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隐现治理危机

2014-02-18

环球时报 2014-02-18
关键词:农村居民城市化公共服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月17日报道,原题:中国农村隐现危机 我在四川农村长大。与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许多人一样,童年记忆满是烂泥路、破房子、繁重劳动和听天由命的叹息。过去30年来,那个地区——与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逐渐发生改变。大多数村子通了马路,几乎家家有摩托车、彩电和洗衣机。私家车不再是奢侈品。新房掩映在青山绿地中…… 从大多数指标看,当地民众生活水平已大为改善。但在财富增长的表象下,隐现农村治理危机。最近春节假期探望父母时,我对这场危机深有体会。父母住在一个小镇上,是当地经济、教育中心。除夕夜前一天,我开车经过主街,堵了近一个小时,那条街走路不过10分钟。其间,我没看到任何当地官员或警察来疏导交通。这种拥堵并非天天发生,但很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都没进入地方政府的视野。 家里的自来水就是个例子。煮开的水倒入杯中,可看到颗粒物漂浮。水壶污垢太多,父母不得不每周清洗。我沿穿城河步行,其实那是一条狭窄水沟,水是咖啡色的,两岸是建筑工地的垃圾场。走在新修的桥上,看到大堆垃圾,看来在那里已有段时间了。 医疗和教育是最重要的两大公共服务,但状况都挺糟。当地有一家医院,但设施过时、医生水平低下。中学里的学生逐年减少,因为越来越多父母选择把孩子送到县市读书。 我的家乡可能并不代表中国农村的全部,但肯定折射出农村治理危机的某些现状。力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的福祉被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诚然,农业税取消,如今几乎每个农村居民都参与政府补贴的医保计划。但公共服务方面,如法律、教育、医疗、公共设施及环保,农村地区政府一没资金二没权力,做不了多少事。城市化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但不应以牺牲农村居民——仍占到中国近一半人口——为代价。忽视农村治理会令中国面临风险。▲(作者谢涛,汪北哲译)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城市化公共服务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农村居民旅游特征分析及其市场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