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浅谈

2014-02-18孙国强魏建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技术管理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孙国强 魏建松

摘要:我国公路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规模不断壮大,为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做了铺垫。但是在公路施工时,常常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而出现公路质量问题,使公路在后期使用中出现故障,本文主要谈谈公路工程施工重要技术以及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交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公路,其不仅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保证。所以,公路施工技术在不断优化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技术管理,尤其是路基与路面部位的施工技术管理,要特别重视,这样才能确保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也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和后期使用性能。

一、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按期交工的基础上实现施工利润的最大化,通过技术管理来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实现施工过程重点及难点的控制,科学管理现场施工及优化配置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资源消耗,进而达到质量、进度和成本多方面的和谐统一。

我国的公路施工企业在技术的管理上仍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主要是技术文件管理与施工参数控制,这就导致公路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当前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使得施工技术管理的职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很多分包商的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使得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这对中标企业的集中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由此可见,施工企业只有认清公路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施工技术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影响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公路工程企业的施工质量。企业要想提高企业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和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就要加快构建现代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二、公路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一)应用在路基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

1、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路基承载着众多行车的荷载,是公路的最基础部分,对于整个公路工程而言,其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概括的讲,路基施工关键部位主要涉及下述几点:一应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文件,科学进行施工放样操作,认真测量断面;二应选择标准、优质土质作为路基填料,杜绝使用淤泥、冻土、有机土等不达标土质,并规范填土工序保证施工质量;三应严格采取分层压实方式,保证其均匀度、压实度等符合质量要求;四是在填筑路基时,应严格控制每层的松铺密度和横坡度。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影响我国公路工程构造物路基的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点,分别是所选用的填充材料的种类、填充材料的特性,以及填充材料的压实程度。因此,要想提高路基施工环节的质量,应当在选择填充材料时格外注意,要明确所选材料的特性和标准,同时要合理选择压路机,提升压实效果。

现阶段,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压实工艺以及改善填土 的性能要求,在选择路基的填料时,我们应先引入路床等基本的概念,并且应依据CBR值来表征路基的强度,在进行路基阶段的施工时,通常都是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进行施工的,充分的保证了碾压的效果。在众多路段的路基压实的施工中,潮濕地段的路基压实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路基压实的操作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我国路基防护工程技术的发展速度也较快,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冲刷防护、坡面防护、植草、支挡防护以及护面墙等技术,而再处理软土路基时,则有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灰土挤密桩以及轻质路堤三种常规的处理方法。

(二)应用在路面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

1、路面基层施工的关键部位。所谓的路面基层是指以公路线路为依托所修筑的基础结构,是路面的物质基础,在其施工过程中应以《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范为重要依据,把握好垫层的相关参数;控制好底基层配料和计量准确、合理,搅拌质量达标;针对基层施工除了要保证计量装置合格外,更应合理控制其摊铺质量。

2、路面施工技术。(1)沥青路面在铺设沥青砼路面时,其平整度控制尤为关键,因此应认真检查、调整找平装置和摊铺机,保证其高效、安全运行,并能根据施工进度加以调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使摊铺机连续作业,匀速行使,尽量避免随意更改速度和途中停顿;以沥青性能为参考依据,确定合适重量、机型的压路机及其振幅和振频,以及初压温度,杜绝在尚未成型的沥青表层快速起步和紧急刹车等。为妥善处理接缝问题,在处理纵向接缝时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多台摊铺机在 10㎝~20㎝的安全距离内对沥青路面实施热接茬操作;而处理横向接缝时应对已铺设好的路面尽头边缘采取垂直锯分操作,使其与纵向保持 90°,然后就压实的部分进行预热,最后确定合适的起步速度和预留高度进行碾压,以此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2)水泥路面在水泥路面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控制其段面板。在合理设计水泥路面的结构后才,除了选择相应的排水设备用于防止水渗漏外,还应对其表面的缝隙采取行之有效的灌缝操作;为保证其平整度、刚度、强度等符合要求,应严格控制其水泥配比,避免出现干缩或离析现象,并做好加固处理。此外还应恰当把握切缝时间,从而防止因水泥收缩影响断板质量。

三、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措施

(一)提高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准备工作能够为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达到施工任务的顺利进行。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的内容及基本任务是为了分析建设工程特点、进度和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及时地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上为工程施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均衡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所以施工的组织指导工程项目应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组织工作,明确对参加编写的人员的分工,做到责任到人,最后汇总和修改定稿,以此达到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依据,编写格式和基本内容上的统计,最终实行标准化的管理。

(二)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路质量是公路建设的核心,公路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突发的概况,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使有些工程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使公路建设质量不达标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公路主管单位严格投标,严防幕后的暗箱操作,选取符合法律,科学技术规定的计划,将工程承包给实力雄厚的建造公司在施工项目的各个阶段监理单位派工作人员进行全程监督的同时施工单位也应选派工作小组对工程进行严格把关,使管理,监查工作有序展开!提高质量控制的严格性,使监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将重点检查与日常检查合理结合,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检测的宣传教育,树立质量意识,使严把质量管深入人心,在施工过程中积极,负责并严格按要求操作。

(三)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完善技术

管理制度就要组织编制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安全、环保质量等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协调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实现对生产性指标完成情况的规范考核;同时还可以通过制度管理实现对外技术的交流,达到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技术信息的收集以供领导参考决策,要逐步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自上而下的技术业务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系统,并能够根据需要设立各级技术管理的职能机构和职能人员,明确各级职能机构的职责范围,实现责任制的实行,在技术制度的构件上还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能够实现整个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组织,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对隐蔽工程的每道工序开工前都由技术员来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了检查和验收工作。

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技术管理更重要,公路工程常常由于施工难度大、施工工序复杂需要更好的管理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现阶段,由于公路交通量逐渐增大,所以对公路路面结构强度和使用性能要求非常高,这是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迫切性。在认识到技术优化和管理的迫切性的同时,还要不断在施工实践中进行技术创新,使技术管理水平也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李东旭.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163.

[2]樊祥英,胡举印,樊祥磊. 浅谈公路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探索[J]. 河南科技,2013,02:120+202.

猜你喜欢

技术管理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