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2014-02-18张凤娟

基础外语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培训专业

张凤娟

影响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张凤娟

本研究通过对九名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进行分析,探索影响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实践共同体、学校环境、英语课程改革等微观、中观和宏观环境因素,以及教师教育与培训、反思性实践和情感动机等个人因素。

初中英语;英语教师;教师成长

一、引言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执行者和决策者,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Freeman,2002;吴一安,2005;周燕,2010)。国内外研究表明,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了解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师执行课程改革理念的能力,就成为深入推进我国外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根植于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包括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知识的丰富、教学反思能力的增强、教学技能的成熟、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各个方面。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有很多,Borg(2006)基于西方的语言教师研究成果,提出影响教师认知和成长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的教育背景、专业训练、教学实践和教学环境。周燕等(2008)基于中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经历研究,提出教师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教师的发展愿望和反思实践能力、实践共同体、师生互动等。这些研究增进了学界对不同文化、不同教育情境下语言教师成长的认识,有利于我们优化教师成长的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教师成长。目前国内对中学英语教师成长的研究比较有限,本文以中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索影响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以期丰富我国的外语教师成长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例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对9名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影响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参加研究的教师来自于城乡不同类型的初中,学历从专科到硕士,教龄从7年到34年不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保护教师的隐私,文中使用代码T1到T9代表9位老师,他们的基本信息见表1。

数据收集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题目围绕教师的成长过程、教学经历、关键事件、影响因素等。数据分析采用主题分析法,在对所获数据进行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编码,提炼出与本研究显著相关的主题。

三、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中促进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比较复杂,可以分为环境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实践共同体、学校环境、英语课程改革等,教师个人因素包括反思性实践、教师教育与培训、专业发展观等,这些多重因素以复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表1 受访教师的基本信息

(一)实践共同体

本研究发现,由学生和同事构成的实践共同体是中学英语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首先,受访教师普遍提到了学生因素对教师的影响:好学生会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完善教学能力,追求职业发展;如果学生不配合教学或者基础不好,就会影响教师追求教学提升和创新的动力。T1老师谈到这一点时说:

还是教学相长的问题。本身学生要好一些的话,对于知识量的渴求就比较大,老师肯定要准备得更多,你的这个课的内容要很丰富才行,这样对老师的备课要求就非常高,你总要思考,总要去添加新的东西,总要去修改,去完善,这样老师的水平由于学生的原因总在完善。如果学生水平稍微差一些,那你可能满足于把这个单词教会了,会背了,会读了就行,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那老师也没有积极性去做其他事情,这样就不是良性循环。

此外,同事因素对教师成长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氛围会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追求职业卓越。教师之间通过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日常讨论、听课评课等多种途径能够实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T2老师认为,在各种教师成长途径中,同事之间的日常教学交流是最有直接帮助、见效最快的方式。因为专家讲座和进修等专业学习活动只能在整体上为教师提供知识和信息,而同事之间针对具体教育情境中细节问题进行的讨论才能够随时随地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教师成长。她说:

我觉得这个是最有实效性的,它是见效很快的,不管是对知识还是对课堂教学,专家只能给你一些大框的指导,但是真正细节上还需要办公室老师之间的探讨。

同事之间相互学习的另外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听课、做课与评课。T4老师说在她的学校里,青年教师做课时,会有更有经验的同事或者市里的教研员提供一些很有建设性的建议,这种点拨可能会令人茅塞顿开,实现教学认知的飞跃。她说:

评课其实挺有用处的,就是说有一个人真心指导你,真的很认真指导你,这个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们年轻人经常做课,有的时候你自己可能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别人一指导一说,你在这课堂试一下,感觉是这么回事。中间就需要人家点拨那么一小下,可能瞬间你自己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在一些英语教师数量少、缺少专家型教师的学校里,渴望追求职业发展的教师可能会求助于

其他学校的教师或者网络上的虚拟社区,这也是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朱括、杨清军,2013)。

以上访谈及分析显示,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置于一个合作互动的实践共同体之内,通过师生互动、同行合作、专家引领等方式,实现教学认知的顿悟和发展。这印证了国内一些相关研究有关实践共同体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的发现,同时也表明实践共同体的核心成员不仅包括教师本身,还包括学科专家和学生等对教师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他人。

(二)学校环境

学校是教师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学校文化、领导风格、管理和激励制度、学校资源等学校层面的因素都会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和专业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T1老师对比了先后工作的两所学校里不同的氛围对教师学习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访谈者:你在不同的学校工作过,同事的环境和工作的氛围也不一样,这个对你有没有影响?

