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基础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2014-02-18邱国林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灰土检查监督

邱国林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与精神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尤其是对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安慰的民用建筑,质量管理要求的更高,文章主要探讨对建筑物影响最大的基础工程的质量与监督工作。

关键字:建筑工程;基础工程;质量监督;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A

引言:建筑业是一个密集型产业,建筑的质量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管理、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屋面工程的质量管理等。文章简单谈论一下建筑工程中地基与基础的质量监督工作。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

1.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管理

1.1.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要求以及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产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日常人们生产活动中对建筑的各种需求,也就是对建筑产品的质量需求,这些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1.满足适用性的要求,任何建筑物首先要满足它的适用要求,如民用建筑要满足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需求;2.满足安全可靠地要求,任何的建筑物都必须坚实可靠,比如要足以负荷人和物的质量,风雨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等;3.满足耐久性的要求任何建筑物都要考虑满足它适用年限和防水等物质的侵蚀;4.满足美观性的要求,任何建筑物都要根据它的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与环境相协调、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造型以及景观;5.满足经济性的要求,任何的建筑物都要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要做到物美价廉。

1.2质量监督的原则与程序

1.2.1质量监督的原则

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的质量检测的方法、监控措施等,在进行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要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2.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以预防为主,就是要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移到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的质量检查转移到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的检查和对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3.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质量标准时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对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查,用数据说话;4.贯彻科学、公正、守规的职业规范。在处理质量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客观的事实,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2、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管理

2.1土方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

2.1.1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监督

首先,对于土方工程施工前的质量准备工作。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保证土方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主要的内容有:工程定位与放线的控制与检查,要根据城市坐标基准点或者建筑物的相对位置设置基准点桩以及水准点桩,要定期的进行复检和检验。按设计平面图,认真检查建筑物的定位桩或者轴线桩。按照基础平面图以及放坡的宽度,对基坑的灰线进行轴线以及尺寸的复核,并认真检查工程的朝向、方位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其次,对施工的区域内以及周围或者地下的障碍物的清理工作进行检查,做好周边环境监测初读数据的记录。

2.1.2土方开挖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土方开挖时,要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在用机械进行开挖时,应留基底标高以上150—300mm厚的土层,采用人工清除,避免超挖现象的出现;在开挖过程中,要经常监测与核对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并随时监测周围的环境变化;最后,要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倘若某个地方出现超挖,严禁使用虚土进行回填,对于处理方法要经得监理单位的同意。

2.2地基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与管理

2.2.1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

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验槽后方可施工;施工前要检查基底是否有积水、淤泥,要将其进行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对于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对于灰土,要搅拌均匀,至少搅拌3变;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 的加水量、夯实遍数、压实系数等;对于分段施工的灰土地基,留槎位置应该避开墙角、桩基以及承重的窗间墙位置。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槎时应该沿槎垂直切齐,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在灰土回填每层夯实后,应根据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摊铺。

2.2.2对于砂石地基

在施工进行前,首先要对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等进行检查,砂、石的搅拌应均匀;铺设前应进行验槽,清除基底的表面浮土、淤泥等杂物;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分层的厚度,分层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等;在对垫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严禁人员以及车辆在砂石层面上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

对于砂石地基的质量检查,其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所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的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对于3000㎡以上的工程,每300㎡至少有1点。

2.2.3对于水泥搅拌桩地基

对于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前应事先予以平整,必须对地上以及地下的一切障碍物进行清除;要复核测量放线的结果,作为承重水泥搅拌桩施工时,设计停灰面应高出基础设计地面标高300—500mm,在开挖基坑前,应将施工质量较差段手工进行挖除,以防止发生桩顶与挖土机碰撞导致断桩现象;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施工记录,并且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包括检查搅拌机的头转数和提升速度,搅拌的桩长度和标高,应随时检查搅拌刀头片是否磨损,当直径小于700mm时,应及时地进行加焊,以防止桩径偏小;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桩体的长度、桩体的直径以及地基的承载度,进行检查时,对承重水泥搅拌桩应取90d后的试件,对支护水泥土搅拌桩应取28d后的试件。

2.3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与管理

2.3.1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定位放线的检查复核工作,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根桩进行桩位复核;打桩时,对于桩尖进入坚硬土层的短程桩,以控制贯入度为主,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或者桩尖的标高为准,在锤击时,应采用重锤低速击桩和软桩垫施工,以减少锤击应力对桩身的损害;要保证桩体的垂直度,认真的检查桩机的就位情况,保证桩架稳定垂直;接桩时对重要的工程要进行X光拍片检查;在混凝土桩的龄期内,对长桩或者总的锤击次数超过500击的锤击桩,应符合桩体的强度以及28d龄期的双重条件才能锤击。

2.3.2对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进行认真的检查;施工前,应进行“试成孔”,试桩的要求时每个场地不少于2个,此外,还要检查孔径、垂直度以及孔壁的等是否符合要求;对泥浆护壁成孔过程中要检查钻机就位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开孔前对钻头直径和钻具的长度进行测量,并要检查护壁泥浆电费相对密度以及成孔厚的沉渣厚度;人工成孔灌注桩挖孔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护壁的位置、垂直度,及时的纠偏。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要大于50mm。

结语:综上所述,质量是评判一项工程好坏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对于地基的质量更应该进行严格地监督,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为工程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伟.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2]陈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3]王宗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防治.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4.

[4]张瑞生.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

猜你喜欢

灰土检查监督
婚前检查与孕前检查资源联合应用对优生优育的影响
宋志浩作品赏析
什么是四个监督?
公路工程灰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检查版
检查版三
Playjng with ch & sh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分析影响灰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徐明高速公路箱通台背灰土回填处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