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014-02-18赵书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施工安全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赵书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开始跻身到影响国民经济水平的重要位置上,并开始成为支柱型的产业,但在建筑业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的大好机遇面前,该行业也滋生了各种问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高发和工程建筑质量比其他行业高出很多。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现状入手,针对在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其诱发因素进行探究分析,并找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了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希望能引起广大建筑企业的关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947]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现状

根据前几年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在我国目前的建筑群体中,工人人数已经达到了3893万人,在世界建筑范围内,占到了25%的比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而且他们也是先进生产群体中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人群,安全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引发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多样性的,主要表现在:行业的特殊性、从业工人的素质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导致的管理难度大等。

同时监测数字还显示:在我国,2001年建筑企业完成单位工程施工个数近80万个,施工面积达到了18.8亿㎡,单位工程施工个数超过50万个,竣工面积达到了9.8亿㎡。在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的同时,每年因安全事故死亡的从业人员也在你逐年上升,该年度已经超过千人,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超过了百亿元。

随着各级政府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愈发重视,当前全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状况已经开始有所好转,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死亡人数呈基本下降趋势。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整体态势依旧比较严峻,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在现下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需要重点且严加管理和控制。

二、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业具有高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的行业,已经成为仅次于矿业工业的第二大行业,这是由建筑工程的施工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安全事故多发主要是由于施工生产的流动性作业非常强、建筑产品类型繁多、施工工序复杂、施工环境多变、高空露天危险性大、手工和体力劳动量大、劳动者素质低下等各种因素引起。具体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其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1.管理机构不健全

有序健全的管理是保证安全施工生产的关键,而在很多的施工现场,只有项目经理、工长和技术人员等相关的管理人员,甚至有时候一个人干多个人的活,他们更为注重的是工程质量的监管,进度的跟进和材料的采购等,却对安全施工的监管力度不够,缺少专门人员进行专项的监督检查,也是安全施工中的主要问题所在。

2安全管理费用被挪用

建筑市场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为了拿到工程项目的承建权,不少的建筑商会通过没有原则的压价方式来搞定,这样一来,本该在建筑施工中被算入在内的安全生产费用就被割掉了。这就导致建筑商在中标后对必要的施工设备、器材和工具等的采购中,没有额外的经费来承担,能迟买就迟买,有的甚至不采购必要的安全生产工具,这大大提高了安全生产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3.安全意识和教育培训缺失

出现施工安全问题的根源,多数都在于思想根源上,缺少对相关施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检查,对安全施工意识的淡漠,消防设施等的配置不齐全,施工现场树立的安全警示牌等都只充样子应付安检,而没有起到切实的作用,都些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4.施工区域和器具管理混乱

在一般的施工场地,现场的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和作业区都经常混合使用,尤其在施工中给环境卫生较差、且有火源的生活区造成安全威胁。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即便准备了安防设施和防护用具等,但为了节省经费采购租赁质量没有保证的无牌产品,不定期检查或者出现问题仍不及时解决等,都是问题所在。

5.用于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障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1994年7月5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1992年11月7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才是真正以“法”的形式存在的代表。而于199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04年施行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则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及其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原来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市场的需要,体系的不健全影响了其现实操作性,漏洞和空白诸多,一些安全事故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三、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改变当下的现状,还需要多管齐下一起抓,才能起到切实的效果。笔者认为,除了有必要的政策法规等约束外,还应该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加强防范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

1. 提高安全意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安全施工,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根本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劳动者在整个施工生产中的位置不断提高,施工生产中人的生命价值更被看重。国家颁布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组织从业人员对其中规定的施工标准的学习,就是为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通过全员的素质提升,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避免人员伤亡。

2. 增强物质安全条件能降低隐患发生

在施工环节中,安全意识的树立是必不可少的,但关键还在于现场施工的物质安全条件的基础设施部分。首先要将工作区域与生活空间隔绝开,施工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佩戴安全帽,在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等都要有设置不同的安全警示标志。对一些相关区域的施工部分也要树立标志,加以警醒。尤其是高空作业或者井下施工中,必要的安全设备更不能少,只有保证物质安全条件的齐全,才能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

3. 制定有效可行的安全政策能有效避免意外伤害

任何的管理和监督过程中,都少不了政策法规的约束,建筑施工中更是如此。在诸多的大项目中,单纯依靠人管效果甚微,而通过制定有效可行的安全政策,建立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相关的规章制度,并真正落实下去,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带来的意外伤害。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将安全施工的责任落实到相关管理负责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的同时,还要给施工人员办理意外险,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提前演练,避免因准备不到位而仓促施工时出现安全事故,无所适从,以保证将各种损失降到最低。

4.通过全员参与建立安全文化能保证施工整体的质量安全

全员参与是安全管理的至高境界,安全文化的管理方式一般较常用于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组织文化的建立是保证质量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与安全管理相比,两者是有着某些尤其是制度原则上的共通之处的。但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安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切不可盲目的套用照搬质量安全管理,尽管在很多时候能获得良好的安全业绩,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领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无小事,安全事故的方式不但会造成直接而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其社会影响也非常恶劣,更会给建筑商的名誉和未来的发展等都带来负面影响,安全施工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不管是建筑商还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都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避免因小失大,一定要正确认识安全和施工生产之间的关系,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安全施工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加以重视,加强管理,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安全的施工,打造出高品质的建筑。

参考文献:

【1】黎凯旋;;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 2010年22期

【2】段力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M];重庆大学;2006年

【3】于文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 2011年08期

猜你喜欢

施工安全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