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增产种植新技术
2014-02-18牛学智
摘要: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参与实施,提出一种玉米增产种植新技术。该项技术增产幅度大,节约农村劳动力,对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增产;种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47-2
1 玉米种植新技术
近年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广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技术,取得了不少成果,增产效果显著。即不改变原来的垄距,在原垄上采取双行拐子苗交错播种,同时配以铺膜技术,同样可以达到增产的效果,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技术是将过去的两垄(垄距60~65厘米)合成一大垄,在垄上种两行玉米,配合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等农艺技术,增加通风、提高地温,促使玉米增产。我们把这种种植模式称为玉米两垄四行拐子苗新型种植模式。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打破了我省农民传统的种植模式,小垄改大垄,费工费时,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二是不适合现有的拖拉机轮距,给田间机械化作业带来不便。
三是由于行距问题,给机械收获玉米带来困难,只能使用不对行的玉米收获机。
3 种植模式
2012年在松原市的长岭县和乾安县部分地区推广应用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前郭县查干花镇王家户村前双榆树屯种植户冯灵永,示范推广3公顷,玉米总产量达到4.05万公斤,与当地农民平均每公顷产量0.65万公斤相比增产107.6%,创历史最高记录。长岭县长岭镇三河村一社种植户刘敏杰,应用该技术种植玉米,每公顷产量为1.425万公斤,与当地平均产量0.9万公斤相比较,增产58.3%。乾安县赞字乡丝字村种植户纪国才试推广1.5公顷玉米,产量为1.95万公斤,与当地平均产量0.75万公斤相比,增产73%。据2012年秋季长岭县和乾安县整体测产结果来看,应用该项种植技术普遍增产35%以上。
该玉米种植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春季起垄,一次性施底肥。底肥可根据不同地区,以及农民的种植习惯自定。2013年我们在前郭县额如乡张化围子村试验田使用的底肥是经过测土配方的玉米专用肥,每公顷地用50公斤袋装的21袋,种子选用密植品种辽作1号。
播种采用拐子苗铺膜播种机,一次播两垄,单粒精密播种。这种播种机在松原、四平、公主岭均有生产,播种的同时铺膜,膜上播种,可节省苗期引苗的工序。农膜采用宽136厘米、厚度为0.008毫米的降解膜,播种效果见图1。垄距为65厘米、每垄播两行、行距是25厘米、株距为40厘米,两行交错种植。这样既能保证单株生长密度,又在单位面积上增加株数,保证了耐密品种增产的优势。
播种现场见图片1,出苗见图片2、3。
试验田每公顷理论株数为7.5万株,秋季实际测产为每公顷1.4万公斤,与当地玉米平均产量1万公斤相比,增产40 %。在田间管理上也无特殊要求,本试验田喷施农药一次(药名:阿特拉津),喷施叶面肥两次(肥名:苗得利)。从总体分析看,该种植模式比较适合我省农民的种植习惯,省工省时,容易在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况且增产效果显著,对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种好的种植模式,必须有相应的农机相配合,才能使先进的农艺有效地实施。农机与农艺必须紧密结合,先进的农艺也必须和现有的农机生产水平、以及农民的认知能力相适应。只有这样,好的农业种植模式才能持续的发展,并可有效地推广下去。玉米两垄四行拐子苗新型种植模式就是考虑到这一点:首先,比较符合农民现有的玉米种植习惯;其二,不用重新作垄,省工省时;第三,播种机容易买到,而且使用简单。下面简单介绍的2MB-1/4型拐子苗铺膜播种机就是一种能适应这种种植模式的播种机。
2MB-1/4型拐子苗铺膜播种机采用双排种器横梁,既可以达到膜下播,又能膜上播的农艺要求;采用独特的排种器(排种器滚筒上设有两圈播种鸭嘴,两圈播种鸭嘴交错排列)可实现四行拐子苗种植,一次进地能完成开沟、铺膜、播种(膜上、膜下均可)、压膜、覆土、镇压等多种作业环节,节省工时,降低了农田作业成本。
4 结语
这种玉米种植模式经过两年的推广示范和定点试验,证明该项技术增产效果显著,深受农民欢迎,建议有关部门予以重视,积极宣传引导,使这一技术在全省开花结果。其次采用拐子苗铺膜播种机能有效地完成玉米两垄四行拐子苗新型种植模式的铺膜播种作业,具有省工省时、节省农村劳动力的优点,建议农机管理部门加强对生产拐子苗铺膜播种机企业的管理与扶持,使之形成规模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为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再立新功。
作者简介:牛学智,吉林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研究方向:农机鉴定、农机化统计分析。
