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前沿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4-02-19钟广锐郑春燕
钟广锐,郑春燕
(1. 嘉应学院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我校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第六学期开设了“GIS前沿技术”专业选修课程,旨在向同学们介绍GIS的技术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以及就业拓展思路。从两年的教学情况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 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体系
近年来,随着数据库、二三维可视化、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GIS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作为GIS专业学习的第六个学期,同学们已经基本完成了主干课程的学习,掌握了GIS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也进行了专业软件的学习以及GIS应用程序的开发,对GIS工程项目的开展有了一定的基础;而这个时期,正面临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或考研等选择。所以,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尽量细化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和目标,成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这也正是“GIS前沿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团队为课程教学制定了“专题教学、灵活配置”的教学模式,并在每个学期开课前,经过“提出专题-分析论证-确定专题内容-专题考核目标”,确定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内容并更新教学大纲。以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的课程内容体系(表1)为例,课程共36课时(18周),多以讲座和讨论的形式开展。
2 课程教学实践
2.1 教材的选定
现有的介绍GIS发展技术的教材主要两种:一是综述性的,将内容编排在“GIS概论”或“GIS原理与应用”这些教材的最后章节,作综合介绍;第二种则是具体某一技术方向的教材,如嵌入式GIS开发、WebGIS原理与实践等。两种类型的教材都不适宜作为本课程教材使用。教学团队经过调研,对课程不征订教材,教学材料主要由教师提供,以教案讲稿为主,辅助提供专题软文、专题网站以及视频和论文等资料,并根据教学进度适时通过教学平台以及新媒体平台工具进行发布和推送。
2.2 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可按需动态配置。在每一年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都会根据年度GIS发展情况精选出专题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对各个专题进行弹性配置:一是各个专题的教学进度可根据教师的情况、内容的关注度等灵活安排;二是专题内容可结合最新的事件等配置教学案例,如讲授专题一“GIS产业发展”时,正好3SNews媒体进行2012年度盘点和2013行业十大预测,于是马上结合专题作课程讨论,起到很好的效果。专题内容对当前热点事件的引用和分析,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形成“将学到的知识用于事件解读、分析事件本质”的行为。
2.3 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新媒体、新平台来展示GIS新技术”。首先,教学团队尝试引用了微博进行辅助教学:课前发布专题相关的背景事件作学习引导,课后总结课堂教学情况或深化问题讨论,甚至可以“@”企业负责人或专家等共同开展话题讨论,充分利用同学们的碎片化时间进行移动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课程的相关教学材料也存储在微盘,并通过微博、微群进行发布和推送。其次,是对视频案例和专题网站的引用:视频主要来源于GIS企业的用户大会、技术大会以及网易公开课中的TED讲座精选等;专题网站则主要来源于3S相网站、GIS企业的技术专题、开发大赛以及论坛等。第三,结合专题使用新案
例,如讲授大众GIS专题时,举例搜搜地图手机端的街景演示、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的各种LBS应用;讲授二三维一体化专题时,配合ESRI推出的CityEngine新版本进行“规则建模”演示和超图的RealSpace二三维一体化制图操作等。在教学中尽量用“技术演示和应用来讲解技术”,不但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1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的课程内容体系
2.4 作业和考核
课程考核主要由平时作业(40%)、论文宣讲(10%)和期末考试(50%)三部分组成。平时作业指的是每个专题课后布置的任务,任务形式有作业、软件操作实验、小论文或小设计等,因每个专题作业数量不等,整个学期下来的作业题目可达20多个,但只要学生完成其中的4个就可以达到合格要求。
作业的选题不但很好地总结了专题内容,而且细化了知识要点,对学生平时收集整理资料,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而论文宣讲是指在期末每位同学都需要根据所学内容初步确定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方向,撰写“开题报告”,并在课堂进行宣讲和阐述。期末考试则以开卷形式进行,以主观题为主。
3 结 语
通过学院GIS专业两轮的教学实践,“GIS前沿技术”课程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拓展了学生在专业上的学习思路和学习目标,从学生自主学习、参加开发大赛、毕业论文选题以及就业单位和工作岗位来看,都比以前更有方向和针对性,专业素养得到了提高;二是基于移动学习、新媒体平台下的学习等教学方式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应用专业思维解读事件、分析事件的能力。
当然,课程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GIS技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技术新产品新事件不断出现,教学专题和教学案例的选择、课时的安排等都需要及时更新,这无疑对教学团队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过多的专题和方向会造成问题的分析研究无法深入,在有限时间内如何做到广度和深度之间的平衡,需要不断实践和总结;三是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合作式学习,合理地利用新媒体辅助进行个性化学习以及提供更好的考核方式等,也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1]GIS前沿技术综述[EB/OL]. http://blog.csdn.net/houzy/article/details/1514819,2007-12-01
[2]金莹.GIS的发展过程及其与测绘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7):35-37
[3]宋关福.从光环曲线看GIS平台软件技术发展趋势[J].超图通讯,2012,31(2):22-25
[4]宋关福.Service GIS引发地理信息服务共享与聚合革命[J].地理信息世界,2008(6):82-85
[5]程俊来.互联网地图vs公众GIS服务,谁的盛宴?[J].超图通讯,2013,35(1):26-28
[6]ArcGIS云计算[EB/OL]. http://www.esrichina-bj.cn/software product/technology,2012-12-01
[7]2013行业十大预测[EB/OL]. http://zhuanti.3snews.net/2013/2013yuce,2013-07-01
[8]空间商业智能[EB/OL]. http://zhuanti.3snews.net/2013/kongjianZN,2013-07-01
[9]柯丽娜,李家,王方雄.基于Arc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72-173
[10]盛业华,郭达志,杜培军,等.“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通报,2000(6):40-42
[11]杨树文,闫浩文,孙建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J].测绘科学,2011,36(1):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