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预算控制

2014-02-18史艳妹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预算控制市政道路成本管理

史艳妹

摘要: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规模取得重大突破,也提高了建设速度。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预算控制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成本管理;预算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和完善占据着着重要的地位。因为道路建设的经费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就需要相关人员对道路建设的成本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地预算和编制,严格控制道路建设的成本,力争能够用最小的投入来获取高质量的成果。

一、市政道路工程成本预算控制的必要性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不同于一般性建设,其工程质量要求高,工期较长,效益回报率较长,并且整个工期分各个不同的阶段,因此,各项费用也相应增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各项设施的完善,保证各个环节都不会影响到施工的进行。然而,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却缺少完善的成本控制措施,而导致工期拖延,资金链断裂,更有甚者由于资金的匮乏而偷工减料,这将严重威胁到人们出行的安全。市政道路工程成本预算控制可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能在建设过程中的任意阶段保证施工安全且有质量的进行。

二、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应遵循的规则

1、全面控制原则

(1)全员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项目费用消耗的统计数据是对利润收益进行总体核算的重要指标,与每个施工单位的项目组及员工的收益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推动部门及员工加强成本管理,全体员工都行动起来,增强降本意识,共同降本增效才会有较好的成果。

(2)全过程控制:对费用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始终,即从项目投标开始费用就在产生,一直到工程全面的完工验收到后续的保内维修工作,都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

2、动态控制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各个要素都是动态变化的,成本控制就需在此背景下持续的开展各种控制管理活动。动态控制即在施工的进程中将所用的人工、物料、机械等成本精细的核算出来,与预算值对比,若存在一定的差距,则要找出问题所在,并使用一些方法减少或避免差异。

3、目标管理原则

成本控制必须以目标成本为依据,对各项费用的开支进行规范的管理,并进行督导,将费用的支出控制在计划的区间内,本着节俭适度的原则,尽量花费最少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收益。目标管理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活动中,在成本控制中也遵循此原则。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各部门经理及专业的管理人员都要承担起控制物料消耗的责任,完成成本的目标。即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设定费用支出的权限,在权限范围内可以对费用支出进行管理控制。同时,单位负责人还应对项目经理及相关责任人之间建立考核机制,根据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考评。从而把降本增效工作做到实处。

5、节约原则

节约是要科学的节约成本,主要体现在事前做好规划,工程进行中控制好成本,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节约成本,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当然成本的节约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以免过犹不及,影响工程质量,造成更大的浪费。

三、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

1、施工环境复杂

市政道路的建设环境十分的复杂,施工工期必须较短,否则会影响企业、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比如,工程建设的周边建筑物会比较密集,高挡墙、高建筑、高边坡等障碍物也会给施工增加一定的难度。在这种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必须兼顾好工程进展和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利益平衡,避免工期的延长。

2、施工要求更为严格

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针对性较强且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对施工的各种要求会更为严格,对于工程的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环节等也要有着更为细致的把握,因此工程的成本预算应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把握,作为施工单位的参考方案,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工程规划难度大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规划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十分复杂,通常对路线的规划会采取绕线或强拆的方式,这样一来工程的成本必然会超出预算。为了避免工程的中途换址或工程事故的发生,一般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会采取保守的规划方式,而工程造价也会变高,因此,规划方案的保守对工程的预算成本控制影响巨大。

四、市政道路成本预算控制的有效措施

1、确定招标、合同的合理标准版本

在实际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将往年的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与当前的实际施工状况很好的结合起来,借鉴成功施工例子的经验,制定出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及符合法律、法规的招标、合同版本。在招标文件中规范市政道路的工程报价、计价及结算等内容;制订标准版本的施工类合同文件,将施工的工期、施工合同的价款、施工的风险范围、施工材料设备的供应、过程的竣工结算办法以及违约责任等等重要条款进行合理的规范。

2、构建高效、科学的工程预算体系

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预算编制涉及到行政机关、施工企业、银行以及工程设计等等多个部门,更与社会群众的工作生活利益密切相连。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企业应构建一个高效、科学的工程预算体系,实行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严格按照与施工工程相关的经济法规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多积累实际的经验及技术信息,掌握多类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与有关规定,进一步提高施工工程预算编制的质量。

3、不断调整预算定额

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建筑材料、人力和机械的相关费用跟随着增大的市场调节力度而不断的变化,预算与施工工程的相关人员应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实地进行勘测,不断对预算定额进行调整。施工工程的工作人员还应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与知识储备特长,适时的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对施工工程的预算编制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更进一步的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益。

4、严格控制建设材料价格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比重很大,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建设材料的价格,将大幅度增加总成本预算控制的难度。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成本预算控制过程中,控制材料价格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前,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掌握与此相关行业的信息,时刻了解市场变化对各项材料带来的影响。施工单位还可以成立建设材料市场采购小组,并接纳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对市场做好充分的调查,并适时做好材料订购价格表。一旦确定材料订购单位,则需反复进行考察对比,然后,订立合约,以免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采购小组还可以利用网络,对各家材料公司进行比对,找到各自的优势与弊端,实时了解材料和设备的最新市场价格信息。

5、合理安排工期任务

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涉及到工程的整个建设工期,有效合理地安排建设工期,可以使工期内的各项任务顺利的完成而不延误工期。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从项目准备开始,经建设至整体完成,建设成本控制各项工作都要全程伴随项目的进行。为了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施工单位应对工期的安排制定详细的资金流动使用计划,即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合理有效安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保道路的质量,质量的好坏决定此段工程是否合格是否需要返工,因此,质量得到了保证,项目成本自然得到有效合理地控制。

6、合理分配职工任务

要合理的分配各个人员的工作职责及范围,各项目经理要监督职工任务完成情况,监督工程质量以及所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对员工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工作中各环节所产生的问题作出处理意见,并改进。同时,施工单位应严格制定规章制度,规范职工行为,切实保证职工份内工作的完成。此外,作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的领导以及各项目经理,应该以身作则,明确工程目标以及各职工的工作任务。比如安排职工任务时,应明确告诉他们具体细节,包括具体地点、具体时间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正常运行,从而避免返工现象或者工期延误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控制工程的成本预算。

结束语

市政道路的施工预算成本控制需要从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技术、经济利益等多个方面进行。任何方面都会牵制市政道路的预算成本控制。只有重视它的每一方面, 才能有效避免各种因素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预算成本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明坤.市政道路工程成本估算及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03).

[2]王利强.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预算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6).

[3]吴玉成.影响市政道路成本预算控制的常见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9).

猜你喜欢

预算控制市政道路成本管理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关于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
中小企业控制活动问题的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可行性措施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