T1老师:这个影响挺大的,这个氛围特别重要,如果一个学校倡导学习,很关注老师的持续发展,你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就更爱学习,或者说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对同事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教研方面都很有促进,这挺重要的。

访谈者:我听说原来学校里人际关系也不是很好?

T1老师:比如说你可能爱学习的话就不太爱交往,不太爱交往的话可能就相对来说封闭一些,但你在另外一个环境中大家都比较积极向上的话,可能这方面就比较好。

T7老师所在的学校多年以来一直以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异著称。他把学校的办学成功归因于领导层对教师的严格管理和专业指导。例如,校领导经常随机听课并给予老师深入到位的点评指导。再者就是多年以来学校形成了良好的传统与风气。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教学基本功比赛和评比活动,包括各种教学比赛、导言设计比赛、说课比赛、教案评比、听课记录评比、作业批改评比等常规活动,学校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就是依据教师在这些比赛和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引人深思的是,学校并没有给排名靠前的教师任何物质上的奖励,仅是给一个证书而已,但这对于学校教师同样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在这个积极向上的集体里,荣誉感也是一种追求。

T7老师:比赛和各种评比的分数综合到一起,比赛有加分项,学生成绩只占很小一部分,学校期末统计后得出老师的业绩。

访谈者:学校给奖励吗?

T7老师:没有奖励,就给一个证书,但这是风气,没有奖励老师们也都使劲干!

以上访谈内容显示,良好的学校环境对教师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教育界已有很多研究发现,宽松民主、积极进取的学校环境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谢延龙,2004),外语界在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较少,但也有一些研究涉及学校环境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例如,吴宗杰、黄爱凤(2005)认为,学校和学院领导对教师的信任和赋权是确保RICH教师学习群体成功发展的首要因素;张雁玲(2007)发现,基于学校情境开展的教研活动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把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置于教师工作的学校环境里有利于开阔思路,更好地理解教师发展的情境性。

(三)英语课程改革

本世纪初掀起的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是很多受访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英语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前和在职教师教育与培训,教师听课、做课等专业发展活动,各种教学比赛,各级考核评估,教师评价激励制度,教师业务考试等多种形式和举措。经过十多年的推广和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已经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所熟悉,并对他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成为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T1老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成长完全是伴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逐渐实现的。她正式开始教课

时,正逢英语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展开,通过多年的培训、学习、做课、考试,她已经非常理解并认同课程改革的理念,并逐渐将其内化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下是相关的访谈内容:

访谈者:英语课程改革对于你当老师这个成长过程有没有帮助?

T1老师:帮助很大。因为02年以前我都没有教课,我是02年生了孩子之后正好参加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然后就教课。在这之前,就是在没有启动新课程培训这件事情之前,新课程的很多理念,很多好的老师还是在运用的。只不过新课程培训以后就普及到每一个人,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当时那种大规模的做课、培训特别多。这种培训非常有作用。这么多年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是在努力地去运用、去做。

其他几位教师也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开展有助于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创新,追求职业发展。但同时,受访教师也反映了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阻碍教师发展的一些问题,例如,培训活动的效果和相关性问题,一些形式主义的活动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造成浪费的问题,课程改革对落后地区、落后学校英语教学的适用性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教师工作负担沉重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但也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解决方案。

(四)教师教育与培训

国外的语言教师研究通常把教师教育作为影响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Borg,2006)。本研究发现,我国中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构成比较复杂,有些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教师教育,有些教师的专业背景并不是英语,还有一些农村中学教师(例如转岗教师)连正式的学历都没有,更谈不上接受教师教育的问题,所以教师教育对于一些中学英语教师是缺失的。至于教师教育的作用,受访教师对此看法不一。大部分教师认为,正规专业学习与教师理念、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之间具有一定的促进关系。T2老师讲述了教育硕士课程使她的教学理念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T2老师:对于阅读的处理,在没上学之前,就仅仅在于对语法上面的把握,受过这个教育以后,比较重视对篇章的把握,而且比较重视听力了。我知道有些人教“新目标”的时候基本上听力部分是忽略的,直接进入口语和对话,但是我这方面还是会相对来说充实一些,再就是对写作重视的也比较多一些。可能还是对语言的整体把握比读书之前要好得多。再有一个,对学生的错误可能更宽容、更理解了,觉得学习确实是个尝试的过程。

访谈者:以前你怎么处理学生错误的?

