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

2014-02-18曲麟张雪冬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

曲麟 张雪冬

摘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力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逐渐出现了缺口,对于电力资源的大量需求使得电力的运输工程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另外,电力输送工作受施工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要求也在逐渐升高。

关键词: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 TM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输电线路的基础施工是输电线路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不断发展过程中,随着高压、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推行,另外还有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更新,电力系统新技术的发展对输电线路的更新要求,以及电力资源需求平衡的发展,输电线路工程在不断发展。适应于不同施工条件的基础施工,由于存在施工环境复杂,施工线路长,施工覆盖面广以及输电线路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等情况,输电线路的基础施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做好人员管理与技术管理工作,采取不同措施适应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保证基础施工的质量,从而保证输电线路杆塔的承重要求,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这就需要对不同的基础形式和技术要求,采取不同的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

二、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几种形式与要求

由于输电线路的覆盖面广,输送电路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输电线路的基础形式也由以前简单的杆式支架基础发展到目前的多种基础形式,例如:板式基础、阶梯基础、斜插基础、桩基础、岩石基础以及掏挖基础等。同时根据施工的方式又将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三类基础成为大开挖基础,因此,根据施工方式可归结为掏挖基础、大开挖基础、岩石基础和桩基础。在输电线路的基础施工中,不同的基础形式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杆塔承重技术要求的,施工时的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桩位置的定位等技术要求,必须要满足与杆塔的各项技术指标,同时还要考虑输电线路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性,以及输电线路自身的质量安全性。因此,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尺寸进行分坑测量、误差纠正、基础施工以及养护管理,是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基本要求。

三、不同输电线路基础的施工技术

1. 掏挖基础施工技术

掏挖基础又分为全掏挖、半掏挖和斜插式三种掏挖基础。此类基础适应于地下水位不高的粘土类和风化碎石类地质条件的施工,具有良好的抗拔和抗倾覆稳定性。同时,此类基础对环境破坏少,施工成本低,但是,施工受土质条件的限制,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缺陷弥补无法进行。需要对施工混凝土的配料调整砂石比,增加水泥用量,在土壁四周衬垫塑料布防止土层塌落,混凝土浇筑时要进行充分振捣。

2. 大开挖基础施工技术

“大开挖”基础包含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等,在此类基础施工中,土方的开挖量要比基础体积大很多,开挖后要进行模板浇制,基础成型后再将土方回填夯实。此类施工方式适应于基础地质条件存在流沙质、斜坡时的施工环境,施工工程量较大,控制条件复杂。例如,在软土地质条件下的板式基础,需要大量混凝土浇筑底板,防治基础下沉或倾斜;阶梯型基础埋置较深,土方工程量大,不适应易塌方和流沙质地区;斜插基础在平原、河网地区使用较多,具有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的特点,但是,对施工精度的要求高,特别是基础的沉降和偏移控制要求,要保证基础的稳定性,主角钢的插入位置必须准确。

3. 岩石基础施工技术

岩石基础又分为嵌固式基础及掏挖式基础,此类基础施工一般是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经常采用人工开挖或者松动爆破技术施工。施工时要控制基坑尺寸和避免对岩石整体性造成破坏。

4. 桩基础施工技术

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施工方便,安全可靠,但是施工费用较高,而且容易出现断桩、桩倾斜、桩位不正等问题,需要在施工中,控制桩孔的质量,成孔时采用泥浆护壁,孔底沉渣保证少于10cm,混凝土灌注时要一次成型,连续灌注。

四、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1. 土石方开挖控制

在基础施工前,要了解工程施工所处的地质情况是否适合施工线路设计的基础形式及尺寸要求,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安全施工,防止土方坍塌,并保证基坑开挖的尺寸偏差。

2. 混凝土浇制控制

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标准选择建材型号及配比,控制砂石比、水泥型号和含杂,混凝土配置好后要充分搅拌。在浇筑时,要边浇筑边观察基础模板、支撑,坑周土壤的变化,随时采取纠正措施,浇筑过程中进行适当振捣,完成浇筑后要进行必要的养护措施。

3. 安装控制

安装模板、钢筋、地脚螺丝时控制好设计尺寸和稳固性,钢筋进行必要的防锈处理,根据不同的基础形式设计钢筋网的模式与埋设。

4. 断桩控制措施

桩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配置要控制好塌落度、粗骨料与细骨料、沙的配合比,浇筑时注意防止导管堵塞,堵塞时要及时进行清理或重新钻孔等补救措施,尽可能保证浇筑一次成型。

5. 软弱地基的处理

软土地基的基础往往容易发生基础下沉、杆塔倾斜、甚至倒杆塔等事故,因此,比需要注意防止原状土的扰动,在基坑底部填加石块夯实,及时排除地下深水,防止坑壁塌落等保障措施,可以采用挡土板或沉箱等措施后再行开挖,控制基础的下沉。

6. 冬季施工防护措施

冬期基坑开挖受地下水位和冻结深度的影响,基坑的稳定性、混凝土的凝固效果受到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减小坑壁荷载,避免塌方,并在混凝土中加入防冻液等措施,比如,将挖出的土方远离坑口,减少边坡坡度,尽可能白天开挖,夜间保温,混凝土配制时为了保证砼的温度,可以用热水拌合,并保证砼入模温度不低于5℃,不同气温条件下水温控制见下表4-1:

表4-1气温与热水温度对应表

冬季施工时,混凝土的配制对沙和石子的杂质一定要清理彻底,防止冰块、雪球混入,同时按照水泥用量加入防冻剂,使砼在负温下能够有水化反应进行,具体掺量如下表4-2 所示:

表4-2防冻剂产量比例表

另外,为了控制砼入坑温度,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能太长,控制水灰比不得大于0.6,适当增大水泥标号,以提高冬季混凝土固化强度效果。浇筑完成后要进行砼的保温养护,必要时进行加热保温。

五、结语

输电线路的基础施工,是输电线路工程的重点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分配布局的不合理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供电线路输送,以及特高压、超高压线路的出现,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电力资源平衡,促进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提高输电效率,都具有重要作用。在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中,根据不同地质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并根据设计要求以及输电线路的技术要求,对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配置与养护,桩基础等的土方开挖安全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和抗拉力,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整体质量安全,是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莫柳柳,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措施,科技资讯,2011年04 期

[2]孙敬贤,浅谈山区高压送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的环保处理[J],广东科技.2007,(10):100-101.

[3]杨帆,浅谈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方案的优化[J],广东技,2008.(08):114-115.

猜你喜欢

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110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