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稠油多层火驱驱替机理及波及规律研究

2014-02-17龚姚进户昶昊宫宇宁

特种油气藏 2014年6期
关键词:火线稠油油层

龚姚进,户昶昊,宫宇宁,宋 杨

(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引 言

火驱开发技术是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之一,具有适用范围广、驱油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1]。国外已开展浅层单层火驱的工业化应用[2],国内首先在辽河油田深层薄互层油藏实现规模应用,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同时也出现垂向燃烧率低、平面火线推进不均等问题。现场监测资料表明,火驱高温燃烧特征和开采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认识普通稠油多层火驱的驱替机理,揭示火线波及规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油藏概况

D66块开发目的层为新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段杜家台油层,油藏埋深为800~1 200 m,平均有效厚度为44.5 m,单层厚度为1~2 m,平均孔隙度为19.3%,平均渗透率为774×10-3μm2,50℃地面脱气原油黏度为300~2 000 mPa·s,为深层薄互层状普通稠油油藏。该块1986年采用200 m井距、正方形井网、2套层系实施蒸汽吞吐开发,经过2次加密调整,形成100 m井距正方形井网。2005年采用100 m井距、反九点面积井网开展火驱先导试验,2013年实现工业化推广,目前实施规模达91个井组,日产油为670 t/d,空气油比为640m3/t。

2 火驱驱替机理

火驱开发主要机理是高温氧化、低温氧化、高温裂解、气体驱动和加热降黏,具有保持地层压力,实现蒸汽驱、热水驱、CO2驱以及混相驱等作用。

通过原油氧化实验、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方法,对D66块油藏火驱机理开展深入研究。

2.1 氧化反应特征研究

2.1.1 原油热重分析

通过室内热重实验分析,D66块普通稠油油藏按失重反应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温度为40~110℃,原油中轻烃类挥发,未脱尽的水蒸发;第2阶段温度为110~340℃,为低温氧化阶段,烃类和非烃类发生低温氧化,生成水和部分氧化物,伴随着原油中弱键的断裂,氧化反应相对简单,反应比较缓慢;第3阶段温度为340~370℃,为裂解阶段,原油中的某些组分与氧气发生不完全氧化,生成焦炭;第4阶段温度大于370℃,为高温氧化阶段,原油开始高温氧化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引起某些重组分(胶质和沥青质)发生热裂化反应(吸热反应),热裂化后的产物(较小的烷烃和芳烃)继续燃烧,直至反应结束(图1)。

从原油氧化反应放热曲线上可以看出(图2),温度达到60℃时即开始发生放热反应,直至340℃放热量较小,此阶段是稠油一些轻组分的缓慢氧化反应;340~370℃放热量减小,此时发生裂解反应,产生焦炭;370℃时,出现一个陡峭的放热峰,说明在该点温度有明显的放热(370~550℃)。放热量在一些温度点出现不同程度的陡增,表明稠油中不同物质组分发生剧烈的高温氧化反应。分析认为,D66块油藏原油温度达到370℃,进入高温氧化阶段。

图1 D66块油藏原油氧化反应失重-失重速率曲线

图2 D66块油藏原油氧化反应放热曲线

2.1.2 原油组分变化分析

采用燃烧釜进行不同温度的低温氧化实验。常温下注空气至 4.5 MPa,反应加热至 90℃、300℃,反应12 h后,分析反应后油样和气样。

通过对原油四组分的变化分析可以看出,低温氧化反应后,饱和烃、芳香烃含量降低,胶质、沥青质含量增加,300℃低温氧化反应后,组分变化幅度较90℃低温氧化反应更大(表1)。

表1 低温氧化原油组分变化

低温氧化反应明显改变原油组分,并引起原油性质的变化,原油密度基本不变,而黏度和苯胺点均会提高,残碳含量升高(表2)。

表2 低温氧化原油性质变化

从产出气体组分分析,低温氧化反应后,O2含量下降,CO2、CH4、CO 含量少量增加,300℃ 低温氧化反应后气体组分变化幅度较90℃低温氧化反应时更大(表3)。

