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惠农

2014-02-19本刊编辑部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综合信息农业部农民

本刊编辑部

2012年7月,湖北宜昌市渔洋溪村成立了村信息服务站。

村民向厚元对记者计算了渔洋村建立信息服务站带来的好处,“往年购肥需6000多元,通过服务站联系直销,节约700元,相当于节约一个硬劳力一年的口粮钱。”

这是我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建设成效的一个侧影。

2007年以来,多个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信息服务工作进行了部署。农业部就信息服务与现代农业相融合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2006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方案》,从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农业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2007年,出台了《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明确了信息服务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具体措施。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日渐综合化、多样化的同时,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也不断丰富,政府主导型服务模式蓬勃发展,社会参与型服务模式快速推进,增强了信息化建设投入,丰富了信息化服务内容。

一站式综合信息平台

便捷高效

随着政府对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引导机制的不断完善,一批颇具创造力的信息服务模式逐渐涌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方式日益多元化,载体日益平台化。

立体服务,方式多元化。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信息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信息中心以电脑网络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网站,以电话、手机平台建立农技110、网络电话、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科技短信息,以电视台建立农业互动频道和农业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和交流方式。”

据了解,在农业部指导下,各地农业部门以服务“三农”为目的,统筹规划电话、手机短(彩)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以“三电合一”项目为推手,逐步建立起集12316“三农”热线电话、农业信息网站、农业电视节目、手机短(彩)信服务等于一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体相结合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化。“我们需要什么产品,要发布什么信息,想咨询什么问题,想给哪位领导、农业专家或者亲戚朋友写信,不用花一分钱,农民信箱可以搞定,而且一发即收!”浙江农民这样介绍。

2005年以来,浙江开始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政府主导并整合相关资源,建立起面向“三农”、集电子政务与商务、农技服务、办公交流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农民可以通过邮箱免费获得各种农业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由于信箱与手机实行捆绑式服务,农户不上网也能收到信息提示。

生产经营政务信息

一应俱全

“春天种什么对,秋天卖什么贵,买什么生产资料最实惠。”这是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张合成司长竭力想帮助农民回答的问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和完善,正逐步发挥其在引导生产决策、指导生产过程、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的作用,张合成想帮农民朋友实现的梦想正在逐步走向现实。

搜集发布信息,引导农民理性生产。在重庆秀山县,药农、药商只需登录中药材产业办公室建立的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信息导航系统,就可以获得即时的市场供求、价格水平等重要信息。通过这种市场信息的发布,政府便能有效地引导中药材种植,规避生产过剩或短缺状况的发生,提高农业抗市场风险能力。

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农技服务。2012年夏秋之际,接连发生的二代粘虫、玉米大斑病和“布拉万”台风,给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农民纷纷拨通12316热线求助专家。据统计,由于第一时间掌握了灾情,第一时间为省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一时间将省里应对措施传递到受灾农户,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远程指导农民抗灾自救,吉林12316热线平台共帮助农民减少粮食损失7.5亿斤,挽回经济损失达6亿多元。

集中议价采购,降低生产成本。“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16个县市开展了试点工作,从2009年2月25日完成农资直销到户第一单截至2012年年底累计帮助农民节约成本1.2亿元。”吉林省农委有关领导告诉本刊记者。

提升农业政务信息化水平,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全国“金农”工程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各地也根据本地实情有针对性地建设政务网站和数据平台,农业政务日益向公开、透明、实用、便捷方向发展。

上海的相关探索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从2010年起,上海市委农办、市农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市建立了三大涉农监管平台: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信息管理平台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在上海的1391个涉农行政村,村民可通过监管平台查询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三大涉农监管平台使农民对自己的应获得的权益“心中有数”。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机制灵活

农业部及各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政府引导机制日益完善。农业部先后投入财政资金和基建资金1亿多元,在全国范围内搭建了32个省级平台,78个地市级平台,352个县级平台,惠及全国1/3以上农户。

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作联动”的平台管理机制。福建“世纪之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充分考虑参与各方的利益,让农村信息化的主体农民真正参与进来,依托信息点、农家店等“造血干细胞”,打造了一个具有自我造血、可复制的“草根”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

要优化农业生产经营,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仍大有发展空间。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谈及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时提出:“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拓宽信息服务领域,为农民提供灵活便捷的信息服务。”

(执笔:刘月姣)

猜你喜欢

综合信息农业部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业部一号文件关于养猪都说了啥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农业部将实施H7N9流感根除计划
农业部:未来三举措推进标准化生产以保障粮食安全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