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考察

2014-02-18冯成骁

统计与决策 2014年18期
关键词:裕民指标体系民生

张 祚,鲁 阳,冯成骁

(1.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4;2.湖北大学 商学院,武汉 430062)

0 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加。2010年后,我国已然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客观地说,我国社会总的物质资料已经变得比较丰富。然而高速经济增长的丰硕成果并没有充分由人民大众分享: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速仍然相对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物价上涨,房价高企,广泛流传于社会中的看病难、就业难等各种“难”。这些尖锐的社会问题说明,民生改善相较于经济增长存在滞后。由于经济发展内含民生改善的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失调。

本文想考察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民生的视角评价我国2002~2012这11年的经济发展绩效。就目前所查阅的文献来看,尚没有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想通过构建可行的指标对民生状况进行量化测度,将宽泛的民生问题转化成可以评价和测量的若干指标指数;另一方面想借鉴脱钩理论,考察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是否出现了脱钩现象。

本文通过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构建反映民生的指标和指数,并将其与经济增长指标(GDP)进行脱钩分析。本文的创新点有两处:其一是构造民生指标和指数以量化测度民生变动状况,其二是将脱钩理论用于考察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是否出现了脱钩现象。

1 相关理论阐述

1.1 民生理论

1.1.1 民生概念

民生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它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为了对民生状况进行量化测度,有必要先明确界定民生的概念。

民生指的是人民的生计或谋生之道,不仅包含人们的客观物质满足,也包含人们的主观精神满足[1]。客观物质满足(拥有更多的收入,享受更好的医疗保健,享受良好的治安等)容易通过构建指标来衡量。而主观精神满足(感到幸福,对未来充满希望,心情愉悦等)则需要通过运用主观评价的方法衡量,而且构造的指标不如客观物质满足的指标易于比较。尽管这方面的满足也是民生问题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但是由于缺乏主观精神满足的数据,本文暂不做研究,只考虑民众客观物质满足的状况。

1.1.2 民生指标

由于民生问题范围十分宽泛,而且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采取不同的视角,就可以构造不同的评价体系[2,3,4]。不仅在学术界民生指标体系种类繁多,而且在许多地方政府的施政方案里,也开始建立各自的主题性民生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以改善民生福利为目标。虽然这些指标体系普遍存在理念性强而实际操作性较差等问题,但是这些民生指标体系的出现,至少说明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模式要从“经济本位”向“民生本位”转变。

就目前所查阅的文献来看,民生指标体系尚没有统一和公认的标准。客观地说,目前学者们提出的指标体系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都不能全面反映民生问题的全貌。但是任何研究方法都是为研究目的服务的,所选取的指标构建方法只要具有足够的科学性,能够完成研究任务,这样的指标体系就是合理的,也是可用的。因此本文根据自身研究目的,借鉴学者们既有的研究成果,尝试构建适用的民生指标体系和指数。

民生指标的选取要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1][5]。由于本文的目的是想考察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够量化,因此本文在这三个原则中更看重可操作性原则。在综合比较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后,本文沿用王威海、陆康强(2011)的指标构造方法,并根据实证需要进行了筛选。

王威海、陆康强(2011)以改善民生福利为目的,用8个领域构成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分别是裕民、智民、便民、安民、怡民、惠民、助民和健民。每个领域都下设若干指标,总共构造了55个指标[3]。这些客观指标有两个有利的特点:其一,主要以常规指标为根据,由政府部门定期发布,具有权威性和口径的一致性,易于获得并进行时间比较;其二指标主要以平均数、相对数的形式,处理起来方便,与脱钩模型衔接也比较容易。这就为本文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可能。

从媒体调查和政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收入、医疗保健、物价、收入差距、社会治安状况、以及住房等一直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选择裕民、健民、安民、怡民四个领域,并根据数据可得性和连续性对一些指标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了17个指标,具体的分类和解释如下:

裕民领域,共选取了6个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镇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元)、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元)。

健民领域,共选取了4个指标,分别是: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10万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张/千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千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安民领域,共选取了4个指标,分别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消费者物价指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倍)、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率,用“每万人刑事立案、治安案件受理数”衡量(件/万人)。

怡民领域,共选取了3个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总面积(平方米/人)、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人)、房价收入比,用“每平米房价与职工月薪之比”衡量(月/平方米)。

1.1.3 民生指数

得到了各领域的子指标后,我们需要用合适的赋权方法得到每个领域的指标指数,这样才便于和经济增长进行比较。指数的构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原始指标的去量纲化,另一方面是各指标如何赋权。

由于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不能简单相加,需要对它们去量纲或同度量处理。常见的处理方法有线性转换法、高斯标准分法和基准水平法。本文重点想考察民生指数的长期变动趋势,因此采用基准水平法是比较恰当的,除此以外,基准水平法可避免线性转换法在参数上的选择随意性,而且相较于高斯标准分法计算简便。

本文将2002年各领域的子指标设为基期水平,则基准水平法的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其中,x0是2002年各领域的子指标值,xi为2003年及以后的指标值。a=1或-1,当指标是正向时,a取1,当指标是逆向时,a取-1。

得到了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值后,接着就要对每个领域内的指标进行赋权,以便形成每个领域综合指数。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专家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专家法是请若干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分别打分,然后计算专家打分均值,再对各指标的打分均值归一化,得到各指标的权数。此方法的优点是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且容易操作,但是具有主观随意性。后两种方法采用数理模型为基础,基于数据的特征,相对于专家法更客观,李志强、周海花、王超丽(2012)采用过层次分析法进行赋权[2]。本文认由于本文的数据不能完全满足后两种方法要求,而且本文人为民生指数的权数需要反映人的主观感受,不能离开价值判断而简单成为纯粹的数学问题,因此本文采用专家法并借鉴王威海、陆康强(2011)中的相关数据,对每个领域内的指标进行赋权。经过整理后的指标权数见表1所示。

