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油田探明未动用稀油储量分类评价方法

2014-02-17张代燕何金玉丁湘华易任之

特种油气藏 2014年6期
关键词:动用储量油藏

张代燕,何金玉,丁湘华,易任之,丁 芸

(中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引 言

探明未动用储量是指油田已经探明,但由于现有技术或成本等原因尚未投入开发的原油地质储量。截至2012年年底,新疆油田在准噶尔盆地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26 246.76×104t,其中探明未动用石油储量为63 716.45×104t,占总探明储量的28.2%。在探明未动用储量中稀油占61.8%,稠油占38.2%。随着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不断深入,油气勘探已逐步从盆地边缘向腹部转移,勘探目标也逐步从构造油藏向岩性油藏、火山岩油藏等转移,油气勘探开发的形式越来越复杂,新发现的储量品位逐渐变差,技术难度变大,开发经济效益降低。为了保持原油稳产,动用探明未动用储量是油田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笔者对新疆油田各区块探明未动用稀油储量的资料进行了查证分析,设计了“线份比例”多参数排序方法,对稀油探明未动用储量进行动用潜力排序,为决策人员组织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1 分类评价方法研究

1.1 研究对象

据伍友佳等《新疆油田稀油油藏分类及指标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将新疆油田稀油油藏按砾岩、砂岩、特殊岩性3个基类划分为9个大类17个亚类。本次的排序对象以此为参考,按砂岩油藏、砾岩油藏和特殊岩性油藏进行分类排序筛选,统一评价。

根据以上分类规范,将新疆油田2012年年底探明未动用稀油储量初步划分出稀油落实储量层块57个,石油地质储量为20 055.71×104t,扣除2个受地面条件限制的层块(二西X区T2k1油藏和五X区J1b油 藏)、2个已安排动用的油藏(陆X井区J2t1油藏和车X井区J1b油藏)和3个二次评价后降为待落实储量的油藏(克X井区P3w油藏、红X井区T2k2油藏、莫X井区J1s22油藏),排序对象为开展二次评价工作后确定落实储量的50个探明未动用稀油储量区块,包括22个砂岩油藏、25个砾岩油藏和3个特殊岩性油藏。

1.2 排序评价方法

利用多参数进行排序评价的方法很多,如蒙特卡洛、灰色聚类、层次分析法[1-7]等。这些方法往往需要比较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软件工具,不易实现。经过大量调研,针对新疆油田探明未动用储量现状,设计了“线份比例”的排序评价方法,即某一因子的评价值等于它在研究序列曲线所占的线份比例。该排序方法为原创设计,实现、应用简单,每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值由研究对象的集合而来,针对性、实用性好。

方法应用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线份比例”的排序单项指标评价值计算示意图

(1)建立排序评价指标集,如储量规模、储量丰度、孔隙度、渗透率等。

(2)将所有研究层块的每个评价指标因子分别由小到大绘制成曲线,如A到J层块的储量规模由小到大绘制成曲线。

(3)计算每个层块每个评价指标因子的评价值,以F层块为例,其储量规模评价指标的评价值为:

式中:EF储量规模为F层块储量规模的评价值;SF为F层块储量点与曲线和横坐标轴所围面积(图1中粉色部分);S为曲线与横坐标轴所围面积(图1中粉色和蓝色部分)。

(4)重复步骤(3),得到F层块其他评价指标的评价值。

(5)F层块最后的潜力评价值为:

式中:EF为F层块潜力评价值;a为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6)计算其他层块潜力评价值。

1.3 评价指标集及其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新疆油田各开发单元的开发特点,结合影响产能建设的重点因素和专家经验,得到评价指标集。确定的评价指标集为储量规模、储量丰度、储集层埋深、千米井深产能、原油黏度、渗透率的集合。

评价指标的权重是指标在储量评价中一种主观评价和客观反映相对重要程度的综合度量。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为专家估测法、频数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逆方程法及层次分析法等。本文采用专家估测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影响产能建设的重点因素[8],根据以往研究的经验,直接给出各指标权重,进而利用线份比例方法计算各区块潜力评价值。利用已开发区块来验证指标权重的合理性,一般指标权重需要反复验证调整才能最终确定。各指标及权重见表1。

