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阐述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2014-02-18王民贵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绿洲城镇城镇化

王民贵

摘要:新疆是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以及以绿洲经济为主导发展的地区,何种路径的选择对于新疆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剖析城镇化路径的发展模式种类,以及新疆本身所拥有的各项优势,进而推断出一条适合新疆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疆城镇化 模式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新疆是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以及以绿洲经济为主导发展的地区,何种路径的选择对于新疆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在考虑新疆城镇化道路模式选择的同时,必须联系实际情况,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走出一条符合新疆实际情况的特设城镇化建设道路,充分利用考虑新疆本身的地方特色,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一、新疆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新疆特殊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机遇,决定了新疆必须要走具有新疆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具体特点包括:

1、逾越常规发展阶段的城镇化:新疆城镇化发展滞后,必须实现超常规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特色突出、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住房保障水平,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相对均衡发展的城镇化:新疆区域之间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必须注重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既要推进天山北坡等发展条件较好地区的快速发展,又要积极帮扶南疆三地州、边境沿线等困难地区改善发展条件,实现全疆相对均衡的城镇发展格局。

3、外驱动力与内生动力相结合的城镇化:在国家实施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大背景下,既要充分利用国家援疆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口援疆省市和中央企业的大力支持,又要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自治区的主导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走出一条帮扶、引导、强化自身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4、生态环保与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疆位于内陆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科学确定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布局,合理确定城镇规模,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推进各类节能、绿色、环保和新能源技术应用,探索适应干旱气候的绿洲城镇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5、兵地融合的城镇化:兵团与地方城镇交错分布,密不可分,必须加强兵地协调,形成推动新疆城镇化的组织管理、体制保障、资源集聚、政策互动等多方优势,实现融合与互补发展,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义

1、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的进程是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相互协调、同步推进的过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根本原因在于,推动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而工业化需要以城镇作为载体和动力。新疆的现代化进程远远没有完成,不少地区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只有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现代化。

2、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调整和实现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新疆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低水平的传统绿洲经济循环面临生态困境,尤其是水资源的强约束要求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化农牧业发展,向工业转移就业,向城镇转移人口。当前,新疆的草场退化、耕地盐渍化、土地荒漠化问题非常突出,只有加快向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转变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这一困境。

3、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内在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给各族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逐步使农牧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三、新疆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1、构筑“开放高效、相对均衡”发展新格局。新疆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扶持和对口援建力量,加快建设以乌鲁木齐市、喀什市、伊宁市为主的对内对外开放、高效的物流大通道和门户节点城市;加快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集聚,带动各绿洲融入大区域经济体系;在南疆三地州和边境地区培育增长极,大大改善困难地区的发展条件,提高发展水平;构筑“开放高效、相对均衡”发展格局。

2、打造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绿洲”。应以绿洲为单元,合理整合相邻绿洲的资源,培育发展一定规模的城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城镇支农服务体系,统筹城乡之间、工农之间水资源分配;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以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统筹产业和城乡居民点布局,引导人口和产业向环境承载力高的大型绿洲和城镇有序迁移,加强城乡节水工作,科学集约利用各类资源,发展低污染低排放低耗水的循环经济,推进绿洲生态示范城镇和园区建设;打造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绿洲”。

四、新疆新型城镇的产业选择

推进产业多元化、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是保障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繁荣新疆的基本要求。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但目前新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就业系数低,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大;旅游业、轻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比重低;产业园区与城镇分离,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这些问题大大制约了新疆的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因此,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扶持和对口援疆帮扶,加快推进产业多元化,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少数民族用品制造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缓解产业结构过度偏重的现象,不断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利企业发展,扶持社区经济、特色手工业发展,加快冬季旅游业等非农产业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撑能力;按照生产在园区、生活在城镇、产业园区与中心城镇互动的原则,统筹产业园区与城镇布局,促进各类产业园区与城镇互动融合发展。

五、新疆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下政策支持

认真把握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的机遇,争取国家对新疆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 帮助。可建议设立中央新疆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加大新疆城市建设和公共基础设的国家资金投入,进一步放宽新疆设市的标准,优先考虑新疆撤地建市和撤县建市工作;针对新疆兵地共存的特殊体制环境和兵地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建议尽快建立一套促进双方城镇化建设的协调机制,利用兵地双方的优势,整合资源,发挥合力作用;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应从城镇布局和城镇管理等多方面来解决部分城市人口过分集中而部分城镇无法让外来人口融入的问题。要通过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镇合理布局,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城市规模的,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让已经城镇化的农村转变为城市,以便更好地发挥城市功能。

结语

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要转变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理念,彻底摒弃城镇化就是圈地造城的习惯思维,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城镇建设,不仅修路盖楼办工厂,而且要更多地吸纳外来人口,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更好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在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同时要建设好城镇先进文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发展,这样才能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亚平;陈瞻;谢来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1(08)

[2]. 新疆专家顾问团.加快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几个问题及建议[J].决策咨询.2011(03)

猜你喜欢

绿洲城镇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深海绿洲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块绿洲,它的名字叫“故乡”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精彩句段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