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2014-02-18孙丽红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得广大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农业机械的快速推广应用固然可喜,但实现农机化持续健康发展仍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农机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梅河口市农机化发展现状和农业机械服务体系的建设形式,并针对其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规范化农机服务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服务体系;规范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56-1
1 农机化发展现状
梅河口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位于长白山区与松辽平原的交汇处。全市耕地面积150万亩,其中旱田面积90万亩。因地势较为平缓,绝大部分耕地适合机械化作业,具有发展农机化的优势。多年来,该市一直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吉林省最大的绿优水稻生产加工基地。2007年6月,梅河口市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全市有35万亩水田被上级质检部门列为“绿优水稻标准化示范区”。
近几年,梅河口市农机部门根据本市农作物特点和地形地貌特征,制定了农机化发展规划。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服务和管理,使农机化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 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维修网点在管理制度上亟需规范
目前,覆盖农村的农机维修网点主要由个体修理部及一部分农机合作社负责建设。一些农机合作社在章程的制定和修改、人员设置与培训、民主管理与决策等方面还有待完善,管理方式与水平差强人意,经营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偏低。
2.2 服务领域需要拓宽
维修网点内的维修技术人员大都是老师傅,缺少科班出身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以及专门的后勤保障人员。另外,维修站点大都以本合作社的农业机械为主要服务对象,没有加入农机合作社的农机使用人,一旦遇到机械出现故障,往往要到市区或者个体修理铺才能得到维修。农机合作组织以及农机大户大都满足于自给自足,丝毫没有跨区作业观念,市场化、社会化服务理念比较淡薄。
2.3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在一些城镇,农机维修网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其保养、维修、检测等技术与汽车4S店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大都无法对农机具进行高质量的服务。另外,由于农机合作社可供抵押质押的资产十分有限,当地金融部门难以实时有效地对其提供信贷资金,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农机合作社的维修设备、设施较为落后。
3 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加快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各级相关主管部门必须加快政策落实,切实保证农机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3.1 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要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开展农机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社会各界对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农业、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将加快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从而为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3.2 加强合作组织建设,明确政策实施方向
各地应严格按照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因地制宜的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合法经营、加强管理、倾心服务,努力营造农机生产与服务的和谐发展氛围。与此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田作业道路建设,解决大型农业机械停放的场地建设问题;全力争取和落实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贷款贴息、政策性保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3.3 抓好专业人才引进,搞好技术培训工作
农机专业技术人才是提高县域农机化发展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各地应本着“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从编制、薪酬和生活待遇等方面吸引高层次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干的平台。同时,有效利用现有师资力量,为广大农民提供通俗易懂、好学管用的技能培训,为他们购置农机创造条件。要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逐步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提高其对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服务能力。
3.4 始终坚持多元化发展,鼓励多元合作经营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积极推动农机合作社、农机销售公司、农机经纪人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共同发展。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和灵活的服务发展模式。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机服务业,建立产权明晰、运转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和经营收益。
3.5 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各地要积极拓展农机服务领域,按照当地产业的优势,致力于农业机械相关设备结构布局调整,积极组织好机械化生产作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打破地区、行业等方面的限制,推动和引导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进行农机跨区作业,推行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产销一条龙的新型服务模式,促进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孙丽红,梅河口市城区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站,研究方向:农机技术推广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