表3 低温氧化气体组分变化

2.2 物理模拟实验

按照比例模拟相似准则[3],对油藏与模型进行比例模,建立三维物理模型。模拟D66块油藏中反韵律组合情况,高渗层位于模型上部,厚度为36 cm,渗透率为 271 ×10-3μm2,低渗层位于模型下部,厚度为9 cm,渗透率为60 ×10-3μm2,渗透率级差为4.5;采用该块油藏实际原油(黏度为2 023 mPa·s,密度为0.952 2 g/cm3)。重点开展纵向不同物性条件下的驱替特征研究。

物理模拟的温度场(图3)分析认为,实验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点火阶段,上下层均点燃;第2阶段是燃烧前缘推进阶段,随上部油层燃烧的进行,温度达到400℃以上,发生高温氧化反应,火线形成后,受气体超覆作用影响,向油层顶部发育,而下部油层温度为200℃,仅发生低温氧化反应;第3阶段,随着高温氧化反应的进行,上部油层燃烧前缘到达生产井,下部油层由于低温氧化产生胶质封堵油层,无法进行正常燃烧。分析实验产出原油物性,原油密度变化不明显,原油黏度降低,由2 023 mPa·s降至947 mPa·s,尾气组分中O2含量降低,CO2、CO含量增加,符合高温氧化反应产出流体特征[4]。

图3 物理模拟纵向温度分布场

受纵向上油层不同物性条件制约,多层火驱具有高温氧化与低温氧化并存的特性,气体主要从渗透率高的储层通过,在点火升温的过程中,低渗层因气体通过量少,只能发生低温氧化反应,甚至火线难以推进。

2.3 数值模拟研究

选用CMG热采数模软件建立100 m反九点面积多层火驱数值模型,网格节点为22×21×25=11 550,平面网格步长为10 m,纵向油层为13层,单层厚度为2.5 m,隔层为12层,单层厚度为2 m;参考该块地层参数,模型中孔隙度为19%,渗透率为774×10-3μm2,考虑火驱过程中发生的原油裂解及高温氧化燃烧等反应[5]。模型中将原油划分为重质组分、中质组分和轻质组分,将注入的空气划分为N2和O22个组分。

根据数值模拟研究,普通稠油火驱开发分为火线形成上产阶段、热效驱替稳产阶段以及火线突破递减阶段(图4)。

图4 数值模拟火驱产量变化曲线

火线形成上产阶段:点火后持续注入空气,此时油层开始燃烧,火线初步形成,注入空气优先向高渗、低饱和度的油层推进,填补原油蒸汽吞吐的亏空,燃烧产生的热能和注入的空气使地层能量得到补充,地层压力由0.8 MPa升至2.0~3.0 MPa,油井产量不断上升,由不足1 t/d升至2~3 t/d,空气油比持续降低,由2 500 m3/t降至800 m3/t,此阶段尾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由5%升至12%,尾气组分符合高温氧化燃烧油井比例达60%~70%。

热效驱替稳产阶段:注入空气与原油发生高温氧化反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前缘温度可达400℃以上,原油黏度大幅降低,重质组分裂解生成轻质油,注入空气、轻质油、燃烧尾气、水蒸汽共同驱动原油,地层压力维持在2.0~3.0 MPa,此时油井产液量较为稳定,边井产油量可达4~5 t/d,角井产油量可达2~3 t/d,空气油比保持在800 m3/t,此阶段尾气中CO2含量为14% ~17%,尾气组分符合高温氧化燃烧油井比例达90%以上。

火线突破递减阶段:随着空气的不断注入,燃烧前缘推进距离增大,火线优先到达边井,此时油井产量迅速降低,产出液含水上升,空气油比升至3 000 m3/t,尾气组分中氧含量超过安全范围5%[6],应立即关井结束生产。

纵向上受多层油藏层间矛盾制约,不同层温度差异较大。油层中部主力层渗透率为1 016×10-3μm2,温度可达400℃,前缘推进速度为5 cm/d;上部及下部非主力层渗透率平均为363×10-3μm2,温度只有280℃,前缘推进速度为3 cm/d。结合原油氧化反应分析,主力层发生高温氧化,放出大量的热,非主力层发生低温氧化,但由于温度的升高,火线波及范围内原油黏度均降低。随着火驱时间的延长,低渗层火线推进缓慢,与物理模拟研究结果一致。

