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014-02-18马正利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污水处理技术生活污水城镇

马正利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镇人口日益增多,随之而来是诸多的城镇问题的出现。在这之中非常重要的是城镇污水处理的问题。污水成分日趋复杂导致水体环境不断恶化,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城镇地区,其生活污水迫切需要治理,本文就对近年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镇;生活污水;污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R123 文献标识码: A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但有许多临近城镇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几乎得不到任何处理便排放到环境中去,对相邻城镇污水处理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城镇人口的骤增、乡村的城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生活污水污染负荷甚至超过了工业废水污染负荷,针对这一现状,大量城镇生活污水有待处理,要对居民集中居住区市政公用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建设,使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化、集中净化,充分化害为利,但国内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经常采用的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沟等污水处理工艺,如果在小城镇以这些技术建设污水处理厂,高昂的运行费用是小城镇经济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必须针对小城镇的特点,寻求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技术稳定可靠、操作与管理相对简单的工艺。

据统计,到2002年底,全国已建设污水处理厂452座,其中二级处理厂307座,二级处理率约为36.5%。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限制,大多数中小城镇尚未建污水处理设施,小城镇问题尤其突出。

1、几种主要的污水处理方法

1.1、土地渗滤技术

土地渗滤技术利用化粪池作为厌氧池,处理污水后投配到具有一定构造和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利用土壤毛细管浸润和渗透作用净化污水。投配的废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被作物吸收,渗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被土壤中微生物过滤、吸附、降解,流经地表的N,P等营养物质则被地表绿地植物吸收同化而去除,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2、通过建立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

该方法是基于生活污水中有机质含量高,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质,微生物的对有机质的发酵是在厌氧或者兼性厌氧条件下进行的。通过建设多个沼气池进行多级发酵处理,及污水循环发酵处理效果更佳。该方法的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资源利用率高。

1.3、絮凝沉淀处理生活污水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添加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絮凝反应而沉淀,进而将污染物除去。目前比较理想的添加剂是硅藻土;由于硅藻土的吸附性能强,能很好的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一些无机物沉淀下来。通过设置多级循环沉淀装置可以去除生活污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这种方法具有高效,低能,简便易行等优点,还能将沉渣回收利用。

1.4、通过建设人工湿地来处理生活污水

人工湿地目前多被用来治理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由于它是一种自然净化方法,因此具有环保、可持续性高、无能耗、处理效果较好等优点。

它的原理是通过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有植物和附着的微生物及土壤的过滤等多重作用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人工湿地对水体中的氮、磷和有机质去除效果良好,还能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因此应用前景比较好。

1.5、利用生态滤池来处理生活污水

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滤池处理污水的研究很多,利用生态滤池处理污水的工艺也颇为成熟。可以通过构建多级复合式生态滤池来处理生活污水。如复合式蚯蚓生态滤池,它首先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然后将处理后的污水和残渣转入蚯蚓生态滤池,利用蚯蚓对有机物的吞食作用实现有机物残渣的减量化,最后通过滤池底部滤料的过滤作用进一步净化污水。该工艺对污水处理比较彻底,处理后污水中有机质含量大大降低,但由于该工艺的大规模应用实例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完善。

1.6、阿科蔓泛氧化塘技术

阿科蔓泛氧化塘处理技术是以阿科蔓生态基填料作为其核心技术,以生物氧化塘为载体,配合景观曝气喷泉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其技术原理为大量的微生物附着在阿科蔓生态基表面,对有机营养物进行吸附、生物氧化,其表层的微环境及其微孔结构,为硝化、反硝化细菌以及藻类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条件,最终将有机物分解,或转化成为微生物组分。

生活污水经过厌氧池和厌氧滤池,截流大部分有机物,并在厌氧发酵作用下,被分解成稳定的沉渣;厌氧滤池出水进入布置阿科蔓生态基的泛氧化塘(结合景观喷泉曝气系统),通过生态基上的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分解,使污水中的C、N、P等物质得到充分降解.其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阿科蔓泛氧化塘工艺流程

阿科蔓生态技术去污无需分流,所需设备少,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出水效果好,对N、P均有较高的去除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具有景观效益。但该技术有以下缺点:生态基分布过密可能影响排洪,分布过疏则可能影响处理效果;阿科蔓生态基表面微生物及附着物脱落后存在活性污泥积淤和清除问题,且可能造成水体发臭。

1.7、净化槽技术

净化槽技术起源于日本,是日本应用较多的污水分散处理系统。该系统是一体化设备,其工艺步骤集中在一个槽内完成,各步骤之间用隔板隔开。净化槽处理技术的原理,是物理处理和生化处理相结合,通过微生物分解、物理沉淀和化学絮凝反应,来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净化槽包括厌氧、好氧、沉淀和消毒四个单元,其工艺过程包括:①通过沉淀分离槽、厌氧过滤槽去除无机固形物、寄生虫卵及部分悬浮有机物。②采用接触氧化工艺,依靠反应器中生物膜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吸附阻留作用、食物链分级捕食作用及厌氧段的反硝化作用,进一步降低污染物的含量。③处理后的废水经过沉淀槽沉淀,在其末端设置消毒盒,内填固体氯料,出水经消毒盒与固体氯料完成对污水的消毒作用。

净化槽技术有许多优点:安装地点灵活,安装简单,污水处理效果较好,出水便于回用。但净化槽在城镇的农村应用存在制约因素: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工艺复杂,需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易产生了污泥的收集处置问题;国内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评价系统。

2、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应注重源头减量技术的研发,注重污水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并健全二次污染防治技术。源头减量是减轻污水后续处置负荷的前提。污水资源化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需克服各种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的投资成本高,经济效益不显著,处理设备工业化困难等不足之处,积极完善和开发污水资源化处理处置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在污水处理处置的同时还应重视处理处置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目前现有技术和工程应用对二次污染的重视程度不够,必须加强对污水处理处置过程中可能对大气、地下水、土壤等造成的二次污染进行控制。

3、结语

我国城镇数量多、规模小、集聚散、地形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受地域的分布状况、经济水平、技术力量、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按照统一的固定模式处理城镇的生活污水,城镇污水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工艺和技术层面探讨解决的方式方法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工艺和技术的改进和创新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综合考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方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处理工作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凯松,周启星,孙铁珩.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05:5-10

[2]刘汉湖,李桂杰,裴宗平,王晓.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BIOLAK技术及实例[J].江苏环境科技,2004,04:19-21

[3]邹新.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2

[4]马欣.中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

[5]安宁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趋势[J].天津化工,2009,03:53-56

猜你喜欢

污水处理技术生活污水城镇
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展研究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
浅析防渗渠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