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18 hm2,绝大多数耕地只种植一季,冬闲耕地多,冬季作物开发潜力大。
1.3 农民劳动力资源充足
全县有全部劳动力26.1850万人,其中:从事农业劳力有23.5384万人,冬农开发劳力有保证。
1.4 水利条件
各乡镇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在国家扶持下,配套实施水利工程项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完善,逐步改善冬季作物的灌溉条件。
1.5 政策与技术优势
澜沧县委、政府对冬农开发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冬农开发优惠政策,每年安排一定的冬农开发资金,用于补助农民种子、种苗和农用生产物资等。农业科技服务网落健全,县、乡配有农业科技人员200余人,技术力量强,能肩负起冬农开发的技术服务重任。
1.6 交通优势明显
澜沧县位于国道G214线和省道S309思澜公路交会点,交通方便;是普洱市边三县(澜沧、孟连、西盟)和版纳州勐海、临沧市双江等相邻县交通、边贸、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镇,农产品交易量大。
1.7 冬季作物种植有成功经验
冬季农业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冬玉米、南瓜、马铃薯、冬大豆、辣椒、蔬菜、油菜等作物示范、推广上取得成功,并掌握了高产栽培技术,为进一步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冬季农业开发现状
我县冬季作物生产由传统生产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着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作物品种不断增多,主要品种有冬玉米、冬大豆、西瓜、辣椒、荞麦、蔬菜、马铃薯、油菜等作物,农产品生产规模、加工、销售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3 制约冬季农业生产的因素
3.1 农业生产重大春轻小春,冬季种植面积难以扩大
澜沧县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加之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农业生产重大春轻小春,冬季农作物种植面积少,复种指数低,仅为138.83%。
3.2 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少,新技术推广缓慢
澜沧县财力薄弱,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有限,农业基础设施得不到很好的配套完善。冬农开发新品种引试、示范和新技术推广等经费不足,良种良法推广应用缓慢。
3.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作物产量难以提高
我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冬季作物种植时雨水多,农田排水困难,影响备耕。进入春季干旱缺水,农作物开花和灌浆受到影响,单产低而不稳,制约着冬季农业发展。
3.4 大、小春种植矛盾突出,冬季作物不能适时播种
由于农民沿袭传统的耕种方式,大春水稻仍然按习惯5-6月份栽种,收获时期过晚,冬季作物不能适时栽种。冬种过晚遇干旱年份,致使作物生长后期受到高温干旱逼熟,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3.5 耕作方式落后,种植粗放
水稻收割前不及时排水,造成收割、备耕困难,翻耕晒垡时间短,整地仓促,耕作粗放,农作物出苗受到影响,出苗不整齐,基本苗不足。
3.6 龙头企业引进少,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不到位
澜沧县地处边疆,信息不灵,农产品销售困难。招商引资力度不够,龙头企业少,订单农业不多,种植品种小而全,产品数量少,农民经营分散。
3.7 农家肥施用少,化肥施用单一
农家肥年用量10万t左右,化肥投入不足,而且肥料施用品种单一;加之,冬季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耕地养分消耗多,用地养地失调。
4 加大冬季农业开发的对策措施
4.1 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到目标早明确、措施早制定、责任早落实。在种植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
4.2 增加冬农开发资金投入,扩大种植面积
一是建议各级政府要给予资金扶持。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带着资金、带着技术投资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企双盈。三是积极引导农民将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投入到冬季农业开发上。
4.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首先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田水利化程度;其次要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为冬季农作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旱地建设坡改梯台地,减少水土流失,达到保土、保水、保肥;据有关资料报道:每1hm2台地可拦蓄地表径流270-750m3,一次可拦蓄1500mm左右降雨产生的径流;耕作层含水率可以从原来的15%提高到20-25%,保肥力可以提高75%,增产效益在45%以上。建议在已建成的坡改梯区域,利用小水源配套“五小”水利,扩大水浇地面积。
4.4 很抓冬农生产关键技术环节,发展持续高效现代化农业
(1)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澜沧县山区多、坝区少和各地的气候特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3)示范带动,积极推进。建立科技户,做好高产、高效示范样榜田,以典型引路,辐射带动面上开发,促进农业科技推广。(4)提高耕种质量,确保农作物全苗。冬农开发要做到早规划,及时撤水控田,翻耕晒垡,开沟整地,开墒种植,确保播种质量,保证农作物全苗,为夺取高产创造条件。(5)积造施用农家肥,实行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产无公害食品,提高产品质量。
4.5 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品牌
根据不同区域,气候特点,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种和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规模种植,严格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着力打造自已的农产品品牌,形成支柱产业,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4.6 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扶持产业发展
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企业资金与农户资金整合,促进企业和农民共同发展。组建“专业村”、“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各类营销组织,加强信息联通,通过农民科技协会,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开通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勐占桥,贾文竹,等.浅谈河北西部山区解决农业干旱缺水的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2005.
[2]董继珍.浅谈种植大豆对培肥地力的作用[J].云南农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