3 火线波及规律研究

3.1 平面波及规律

由于油层存在非均质性,火驱过程中火线在各油井方向的推进距离也存在差异。根据燃烧反应物质平衡原理,按某一方向燃烧所消耗的O2分别计算火线在该方向的推进距离[8]:

其中:

式中:R为火线位置,m;Q分为各井方向分配的气量,m3;Y为各井方向氧气利用率;α为各井方向分配角度,(°);H为各井方向燃烧厚度,m;As为空气耗量,m3/m3;hg为注气井油层有效厚度,m;h为生产井油层有效厚度,m;ρ为垂向燃烧率。

经计算,火线平面各方向波及不均匀,推进距离为12~50 m,存在差异。微地震测试平面上燃烧前缘自注气井开始向周边扩展,呈长轴沿北东方向的椭圆,不同方向燃烧推进距离为38.8~55.2 m。

井距小、转驱前产量高、油层厚度大的方向,火线推进较快,是见效的主力方向。100 m井距油井较141 m及200 m井距油井见效时间更短,日产量更高;转驱前产量与火驱后油井产气量呈线性关系,是因为蒸汽吞吐开发形成的汽窜通道成为气体的优势通道,是火线推进的主力方向;油层厚度大、物性好也是影响火线推进的主要因素。

3.2 纵向波及规律

井温监测资料表明,注气井吸气不均匀,纵向上各层吸气量存在差异,储层物性好的油层吸气量大,温度高。S43-043井多层点火注气,点火井段内渗透率级差为5.3,高渗层温度可达200℃以上,低渗层温度不到100℃。随注气时间增加,纵向燃烧温度分异加剧。

根据吸气剖面、井温剖面等监测资料综合分析,火驱纵向动用程度为64.5%。其中,吸气层平均渗透率为1 272×10-3μm2,不吸气层平均渗透率为289×10-3μm2,同一测试井内,渗透率级差大于4的油层多数难以动用;从油层厚度看,小于1.5 m油层占不吸气层的57.4%,在吸气层中,厚度小于1.5 m的油层仅占16.2%。综合以上分析,油层厚度小于1.5 m、渗透率级差大于4,油层不易吸气。

4 结论

(1)D66块油藏普通稠油氧化反应可分为轻烃挥发、低温氧化、裂解、高温氧化4个阶段,其中烃类挥发温度为40~110℃,低温氧化温度为110~340℃,裂解温度为340~370℃,高温氧化温度为370~550℃。

(2)D66块油藏原油组分主要由饱和烃、芳香性、胶质组成,在低温氧化时,主要为饱和烃和芳香烃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质,原油黏度增大。

(3)蒸汽吞吐后,低压普通稠油油藏火驱具有升温降黏和增压驱替共同作用、高温氧化和低温氧化共存的开发机理,火驱开发过程可划分为火线形成产量上升、热效驱替产量稳定、火线突破产量递减3个阶段。

(4)D66块火驱开发后纵向上各层吸气量存在差异,储层物性好的油层吸气量大,火线推进速度快,呈高温氧化状态;平面上火线波及相对均匀,火线推进距离与周围直井储层物性、生产效果呈正比。

[1]岳清山,王艳辉.火驱采油方法的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6-18.

[2]张方礼.火烧油层技术综述[J].特种油气藏,2011,18(6):1-5.

[3]刘其成,程海清,张勇,等.火烧油层物理模拟相似原理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13,20(1):111-114.

[4]程海清,赵庆辉,刘宝良,等.超稠油燃烧基础参数特征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12,19(4):107-110.

[5]张方礼,刘其成,赵庆辉,等.火烧油层燃烧反应数学模型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12,19(5):56-59.

[6]黄继红,关文龙,席长丰,等.注蒸汽后油藏火驱见效初期生产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0,31(5):517-520.

[7]户昶昊.深层稠油油藏多层火驱关键参数优化设计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12,19(6):56-60.

[8]张悦,等.稠油热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529-530.

猜你喜欢

火线稠油油层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穿越火线之协同作战(上)
南海礁灰岩稠油油藏注富气混相驱实验研究
延长油田N 区长6 差薄油层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克拉玛依稠油MOA基质沥青改性及应用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低阻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
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