摘要: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参与实施,提出一种玉米增产种植新技术。该项技术增产幅度大,节约农村劳动力,对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增产;种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47-2
1 玉米种植新技术
近年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广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技术,取得了不少成果,增产效果显著。即不改变原来的垄距,在原垄上采取双行拐子苗交错播种,同时配以铺膜技术,同样可以达到增产的效果,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技术是将过去的两垄(垄距60~65厘米)合成一大垄,在垄上种两行玉米,配合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等农艺技术,增加通风、提高地温,促使玉米增产。我们把这种种植模式称为玉米两垄四行拐子苗新型种植模式。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打破了我省农民传统的种植模式,小垄改大垄,费工费时,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二是不适合现有的拖拉机轮距,给田间机械化作业带来不便。
三是由于行距问题,给机械收获玉米带来困难,只能使用不对行的玉米收获机。
3 种植模式
2012年在松原市的长岭县和乾安县部分地区推广应用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前郭县查干花镇王家户村前双榆树屯种植户冯灵永,示范推广3公顷,玉米总产量达到4.05万公斤,与当地农民平均每公顷产量0.65万公斤相比增产107.6%,创历史最高记录。长岭县长岭镇三河村一社种植户刘敏杰,应用该技术种植玉米,每公顷产量为1.425万公斤,与当地平均产量0.9万公斤相比较,增产58.3%。乾安县赞字乡丝字村种植户纪国才试推广1.5公顷玉米,产量为1.95万公斤,与当地平均产量0.75万公斤相比,增产73%。据2012年秋季长岭县和乾安县整体测产结果来看,应用该项种植技术普遍增产35%以上。
该玉米种植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春季起垄,一次性施底肥。底肥可根据不同地区,以及农民的种植习惯自定。2013年我们在前郭县额如乡张化围子村试验田使用的底肥是经过测土配方的玉米专用肥,每公顷地用50公斤袋装的21袋,种子选用密植品种辽作1号。
播种采用拐子苗铺膜播种机,一次播两垄,单粒精密播种。这种播种机在松原、四平、公主岭均有生产,播种的同时铺膜,膜上播种,可节省苗期引苗的工序。农膜采用宽136厘米、厚度为0.008毫米的降解膜,播种效果见图1。垄距为65厘米、每垄播两行、行距是25厘米、株距为40厘米,两行交错种植。这样既能保证单株生长密度,又在单位面积上增加株数,保证了耐密品种增产的优势。
播种现场见图片1,出苗见图片2、3。
试验田每公顷理论株数为7.5万株,秋季实际测产为每公顷1.4万公斤,与当地玉米平均产量1万公斤相比,增产40 %。在田间管理上也无特殊要求,本试验田喷施农药一次(药名:阿特拉津),喷施叶面肥两次(肥名:苗得利)。从总体分析看,该种植模式比较适合我省农民的种植习惯,省工省时,容易在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况且增产效果显著,对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种好的种植模式,必须有相应的农机相配合,才能使先进的农艺有效地实施。农机与农艺必须紧密结合,先进的农艺也必须和现有的农机生产水平、以及农民的认知能力相适应。只有这样,好的农业种植模式才能持续的发展,并可有效地推广下去。玉米两垄四行拐子苗新型种植模式就是考虑到这一点:首先,比较符合农民现有的玉米种植习惯;其二,不用重新作垄,省工省时;第三,播种机容易买到,而且使用简单。下面简单介绍的2MB-1/4型拐子苗铺膜播种机就是一种能适应这种种植模式的播种机。
2MB-1/4型拐子苗铺膜播种机采用双排种器横梁,既可以达到膜下播,又能膜上播的农艺要求;采用独特的排种器(排种器滚筒上设有两圈播种鸭嘴,两圈播种鸭嘴交错排列)可实现四行拐子苗种植,一次进地能完成开沟、铺膜、播种(膜上、膜下均可)、压膜、覆土、镇压等多种作业环节,节省工时,降低了农田作业成本。
4 结语
这种玉米种植模式经过两年的推广示范和定点试验,证明该项技术增产效果显著,深受农民欢迎,建议有关部门予以重视,积极宣传引导,使这一技术在全省开花结果。其次采用拐子苗铺膜播种机能有效地完成玉米两垄四行拐子苗新型种植模式的铺膜播种作业,具有省工省时、节省农村劳动力的优点,建议农机管理部门加强对生产拐子苗铺膜播种机企业的管理与扶持,使之形成规模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为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再立新功。
作者简介:牛学智,吉林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研究方向:农机鉴定、农机化统计分析。
