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雅至美——醴陵釉下五彩的工艺成就

2014-02-18刘劲松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11期
关键词:瓷业填色分水

刘劲松

醴陵新世纪艺术馆 412200

《鸿 雁》 釉 下五彩│瓷板 长175cm 宽84cm》│刘劲松

釉下彩是彩绘瓷的一种工艺。其常见手法是,先用色料在素坯上绘制纹饰,然后罩以透明釉,再经过高温烧成。釉下彩的特点是纹饰在釉下,由于釉的保护,色彩历久弥新。我们常见的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都属于釉下彩系列。其中,创烧于醴陵的釉下五彩,是最具代表性的工艺。

一、发展新阶段

根据有关陶瓷史著作观点,釉下彩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而真正的釉下彩最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的出现则将陶瓷彩绘装饰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元代青花最显著的特点是“繁”和“满”;明代青花则强调绘画性,吸取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出现了分水技法,将彩绘原料分为不同深浅的色调,如同国画中墨分五色。

醴陵釉下五彩产生在青花和釉里红出现之后。时在清朝末期,是当时洋务派“实业救国”梦想的实践成果。

醴陵釉下五彩瓷之所以能创烧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业者视野非常开阔、目标非常高远。醴陵近代瓷业的创始人是熊希龄,这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极有思想的政治家,民国成立后曾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作为五大臣的参赞官之一,东渡日本考察实业。考察了濑户、西京锦光山、大孤萎明山及森村组等地的瓷器生产经营状况后,他发现日本瓷业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窑温控制更是用先进的仪器,成品率高,瓷质优良。熊希龄与日本厂商谈妥,由日方先派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湖南,以科学方法检测醴陵瓷土确实可以用于细瓷生产后,再购买日本的制造机器、原料,并聘请日本技师来华指导办厂。这年十二月,熊希龄返湘,写成一个呈文, 提出了一整套创兴湖南实业的措施和设想。巡抚端方看后极为赞可,“许以次第施行”。

光绪三十一年(1905)五月二十九日,熊希龄来到醴陵考察瓷业,发现醴陵瓷土极为丰富,产地甚多。在比较醴陵瓷业与日本瓷业窑式、烧法、用料、上釉等方面的差异后,认为如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定可生产出优质的细瓷来。如能成规模生产,不但太湖以南销路甚广,还能西通云贵、南入粤西。

根据赴日本和醴陵调研的大量第一手材料,通过详细分析、论证,熊希龄终于形成了十分系统的振兴醴陵瓷业的实施方案,概括起来,就是“立学堂、设公司、建官窑”。

光绪三十一年(1905)冬,湖南瓷业学堂在醴陵姜湾创立,熊希龄任正监督(校长),设辘轳、模型、陶画诸科,有速成、永久、艺徒等班。这是一所开我国近现代陶瓷教育先河的学校,学制效仿日本,担任制图、陶画、模型、窑务等课程的均是日籍教师。除了学习日本瓷艺、景德镇的浅绛彩工艺等专业课之外,学堂不时邀请文化名流来讲文史、算术、理化等课程,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系统的教学深深影响了瓷业学堂的学员们,很多学生成为醴陵瓷业的精英。第二年,湖南瓷业公司在姜湾成立,熊希龄出任总理。这是湖南近代史上唯一的瓷业企业,也是中国第一个瓷业公司。经过新法生产,三个月后就生产出优质的细瓷来。醴陵从此开始生产细瓷。

光绪三十四年(1908),瓷业学堂开始试烧釉下彩瓷。为试制高火性的瓷用釉下颜料,先后收集挑选的釉下色料达114种。在此基础上,经过由简到繁、从易而难的适应过程,逐步测试烧成温度及色变,终于成功制造出玛瑙红、海碧、草绿、艳黑、赭色五种高温釉下颜料。瓷业学堂的学员们将这些颜料在经800~900℃温度烧成的素坯上作画,画完后上釉(故称釉下彩),然后入窑用1380~1400℃高温进行第二次烧制;出窑后校型、洁面,再次入窑用高温炼出。这种“三烧法”烧制而成的瓷器,釉面晶莹润泽、釉胎白里泛青,水灵通透、清新雅丽,给人以身心愉悦之感,这就是“釉下五彩瓷”。

一个缤纷的釉下五彩世界在渌水河畔横空出世,开创了中国陶瓷史的一个新纪元。在清朝嘉、道以来整个中国瓷业衰颓的大势中,醴陵瓷却在短时期内的异军突起,风靡世界,成为中国古代瓷业走向新生的一次涅槃。

二、工艺新成就

醴陵釉下五彩工艺,突破釉下单彩的传统技艺,运用红、绿、蓝、黄、黑五种原色料(故谓五彩),调配出丰富多彩的陶瓷绘画色料,用多种艺术表达技巧,采用双勾分水的独特技法,用墨线和色线两相搭配,构成主辅关系,色线根据预设的颜色烧成后呈现鲜艳的各种色调,墨线则在一定温度下消失,呈现空白线条的效果,使得纹饰与釉面浑然一体,成为醴陵釉下五彩独有的“无骨画”。此外,釉下五彩瓷不褪色,不含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具有无毒、耐磨、耐蚀、永不褪色的优点。

