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2014-02-18胡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挖土土方土体

胡钢

摘要:基坑土方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工程以及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 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建筑工程基坑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以下将对基坑支护与开挖施工技术展开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开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一、浅基坑的开挖

1.浅基坑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长度,按放线分块(段)分层挖土。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在四周或两侧直立开挖或放坡,保证施工操作安全。

2.当开挖基坑土体含水量大而不稳定,或基坑较深,或受到周围场地限制而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时,应采用临时性支撑加固。挖土时,土壁要求平直,挖好一层,支一层支撑。开挖宽度较大的基坑,当在局部地段无法放坡,或下部土方受到基坑尺寸限制不能放较大坡度时,应在下部坡脚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短桩与横隔板支撑或砌砖、毛石或用编织袋、草袋装土堆砌临时矮挡土墙,保护坡脚。

3.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度和标高。

4.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结合人工挖掘修整。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5~20cm,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20~30cm。

5.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坑四周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50cm,以利挖方进行。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施工完成。

6.雨期施工时,基坑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坑四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内;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撑情况,以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7.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

8.基坑挖完后进行验槽,做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二、浅基坑的支护

1.斜柱支撑:水平挡土板钉在柱桩内侧,柱桩外侧用斜撑支顶,斜撑底端支在木桩上,在挡土板内侧回填土。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时。

2.锚拉支撑:水平挡土板支在柱桩的内侧,柱桩一端打入土中,另一端用拉杆与锚桩拉紧,在挡土板内侧回填土,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不能安设横撑时使用。

3.型钢桩横挡板支撑;沿挡土位置预先打人钢轨、工宇钢或H型钢桩,间距1.0~1.5m,然后边挖方,边将3~6cm厚的挡土板塞进钢桩之间挡土,并在横向挡板与型钢桩之间打上楔子,使横板与土体紧密接触,适于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黏性或砂土层中使用。

4.短桩横隔板支撑:打入小短木桩或钢桩,部分打人土中,部分露出地面,钉上水平挡土板,在背面填土、夯实,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5.临时挡土墙支撑:沿坡脚用砖、石叠砲或用装水泥的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草袋装土、砂堆砌,使坡脚保持稳定。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6.挡土灌注桩支护:在开挖基坑的周围,用钻机或洛阳铲成孔,桩径400~500mm,现场灌筑钢筋混凝土桩,桩间距为1.0~1.5m,在桩间土方挖成外拱形使之起土拱作用。适用于开挖较大、较浅(<5m)基坑,邻近有建筑物,不允许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时采用。

7.叠袋式挡墙支护:采用编织袋或草袋装碎石(砂砾石或土)堆砌成重力式挡墙作为基坑的支护,在墙下部砌500mm厚块石基础,墙底宽由1500~2000mm,顶宽适当放坡卸土1.0~1.5m,表面抹砂桨保护。适用于一般黏性土、面积大、开挖深度应在5m以内的浅基坑支护,

三、深基坑的支护

深基坑土方开挖,当施工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通过放坡及加设临时支撑已经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一般采用支护结构进行临时支挡,以保证基坑的土壁稳定。支护结构的选型有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逆作拱墙或采用上述形式的组合等。

(―)排桩或地下连续墙

通常由围护墙、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排桩可根据工程情况为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锚杆式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可与内支撑、逆作法、半逆作法结合使用,施工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防渗性能好,对周围地基扰动小,可以组成具有很大承载力的连续墙。

(二)水泥土桩墙

水泥土桩墙,依靠其本身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特殊情况下经采取措施后亦可局部加设支撑。水泥土墙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高压旋喷桩墙等类型,通常呈格构式布置。

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

(三)逆作拱墙

当基坑平面形状适合时,可采用拱墙作为围护墙。拱墙有圆形闭合拱墙、椭圆形闭合拱墙和组合拱墙。对于组合拱墙,可将局部拱墙视为两铰拱。

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四、深基坑的土方开挖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前,要制定土方工程专项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

1.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也称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者无支护结构,后三种皆有支护结构。

2.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3.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施工中减少基坑回弹变形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暴露时间,并防止地基土浸水。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均应保证井点降水正常进行,并在挖至设计标髙后,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必要时,可对基础结构下部土层进行加固。

4.防止边坡失稳。

5.防止桩位移和倾斜。打桩完毕后基坑开挖,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如果打桩后紧接着开挖基坑,由于开挖时的应力释放,再加上挖土髙差形成一侧卸荷的侧向推力,土体易产生一定的水平位移,使先打设的桩易产生水平位移。软土地区施工.这种事故已屡有发生,值得重视。为此,在群桩基础桩打设后,宜停留一定时间,并用降水设备预抽地下水,待土中由于打桩积聚的应力有所释放,孔隙水压力有所降低,被扰动的土体重新固结后,再开挖基坑土方。而且土方的开挖宜均匀、分层,尽量减少开挖时的土压力差,以保证桩位正确和边坡稳定。

6.配合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挖土方式影响支护结构的荷载,要尽可能使支护结构均匀受力,减少变形。为此,要坚持采用分层、分段、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挖土。

结束语: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施工必须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的规定执行,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基坑的支护与开挖。

猜你喜欢

挖土土方土体
去月球挖土
走!去月球挖土!
最强“天团”月球“挖土”记
最强“天团”月球“挖土”记
土体元素活化发展方向初探
土壤化学营养元素研究
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研究
关于土石方计算的几种方法比较分析
某市政公路改扩建中路基工程质量控制
某机场高填方土基滑塌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