摘要: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参与实施,提出一种玉米增产种植新技术。该项技术增产幅度大,节约农村劳动力,对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增产;种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47-2
1 玉米种植新技术
近年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广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技术,取得了不少成果,增产效果显著。即不改变原来的垄距,在原垄上采取双行拐子苗交错播种,同时配以铺膜技术,同样可以达到增产的效果,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技术是将过去的两垄(垄距60~65厘米)合成一大垄,在垄上种两行玉米,配合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等农艺技术,增加通风、提高地温,促使玉米增产。我们把这种种植模式称为玉米两垄四行拐子苗新型种植模式。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打破了我省农民传统的种植模式,小垄改大垄,费工费时,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二是不适合现有的拖拉机轮距,给田间机械化作业带来不便。
三是由于行距问题,给机械收获玉米带来困难,只能使用不对行的玉米收获机。
3 种植模式
2012年在松原市的长岭县和乾安县部分地区推广应用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前郭县查干花镇王家户村前双榆树屯种植户冯灵永,示范推广3公顷,玉米总产量达到4.05万公斤,与当地农民平均每公顷产量0.65万公斤相比增产107.6%,创历史最高记录。长岭县长岭镇三河村一社种植户刘敏杰,应用该技术种植玉米,每公顷产量为1.425万公斤,与当地平均产量0.9万公斤相比较,增产58.3%。乾安县赞字乡丝字村种植户纪国才试推广1.5公顷玉米,产量为1.95万公斤,与当地平均产量0.75万公斤相比,增产73%。据2012年秋季长岭县和乾安县整体测产结果来看,应用该项种植技术普遍增产35%以上。
该玉米种植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春季起垄,一次性施底肥。底肥可根据不同地区,以及农民的种植习惯自定。2013年我们在前郭县额如乡张化围子村试验田使用的底肥是经过测土配方的玉米专用肥,每公顷地用50公斤袋装的21袋,种子选用密植品种辽作1号。
播种采用拐子苗铺膜播种机,一次播两垄,单粒精密播种。这种播种机在松原、四平、公主岭均有生产,播种的同时铺膜,膜上播种,可节省苗期引苗的工序。农膜采用宽136厘米、厚度为0.008毫米的降解膜,播种效果见图1。垄距为65厘米、每垄播两行、行距是25厘米、株距为40厘米,两行交错种植。这样既能保证单株生长密度,又在单位面积上增加株数,保证了耐密品种增产的优势。
播种现场见图片1,出苗见图片2、3。
试验田每公顷理论株数为7.5万株,秋季实际测产为每公顷1.4万公斤,与当地玉米平均产量1万公斤相比,增产40 %。在田间管理上也无特殊要求,本试验田喷施农药一次(药名:阿特拉津),喷施叶面肥两次(肥名:苗得利)。从总体分析看,该种植模式比较适合我省农民的种植习惯,省工省时,容易在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况且增产效果显著,对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种好的种植模式,必须有相应的农机相配合,才能使先进的农艺有效地实施。农机与农艺必须紧密结合,先进的农艺也必须和现有的农机生产水平、以及农民的认知能力相适应。只有这样,好的农业种植模式才能持续的发展,并可有效地推广下去。玉米两垄四行拐子苗新型种植模式就是考虑到这一点:首先,比较符合农民现有的玉米种植习惯;其二,不用重新作垄,省工省时;第三,播种机容易买到,而且使用简单。下面简单介绍的2MB-1/4型拐子苗铺膜播种机就是一种能适应这种种植模式的播种机。
2MB-1/4型拐子苗铺膜播种机采用双排种器横梁,既可以达到膜下播,又能膜上播的农艺要求;采用独特的排种器(排种器滚筒上设有两圈播种鸭嘴,两圈播种鸭嘴交错排列)可实现四行拐子苗种植,一次进地能完成开沟、铺膜、播种(膜上、膜下均可)、压膜、覆土、镇压等多种作业环节,节省工时,降低了农田作业成本。
4 结语
这种玉米种植模式经过两年的推广示范和定点试验,证明该项技术增产效果显著,深受农民欢迎,建议有关部门予以重视,积极宣传引导,使这一技术在全省开花结果。其次采用拐子苗铺膜播种机能有效地完成玉米两垄四行拐子苗新型种植模式的铺膜播种作业,具有省工省时、节省农村劳动力的优点,建议农机管理部门加强对生产拐子苗铺膜播种机企业的管理与扶持,使之形成规模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为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再立新功。
作者简介:牛学智,吉林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研究方向:农机鉴定、农机化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