表1 稀油层块评价指标及权重分配

1.4 方法验证

选取部分典型已动用区块按以上方法进行排序。由排序结果(表2)可知,潜力评价值相对较高的区块开发效果也相对较好,说明潜力评价值的大小较好地表征了开发动用潜力的大小,潜力排序方法与权重分配相对是合理的。

表2 已动用区块开发动用潜力评价值与开发10 a产能对比

1.5 排序评价结果

将2012年年底探明未动用稀油落实储量区块以砂岩油藏、砾岩油藏和特殊岩性油藏分别按以上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评价值,评价值越高,动用潜力越好。对各油藏潜力评价值进行排序,排序结果见表3~5。其中,砂岩油藏22个,砾岩油藏25个,特殊岩性油藏3个,三类油藏评价值较高的多为效益1类油藏,开发分类与评价值高低之间没有明显规律。

表3 探明未动用稀油落实储量分类评价排序(砂岩油藏)

表4 探明未动用稀油落实储量分类评价排序表(特殊岩性油藏)

表5 探明未动用稀油落实储量分类评价排序表(砾岩油藏)

2 制订动用规划

2.1 规划原则

在制订动用规划前,需针对不同的油藏类型,对潜力排序后的储量区块进行筛选,剔除评价值小于0.5、地面占用和待接替开发层块。以经济效益Ⅰ类、Ⅱ类储量优先,试验区块优先,开发风险较小区块优先为原则,选取储量规模较大、储量丰度较高、埋深较浅、产能较高、储集层和原油物性较好的能有效建产的储量区块实施动用规划。

2.2 规划方案

依照规划原则,对筛选后的13个未动用区块分年度实施动用,涉及石油地质储量为5 781.89×104t。其中2013年动用区块5个,石油地质储量为4 016.20×104t;2014年动用区块4个,石油地质储量为853.16×104t;2015年动用区块4个,石油地质储量为912.53×104t(表6)。2013年已对6个区块(表7中百X井区、5X井区扩边、玛X井区、乌3X井区、乌5X井区、七西X区扩边)进行了动用,建设产能达到20×104t以上,为实现探明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动用提供了依据。

3 结论

(1)新疆油田探明未动用储量资源丰富,对其进行分类评价及动用潜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通过对新疆油田探明未动用稀油储量的研究,设计了“线份比例”多参数排序评价方法,该方法针对性、实用性好。

(3)利用“线份比例”多参数排序评价方法,对探明未开发稀油落实储量分岩性进行动用潜力排序,结合效益评价分类的结果,优选出13个未开发区安排动用,涉及石油地质储量为5 781.89×104t,2013年已对6个区块进行了动用,建产能20×104t以上,为实现探明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动用提供了依据。

表6 探明未动用稀油落实储量动用安排计划

[1]牛彦良,吴畏.未动用储量优选评价分析方法[J].石油学报,2006,27(S1):115-118.

[2]姜福聪.长垣南部扶余油层未动用储量储集层评价及优选[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6):31-32.

[3]宋立新,陈超,赵庆辉.已探明未动用储量评价方法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01,8(2):46-50.

[4]肖磊,陈武,崔新,等.灰色聚类法在未动用储量地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中外能源,2008,13(1):29-31.

[5]姜广义,曾宪红,汤志,等.应用区块品位综合评价辽河油区未开发储量[J].特种油气藏,2007,14(2):81-83.

[6]刘永爱,董鸣皋.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未动用油气储量评价方法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9):63-68.

[7]罗波,王兴明,赵敏,等.已探明未开发储量评价动用优选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5-9.

[8]赵旭东.石油资源定量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7-41.

猜你喜欢

动用储量油藏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2019 年世界油气储量与产量及其分布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简析高中英语学习中名词动用的十种常见类型
微裂缝低渗透油藏产能公式在合水油田的应用
潜山裂缝型油藏井网模式优化及开发实践:以渤海海域JZ25-1S油藏为例
白龟山水库动用死库容应急供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