表1 每个民生领域的指标详情及权数

1.2 脱钩理论

脱钩理论最早由Von Weizsacker和Schmidt-Bleek进行研究,他们运用此方法考察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J.Vehmas等学者通过构造“脱钩”与“复钩”的类型划分与度量模型,对脱钩关系进行有效分析。这里的“脱钩”是指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复钩”指的是经济增长又重新依赖于资源环境的消耗。虽然脱钩理论在考察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领域的运用十分成熟,学者也做过这方面的实证研究[6]。本文认为,脱钩理论实际上是考察两个变量的相互联系,借此考察两变量变动趋势是趋同还是背离,因此脱钩理论不仅仅适用于研究资源环境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拓展运用范围。本文将脱钩理论的运用领域进行扩展,考察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出现了脱钩现象。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脱钩意味着经济没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协调。

本文仍参照J.Vehmas等学者对脱钩体系的定义与分类,而只对相关变量做出替代,以便将此模型纳入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分析中。本文定义的脱钩指数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其中IGDP是以2002年GDP值为基期水平,采用基准水平法得到的GDP指数值。这么处理的原因是,民生指标采用指数的形式,GDP也采用指数的形式可以避免GDP的量纲对指数的影响,而且也更集中于研究两者的变动趋势。DIi-IGDP即为第i民生领域的指标指数与经济增长指数之间的脱钩指数。

本文参考学者们对脱钩状态的分类,得到民生指数与GDP指数之间各种脱钩状态和评价标准,见表2所示。

表2 “脱钩”与“复钩”状态分类与评价标准

在表2中,△IGDP/IGDP表示本年GDP指数相对于上年GDP指数的变化率,△Ii/Ii表示本年第i领域的民生指数相对于上年第i领域的民生指数的变化率。若脱钩指数D小于0,表明民生指标的变动相对于GDP指标的变动较慢,导致本年两者的比例低于上年值,这种情况称为“脱钩”。根据GDP指数和民生指数各自的变动率,“脱钩”又可以分为弱脱钩、强脱钩、紧缩性脱钩三类。同理可得,若脱钩指数D大于0,表明民生指标的变动相对于GDP指标的变动较快,导致本年两者的比例高于上年值,这种情况称为“复钩”。根据GDP指数和民生指数各自的变动率,“脱钩”又可以分为扩张性复钩、强复钩、若复钩三类。

2 实证分析及结果评价

2.1 数据来源及描述

所有数据值均来自2003~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许多指标可以直接从年鉴上取得,有些指标则是通过相关指标计算得到。裕民领域的指标均从年鉴上得到,健民领域中的“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以及“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从年鉴上直接获得,“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是将所有被列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加总而成。“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是用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除以城镇总人口得到的。安民领域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从年鉴上直接获得,“物价指数”是每年的环比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是将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除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得到,“每万人刑事立案、治安案件受理数”是用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数加上受理的治安案件数的总和除以全国总人口。怡民领域,“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是从年鉴上直接获得,“房价/职工月薪比”则是用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除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十二分之一。

图1 四大民生指数与GDP指数走势图

裕民、健民、安民、怡民指数与GDP指数的走势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明显看到,位于图最上面的GDP指数增长强劲,而四个领域民生指数增长速度远不及GDP指数增长快。四个领域内,增长最快的是裕民指数,怡民指数是缓慢上升,健民指数则在基期值附近波动,而安民指数则有小范围下降。

2.2 实证分析

通过对四个领域民生指数与GDP指数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我们得到了两者之间的脱钩状态,现汇总到表3中,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清楚看到,除了在2012年裕民指标和2009年健民指标出现的短暂复钩迹象,其余年份中,四个领域的民生指数均与GDP指数脱钩。其中裕民领域脱钩状态为弱脱钩;健民领域既出现了弱脱钩,也出现了强脱钩的迹象;安民领域和怡民领域与健民领域的状况类似。

2.3 结果评价

总的来说,在2002~2011年间,这四个领域的民生指数与GDP增长是脱钩的,表明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民生的同速改善,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除了裕民领域指标出现复钩迹象外,其余民生领域的脱钩趋势并没有被明显扭转。实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协调性,人民的生活状况提升和民生改善相对滞后,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丰裕并没有充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3 结论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四个领域的民生指标,构造各领域的民生指数,并采用脱钩理论,考察在2002~2012年间,各领域的民生指数与GDP指数之间是否存在脱钩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民生指数的确与GDP指数之间存在着弱脱钩关系,而且这种脱钩关系并没有随着时间延续而出现扭转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政府在积极发展经济,增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使这些财富能够更好地由人民分享,切实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1]孙鸿凌.我国民生指标体系构建初探[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2]李志强,周海花,王超丽.民生指标体系构建及赋权方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2,(9).

[3]王威海,陆康强.社会学视角的民生指标体系研究[J].人文杂志,2011,(3).

[4]王静敏,张玉坤.和谐社会下构建民生统计指标体系[J].当代经济,2011,5(2).

[5]张香云.民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导向[J].中国统计,2010,(6).

[6]查建平,唐方方,傅浩.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增长——一个脱钩理论视角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33(6).

猜你喜欢

裕民指标体系民生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周裕民
毛泽东:匡裕民受了一惊,蒋介石丢了一县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荀子的经济思想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