T2老师:觉得挺急躁的,讲那么多遍还错。不过现在觉得语言学习和习得是两个概念,学习是“学”了,并不一定“得”了,习得是怎样把“学”的东西变成“得”的东西,study和acquire还是两个概念。

另一方面,T5老师从她自身经历出发,认为学历高和专业背景对口不等同于教学能力强。她本人大学学习的是俄语专业,英语是她的第二外语,但是她对英语具有浓厚的兴趣,一直比较用心学习,所以到中学开始工作后不久,领导就派她教英语课。由于她与学生的沟通能力比较强,备课又极为认真,教学效果一直不错。T5老师从她对周围同事的观察发现,虽然学历高不一定代表能力强,但学习背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她认为,师范教育专业毕业(即使是中专、大专学历)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往往强于那些大学本科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因为师范院校学生普遍都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巧和板书设计等科目和技能,这些对于培养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得到了T1、T2、T7、T8、T9等师范专业毕业的老师的认同。但是这些老师也指出,虽然师范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能不能把课讲好,最终还是靠个人的悟性和努力。

除了正式的学历教育,教师培训对教师成长的影响也不一样。T1、T5、T6等老师表示,他们从教师培训活动中得到了很多收获。尤其是T6老师所在的乡镇中学教学资源和条件十分有限,她

认为自己能够从众多普通英语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的主要原因就是她积极寻找参加培训的机会,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不仅接触到了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知识和外语课程改革新理念,还开阔了眼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技能。这些培训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讲解、优秀教师现身说法等。她特别强调,网络培训的形式为像她一样缺乏良好学习机会的农村教师和偏远地区教师提供了学习最新理念和做法的机会,令她受益匪浅。她说:

我觉得培训挺有帮助的,无论如何都能学到东西。最近有一些好老师,还有一些专家,理论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前两天从暑假开始不是有“国培”了嘛,还有暑假培训、网上培训,我那时候没参加上,因为正好去某市学习了。然后从11月份到12月末,那时候有“国培”,在网上培训那种,我觉得这个挺好的。在专业课方面、讲课方面,还有理论方面都讲得挺好的,我学到的东西挺多的,慢慢见识也多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培训,T3老师认为她所在地区的教师进修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也缺乏必要的监管。T5老师感觉很多培训者并没有真正考虑初中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他们往往热衷于讲授那些初中教师难以理解的高深理论知识,而不是教师们最需要的、与初中英语教学直接相关的实践内容。

以上访谈和分析显示,优质教师教育和培训资源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和发展工作相对滞后,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职业教育。争取让更多的教师享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

(五)反思性实践

国内外研究显示,反思性实践能够帮助教师把专业学习和培训获得的正统知识和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和教学智慧,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这一点也得到了本研究中教师的认同。T1老师指出,很多时候教师教育和培训活动的内容虽然先进,但不一定适用于教师具体的教学实际情况,还需要教师在实践和反思中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T1老师:刚开始的时候请一些大地方的知名人士来做讲座,刚开始听的时候都觉得挺好的,总是给你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听多了之后就发现,很多东西去做的时候还是挺有难度的,不像讲的那么美好,有的东西太美好了实现起来肯定是有一定的困难,不见得完全适合自己。

访谈者:所以你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再调整一下,是吧?

T1老师:把这些老师讲的东西完全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上,是必须要经过自己思考的,你完全去照搬别人的东西,完全拿过来,也不适合你自己。每个人的讲课风格还不一样,要想有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加工,必须自己去思考,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你才能去使用,否则的话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只要你去尝试,我觉得一定会有所收获。

本研究发现,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会满足于现状,面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会反省自己的理念和做法,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T4老师描述了自己的反思性实践活动:

比如说你今天上完一堂课,这堂课让你心里感觉不痛快,说明你没有发挥好。或者说有的时候你发现你上完课的感觉和备课的时候有出入,没有备课时那么舒畅,你自然就想上课时到底怎么回事,哪个部分不行。一般老师都教两个班,那第二个班就可以调整一下,换一种方式再讲,也对自己很有帮助。

T5老师由于自身起点低,一直十分用心积累教学经验。她采用的方式是行动研究,每天给自己制定目标和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反思和检验自己的理念和做法是否有效,然后做出调整,她把这种教师学习方式戏称为“任务型学习”:

要说任务型吧,也有,是我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任务,不是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我告诉自己每天都要干些什么,然后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我的效果,每天都在给自己做课题,然后看学生的反

应实施调整。

除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开展反思,很多教师还提到了公开课、教学比赛等关键事件对于促进教师反思、帮助教师实现教学飞跃的重要作用,这种专业发展途径对于中青年教师尤为普遍。

(六)情感动机

以往的教师成长研究主要关注外部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的实践和学习行为对教师的影响,本研究的一个突出发现就是,教师的情感因素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包括积极的专业发展观、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T1老师认为,在所有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里,教师个人追求专业发展的愿望和动机是最重要的,这是确保教师实现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她说:

