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筑安全创新技术的发展策略

2014-02-18张殿坤温龙宇柏航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创新技术建筑安全发展策略

张殿坤 温龙宇 柏航

摘要:中国虽然实行了改革开放,积极地引进了许多国外的技术,但是由于外国政府对中国技术输出的限制,我们只有依靠现有的技术,积极创新,才能在国际建筑业的竞争市场上领先,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关键词:建筑安全;创新技术;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安全技术体系

积极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强建筑业新技

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建筑业技术创新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管理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组织上的保障。企业要正确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加强与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发展。同时,在企业资质标准中,应引入技术创新指标,提高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人才是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的关键,应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速建

筑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一方面,要对专业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形成

由专业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一般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人才梯队,大胆发挥中

青年科技人员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的高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工

作环境,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防止人才的流失。 国家还应完善建筑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和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制度,通过专业化的机构对建筑业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合理市场供求关系,合理调整建筑技术人才得结构分布,加强建筑业技术人员的优化配置。

3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大

力支持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专利申请,并鼓励到国外申请专利,培育

和发展建筑产业技术核心竞争能力。同时政府还应出台更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

措施,制定法律法规的实施细节,加强可操作性,进一步反对国外对我国的技术

壁垒保护。

4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要积极鼓励国家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技术风险投资。一方面,要放宽政策允许银行、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机构拿出一定资金投入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基

金。另一方面,要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加大向新技术开发的信贷支持,

降低对中小型企业贷款限制。建立多种贷款抵押担保形式,大力发展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探索知识产权的银行贷款质押担保制度,条件成熟后,要进一步探索技术要素的银行贷款质押担保制度。

5鼓励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企业间或者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长处,最大限度地调动各自的积极性及创造性,达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创新,各单位可以分散风险,共享成果,既降低了企业的科技开发成本,又能提高竞争力,同时还能缩短开发的周期。它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延伸,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手段。

6保证足够的安全科研资金

政府和企业在制定政策时对安全生产资金投人应倾斜,特别是在安全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方面要舍得投人。安全科技要进步,必须有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国家不可能全额拨款的情况下,需要多方式、多渠道地筹集资金。除争取经常性费用的不断增加外,还应通过申报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争取增加国家补助经费;有计划地组织国家贷款的科技开发项目;筹资建立健全科研基金;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形成科研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坚持推投资准受益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内外的有识之士和有实力的单位对安全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培育和推进安全科研技术市场化的发展,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通过相关制度措施,确保企业的安全投入落实到位。

7提高安全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安全科研成果只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为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服务,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实际上科研人员更多追求的是学术地位与学术影响力,并不考虑科研成果能否被市场接受。为此,应努力开拓安全科研产品市场,发展劳动保护产业,使劳动保护产业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技术手段,同时为科技成果应用提供广阔的市场,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科技研究与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促进安全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安全科研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贡献率。

8提高广大人员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

在现代化大生产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操作越来越多。在现代高速、高能量的运行系统中,往往承载大量能量和危险物质,且规模庞大、自动连续、结构复杂。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们减少伤亡事故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越是现代化的、凝聚高科技含量的设备设施,越是要求具有高度的安全可靠性。所以,一旦有人操作失误,发生意外事故,其灾难比传统技术的事故更为可怕,不仅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还会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因此,现代高科技技术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人员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员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与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文化意识、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等都有关系。所以,现代高科技技术要求企业在加强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科技文化索质。

9建设建筑安全技术管理长效机制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和模仿创新理论的思考,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建筑安全技术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建筑安全技术的管理水平,可以采用“监测——引进并消化吸收——创新——扩散”模式。

9.1监测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技术落后的地位,所以对于新技术首先要进行监测。监测一般由企业或专业学会来进行,发现国外的新技术时,首先进行评估,看现阶段是否可以引入,而不是盲目的引入。当然引入时还要考虑成本的要求,是不是能被广大中小企业所接受,还要考虑国家在政策上的一些激励措施等。对于新技术的界定,并不是我国不存在的为新技术,而是比我国先进的技术的总称,也可以包括改良的技术。

9.2引进并消化吸收

如果一项技术通过监测,符合目前我国的需求,则在对它进行评估合格后进行引进。引进时应该建立一个知识共享平台,以免重复的引进,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对于引进的技术,首先要掌握使用的方法,并尽快实施培训机制。如果一项技术引进时不经过消化吸收,则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资源的闲置。

9.3创新

当一项新技术获得引进并深入的学习之后,可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它的优缺点,及时的进行补充,而不是长久的依赖引进。要学会模仿创新,发挥各个学会、协会和学术机构的集体智慧,利用后发优势的力量进行创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超越的目的。

9.4扩散

通过对引入技术的学习和模仿创新,只是少数企业获得了这一知识产权,为了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进行扩散。在推广方面,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保障推广扩散的顺利进行,既维护了即有人的利益,保持他们的积极创造新,又维护了更广大中小企业的利益。通过扩散,中小企业也已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建筑业的安全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吴之乃,王有为,吴慧娟.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田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

猜你喜欢

创新技术建筑安全发展策略
关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分析研究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及发展问题研究
论述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与创新技术的应用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技术与园林施工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