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营销怎么玩?

2014-02-17言明

生活用纸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质优点案例

言明

微信营销怎么玩?

言明

微博营销方兴未艾,微信营销一夜之间已是峰回路转气象万千。目前微信营销的风头正劲,很多企业有意顺应潮流,玩转微信营销,但在做微信营销之前,必须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一、你为什么要做微信营销?

是因为大家都在做微信营销吗?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有时候不一定是正确的,比如都站在船的一边。

是因为不在微信上做营销的话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吗?如果不弄懂为什么要做微信营销这个问题,那么即便做了微信营销,也会处于被动地位。

二、你的品牌或者产品是否适合在微信上做营销?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不是所有的产品或者品牌都适合在微信上做营销。其次,不是所有产品或者品牌都适合所有的微信营销工具。

有两类品牌适合在微信上做营销,一种是大众化的品牌,另一种就是很利基市场的小众品牌。

在考虑完上述两个问题之后,目前微信提供了哪些营销工具?这些营销工具又各有哪些优缺点?微信营销前线的真实状况是怎样的?

模式一:漂流瓶

方式:把信息放进瓶子里,用户主动捞起来得到信息并传播出去。

实质:采用随机方式来推送消息。

优点:简单,易用。

不足:针对性不强,又因为用户使用漂流瓶的目的是为了排遣无聊之情,所以在这里做营销的话如果方式不正确极容易产生反作用,使得用户对品牌或者产品产生厌恶之情。此外,每个用户每天只有20次捡漂流瓶的机会,捡到瓶子的机会是比较小的。

适用产品:已经有了较大知名度的产品或者品牌,借漂流瓶推广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案例:招商银行的“ 爱心漂流瓶”用户互动活动。

案例分析:微信官方可以对漂流瓶的参数进行更改,使得合作商家推广的活动在某一时间段内抛出的“漂流瓶”数量大增,普通用户“捞”到的频率也会增加。但是,如果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的呈现一定要灵活,不能发表一些样话、套话,要想办法提高用户的有效回复率。

模式二:位置签名

方式:在签名档上放广告或者促销的消息,用户查找附近的人或者摇一摇时会看见。

实质: 类似高速公路的路牌广告,强制收看。

优点:很有效地拉拢附近用户,方式得当的话转化率比较高。

不足:覆盖人群可能不够大。

适用产品:类似肯德基这种位置决定生意的店铺。

案例:饿的神、K5便利店微信签名档营销。

案例分析:很多位置不佳的店铺其实可以使用微信“查看附近的人”和“向附近的人打招呼”两个功能,将促销信息精准推送给附近用户,从而吸引附近的用户进入自家的店铺进行消费。

模式三:二维码

方式:用户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并进行互动。

实质:表面是用户添加,实质是得到忠实用户。

优点:是用户主动扫描的,至少证明用户对你的产品感兴趣,所以,可以针对性地诱导用户产生消费行为。

不足:必须用户主动扫描。

适用产品:与用户关联比较紧密的产品。

案例:深圳海岸城“开启微信会员卡”。

案例分析:深圳大型商场海岸城推出“开启微信会员卡”活动,微信用户只要使用微信扫描海岸城专属二维码,即可免费获得海岸城手机会员卡,凭此享受海岸城内多家商户的优惠特权。

模式四:开放平台

方式:把网站内容分享到微信,或者把微信内容分享到网站。

实质:类似于各种分享。

优点:用户愿意与朋友分享自己看到的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当产品有价值的时候,用户便愿意去分享。

不足:产品扩散比较困难。

适用产品:适合做口碑营销的产品。

案例:美丽说×微信

案例分析:用户可以将美丽说中的内容分享到微信中,由于微信用户彼此间具有某种更加亲密的关系,所以当美丽说中的商品被某个用户分享给其他好友后,相当于完成了一个有效到达的口碑营销。

模式五:朋友圈

方式:可以将手机应用、PC客户端、网站中的精彩内容快速分享到朋友圈中,支持网页链接方式打开。

实质:模仿国外产品 Path,属于私密社交。

优点:交流比较封闭,口碑营销会更加具备效果。

不足:开展营销活动比较困难。

适用产品:口碑类产品,或者私密性小产品。

案例:暂无

案例分析:暂无

微提示:

相较于微博,在微信上做客服会更加的人性化和多元化;相较于微博,微信的粉丝更加精准;相较于微博,微信更加适合加强关系,然后将这些目标强关系转化成流量和订单数。所以,企业可以微博、微信两手抓,用微博做品牌推广及发展新客户并顺势把弱关系转变成强关系,然后用微信更好地维护这些强关系,并将这些强关系用户转化成订单等。

(转载自《东北之窗》)

猜你喜欢

实质优点案例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