这是最重要的。现在我们希望老师专业化,而且希望老师能够终身学习。其实大家都知道,专业化的发展以及终生学习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到底有多少人在做,或者说有多少人是在积极地学,有多少人是在被动地学,我就觉得这个挺重要的。如果想去追求专业化发展,想终身学习的话,你肯定不会停下学习的脚步,这样你始终处于一种很积极的状态,也比较乐于去尝试新的事物,那么我想这对于你的教学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有很多老师就觉得我就这样了,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学啥呀,或者觉得学习也挺费劲的,那这样的老师就很难有更大的提升。

T8老师的职业发展动力并不是对个人成功的追求,而是受学习兴趣和人生信条的驱使。他对英语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多年以来一直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同时,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于把自己的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这是他快乐的源泉与成长的动力:

访谈者:您觉得促进您教学成长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T8老师:主要是稳定的学习心态。我的人生理想一是说英语,这一点我做到了;二是把自己学的东西传递给别人,宣传我的想法,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其他的那些业绩、名次都不重要。这是我的信念、人生的价值所在。

与一些追求职业卓越、热爱英语教学的教师不同,在农村中学任教的T3老师和T6老师更多地把个人的专业成长与对学生的责任心和道德感联系起来。T3老师所在学校缺乏教师激励措施,教学成绩与个人收入和荣誉基本脱钩,她认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完全就是“良心活”“教一帮好孩子,心里时刻放不下”。T6老师认为,自己坚持在农村中学认真教英语的主要原因不是自己热爱教育职业,也不是出于进取心,而是出于责任心,不希望有学生因为自己的影响失去未来发展的机会。她说: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自己有时候也在带一些朋友、亲戚的孩子。我就是觉得应该尽量把他们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希望他们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我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者自己的一些小想法,让别人家的孩子错过了成功的机会。不是说想让我的学生多么出色,只希望自己既然做了,就尽力,让学生多学点东西,就是这种想法。

以上分析显示,积极的情感因素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驱力。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发现,教师知识和素质具有道德和情感维度,例如,Connelly和Clandinin (1984,1988)对于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吴一安(2005)对中国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研究等。但是目前主流的外语教师教育和发展研究并没有十分重视这个维度,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加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促进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实践共同体、学校环境、英语课程改革等微观、中观和宏观环境因素,以及教师教育与培训、反思性实践和情感动机等个人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施加着复杂的影响。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聚焦影响初中英语教师成长的积极因素,很多阻碍教师成长的消极因素并没有涉及,例如中考的反拨作用、教育资源不均衡等,这些消极因素同样需要引起

关注。因为只有充分发挥积极因素,努力规避或消除消极因素,才能全面确保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研究具有几点启示意义。首先,教师成长发生在教师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上封闭的、孤立的教师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基于群体和情境的教师发展模式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鉴于教师成长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的特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鼓励和引导教师立足于自身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外部支持条件,促进专业成长。

其次,在提高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的同时,大力加强在职教师教育与培训。因为教师成长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师生涯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教育情境下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需要有持续的优质培训和学习机会以及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教师教育与发展项目应采取由内及外、内外兼顾的模式,在传授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加强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性实践能力,把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Borg, S. 2006.Teacher Cogni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M]. London: Continuum.

Connelly, F. M. & D. J. Clandinin. 1984.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at Bay Street School: Ritual, personal philosophy and image [A]. In R. Halkes & J. K. Olson (Eds.).Teacher Thinking: A New Perspective on Persisting Problems in Education[C]. Lisse : Sweets & Zeitlinger.

Connelly, F. M. & D. J. Clandinin. 1988.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reeman, D. 2002. The hidden side of the work: Teache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 [J].Language Teaching, 35(1):1-13

吴一安. 2005. 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 [J]. 外语教学与研究,(3):199-205

吴宗杰,黄爱凤. 2005. 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RICH教育视野 [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谢延龙. 2004. 校本教师发展述评 [J]. 教育探索,(5):105-107

张雁玲. 2007. 校本教研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J]. 外语界,(4):65-68

周燕. 2010. 教师是外语学习环境下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 [J]. 外语教学与研究,(4): 294-296

周燕,曹荣平,王文峰. 2008. 在教学和互动中成长:外语教师发展条件与过程研究 [J]. 外语研究,(3): 51-55

朱括,杨清军. 2013. 网络研修: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4): 90-94

通信地址:130012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电子信箱:fzhang@jlu.edu.cn

编辑:关静瑞

G623. 31

A

1009-2536 (2014) 04-0065-07

2014-06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培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培训通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