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研究

2014-02-18崔建慧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城市公园

崔建慧

摘要:介绍了城市公园的定义及分类,分析了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结合当前临沂人民公园景观规划,总结了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城市公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从而为做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临沂人民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也是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活动与休憩的场所,在城市中具有多种价值,如生态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公益价值与经济价值等。

1 城市公园的定义及分类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的生活领域,同时兼具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城市基础设施。行业标准CJJ/]r 91—2002 J 217—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定义公园:“公园是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和内容,将其分

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5类。

2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1)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和景观要素的异质性;

2)景观研究的尺度性;

3)景观结构的镶嵌性;

4)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

5)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

6)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

7)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2.2 园林美学学理论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应以园林美学作为景观营造的基本理论和依据。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形成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景观体系,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景观环境。

2.3 人本主义理论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需要纳入广大人们群众的力量来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才能使规划真正体现民众的意图,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本着以人为本、为人们服务的规划宗旨,科学合理地配置城市公园景观空间,这也是实现公园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区域性、综合性游览公园为设计目标,满足生态原则、文化原则和效益原则。注重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同时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将空间形态与环境韵律有机结合。

2.5设计理念

1)开发与保护:公园的开发建设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为前提,重点生态环境,重视历史文脉的延续,尊重历史和文化。

2)规划与建设:要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公园,必须对公园进行统筹规划,同时又必须考虑分期实施的可操作性。

3)“加法”和“减法”:必须发掘公园的文化底蕴,增加新的旅游景点和服务配套设施,这是“加法”。同时要注意原有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违章和影响景观的建筑必须予以拆除,这是“减法”。

4)“小”交通和“大”交通:结合城市交通规划,合理组织公园交通,理顺公园交通和城市交通的关系。

5)景观设计:在充分发掘、利用公园自有的旅游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将公园建设成为寓艺术性、文化性、现代性的公园。

3临沂人民公园景观规划

3.1总体构思

3.1.1园区概况

临沂人民公园位于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路东段。景观规划范围东至沂河、南至人工湖怀园道路、北至银雀山路、西至临沂市园林管理局,面积约为20公顷。南北长约530米,东西长约470米,整体地势西高东低。

临沂人民公园利用現代的景观设计手法使公园的生态性、功能性、艺术性得到全面的诠释,为临沂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个标志性的综合性主题公园。

3.1.2规划指导思想

1)遵循公园总体规划,以现代园林构成与传统园林理论规划设计,通过园林小品、水景、绿化造景等景观设计手法提升公园景观,创造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现代综合性主题公园。

2)对原有功能分区进行重新组合,改造原空间布局,形成与城市相和谐的功能区域。

3)贯彻“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思想,继承传统造园思想,融入当地文化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形成完整的绿化环境体系。

4)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重点处理好园区集中绿地和人工湖的改造,使之形成生态的、可持续的景观空间。

3.1.3景观规划目标

1)强化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标志性节点功能,构造出一个怡人而健康的公园环境。

2)力争打造成综合性自然音乐主题公园。

3)拉升周边地块的商业价值,促进其经济效益。

4)强化公园的社会效益。建立起城市与山水间的内在联系。

5)将公园营造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动静苍翠四季变幻的美丽景观。

3.1.4景观规划原则

1)功能原则:公园分为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功用。景观规划与之相符合,提供休憩、游览,文化活动等不同环境,满足游客的不同功能需要。

2)生态原则:设计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种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地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湿、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的作用。

3)美学原则:根据不同的欣赏角度,摆布好形体的组合,层次排比,达到多方景胜的效果。

4)地方性原则:公园文化也有其特色。因此在做景观设计时既应体现地方精神,体现历史文脉,临沂文化特色,个性鲜明。

4 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1 片面强调景观美学,忽视人的行为活动

城市公园绿地真正意义上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休憩、活动、交流的场所。经常在公园内看到写着请勿践踏草坪的标志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对人的行为的忽视。

4.2 忽视残障群体、老龄群体的行为活动需求

城市公园使用者构成包括老年人、儿童、女性、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但公园中较少有体现满足这些特殊社会群体行为活动需求的特性,缺乏老年人适宜的活动场所和相关的体育设施,轻视无障碍设计,缺乏必要便利残疾人的游览设施,如残疾人坡道、导盲设施等,应当为残障人士设置无障碍系统、专门的残疾人景区和场地。

4.3 以人为本原则的迷失

城市公园景观要求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使公众参与到公园景观规划和建造过程当中,而这种“以人为本”的原则却在渐渐地迷失。如现在一些公园在入口处布置广场,宏伟气派,而游人只能坐在花坛边缘闲聊与交流。

4.4 公园景观规划不够深入

公园景观规划者往往注重运用一些常规的规划设计手法,如轴线、对景、框景等,而忽视了公园的本地文化内涵,导致公园景观环境缺乏个性和特色。

5 结语

现代城市公园使得市民能更方便地享用近在身边的“第二自然”其“城市氧吧”的作用越加明显,并在人们的日常休憩活动中充当主角,同时空间上的开放也使公园的景观与城市景观互相渗透,从而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整体面貌,体现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市民的文化位。

参考文献:

[1]肖笃宁,李秀珍.国外城市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新方向[J].城市

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8(3):29—32.

[2]吴家骅.景观形态学(景观美学比较研究)[M]、叶南,译.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qlJ/T 85-213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她分类标准 [4肖笃宁.论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框架,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10.

[5李瑜青.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特征

与基础[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4.

[6吴良镛,周干峙. 临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所,清华大学城市与建筑研究所.

[7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 [17]张庭伟,冯晖等.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8刘滨谊.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的发展.中国园林,2001(05):89-91.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城市公园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世界上的知名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上海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服务需求与管理对策
男人的较量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