釉下五彩瓷器,一经面世便傲视群芳,惊艳当时。有人将醴陵瓷与历史悠久的景德镇瓷进行比较,认为景德镇和醴陵都有优良的制瓷原料,景德镇瓷“抟填花绘”等工序都出于匠人之手,器材纹饰沿用旧式,即使改良也限于匠人思想不能别开生面,醴陵瓷却多由文人制作,配合新奇、雅俗共赏,且质轻而坚、声大而韵,所以每“制一器而传为美观,一售而坐收重利”。不过几年,醴陵瓷就与湘绣成为湖南参加各种赛会的主打产品。宣统元年(1909)的武汉和宣统二年的南洋劝业赛会上,醴陵瓷均获得一等金牌奖章。宣统三年,在意大利都朗举办的博览会上,醴陵釉下彩瓷又获最优奖。

《雨 后》│刘劲松

《秋 韵》│刘劲松

1915年,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凿通航,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世博会)。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博览会,展品共12大类796小类,41个国家参加了这次国际盛会。初生的民国政府异常重视这一会展,特别设立了事务局,各省设协会,专门审选参赛产品,最终送展的产品竟有一千五百多吨。这些展品中,瓷器是重要产品。湖南瓷业公司生产的醴陵釉下五彩瓷《扁豆双禽瓶》陈列在工艺、美术两馆之内。这是一个凤尾型瓶,造型优美而庄重大气,釉面颜色柔和淡雅,参观者无不啧啧称奇。这件代表中国瓷艺最高水平的作品,最终在激烈的角逐中获金牌。釉下五彩瓷的获奖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上海《明报》这样描述:“自该公司开办以来,出品极其精良,形式花样又无不玲珑轻巧……是以名声日隆,风潮所至,举国若狂。”国际舆论则把醴陵釉下五彩瓷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醴陵“瓷城”之名从此誉满全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醴陵瓷业逐渐复苏。1955年成立的陶瓷研究所做了大量工作,致力于恢复釉下五彩工艺,使停产25年之久的釉下五彩瓷的生产得以恢复,并培养了一支很有实力的新生力量。经过多年的努力,濒临灭绝的釉下五彩瓷不仅恢复了活力,而且在制作规模、题材内容、装饰手法以及色料品种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从毛泽东开始,醴陵釉下五彩瓷一直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选为生活用瓷、陈设瓷、宴会瓷、礼品瓷,被誉为当代“国瓷”。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醴陵,也因为釉下五彩而获得“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的殊荣。

三、艺术新典范

釉下五彩在画法上十分讲究用笔,包括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类型。釉下五彩的绘画性装饰与中国绘画的笔墨之趣同出一源,其装饰的意境,通过笔墨线条、构图造意和题材内容等因素清晰地表达出来。

线条的出色运用是釉下五彩瓷装饰美的重要原因。醴陵釉下五彩瓷典型的传统工艺是在坯体上勾线再进行分水填色,勾线和分水填色都需用毛笔,这一点与绘画技法相似。因此,釉下五彩瓷装饰与绘画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不仅需要工艺技术的支撑,也需要绘画艺术的修养,单就用笔而言,钉头鼠尾描、铁线描、颤笔描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描绘技巧在釉下彩表现中都是十分常见的,这类线条洗练、纯粹、精确,具有严谨的装饰性。勾线非常讲究运笔的起、承、转、合等用线之趣,既要追求线条的笔力、笔趣,还要符合分水填色时的工艺要求。

醴陵釉下彩的色彩运用也是极为丰富,着色最典型的技术是分水填色,其方法与青花分水略有不同。它一方面要求所填色块平整无痕,另一方面又要求能达到色调变化、层次丰富和水分感强的效果,这对创作者是一种挑战。醴陵釉下彩采用双勾分水填色的方法,先用墨勾线,再用分水技法填色绘制,然后罩釉高温烧成,烧后墨迹挥发,呈现白色轮廓线的彩色纹饰。总体而看,这集中了多种表现方法,将点、勾、涂、洗、染等技法综合运用,极具装饰效果。除分水法以外,还有滴水法、渍水法、点染法、罩染法等技巧,多种技法的综合使用,使醴陵釉下彩的装饰别具意趣。

醴陵釉下五彩瓷纹样虽缤纷绮丽,色彩变化丰富,却艳而不俗,淡而有神。这一特点是釉下五彩瓷器在色彩效果上的独特性,也是这种瓷器之所以适应性最为广泛的主要因素。釉下五彩颜料,尤其是复合色料的组成,除着色金属化合物外,尚掺有大量石英、长石等无色氧化物,这就提升了彩料的明亮度,但又降低了其饱和度与浓艳度。经釉层覆盖和高温烧成,其色彩就显得格外调和、雅致、温润。因此,即使以红与绿这样的对比色彩等量相配,也不会产生强烈的刺激。当然,运用淡彩或多色的装饰,更易获得富丽而清雅,多变而和谐的艺术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醴陵釉下五彩瓷巧妙地将我国传统书画和民间装饰等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丰富而淡雅的颜色,巧妙地进行创作,造型夸张,构图严谨,设色雅致,画面装饰性强的显著特色。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艺术特色,还表现为形象生动,装饰典雅,善于运用丰富多变的色彩,加上适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情趣和美感。同时,着色富于层次,结构上注重虚实结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题,亦形成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品质和特征。

新世纪艺术馆

猜你喜欢

瓷业填色分水
基于闲置分水指标的黄河分水方案调整研究
近代景德镇瓷业改良路径与实践困境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漫话康熙民窑青花瓷
近代醴陵瓷业自适应发展及其产教融合模式建构
填色我最棒
填色我最棒
填色我最棒
填色我最棒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