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能大循环 园所巧管理

2014-02-17武孝兰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执勤意识幼儿园

武孝兰

2013年初,我园尝试“体能大循环”晨练方案,园内的操场、绿化带、山洞、鹅卵石道路、荡桥、墙面等都被充分利用,布置成可供全园幼儿循环锻炼的开放式锻炼空间。放学后,孩子们在园内流连忘返,但我们很痛心地发现,清园后园区内一片狼藉:到处是丢弃的果皮果壳、餐巾纸、折断的树枝与花苞……原本整洁优美的环境在短短一小时内被破坏殆尽。

望着满目狼藉的幼儿园,大部分教师同意放学后禁止孩子在园内流连,或将各处摆放的锻炼材料收起来,但也有老师认为这样做违背了我们开展“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初衷。陶行知先生说过:教人要从小教。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幼年受了损伤,即便不夭折,也难成材。细细考量,我们认为“禁”和“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孩子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应当通过正确引导,从根本上解决“开放式”“体能大循环”空间的问题。在一次次摸索和尝试中,在全园教职工和家长的支持、配合下,我们多渠道入手,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设计相关活动,培养环保意识

情况发生后,老师们很纳闷:环保教育我们一直在进行,以往虽然也时有不爱护环境的行为发生,但从未像现在这般严重,仔细一想却还真是“体能大循环”惹的祸。以往孩子的活动都有时间、器械、场地等限制,还有成人在旁监督,而“体能大循环”活动恰恰打破了这一常规:活动场地涉及全园、材料多样共享、面向全体挑战性强……孩子们的兴奋可想而知,原本自我控制能力就差的幼儿怎能记得要把果壳丢到垃圾桶里,或把玩过的器械归还到原位呢?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各班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根据自己班级孩子的特点,设计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做个文明的小市民》、《我爱我的幼儿园》、《拾垃圾》等活动相继产生,在一个个有针对性的活动中,孩子们意识到了自己离园时行为的不妥,纷纷表示要爱护幼儿园环境、爱护场地上的器械材料、爱惜清洁阿姨的劳动。

二、发动后勤巡园,提醒幼儿清洁

众所周知,学龄前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两次的专题教育就能彻底改善孩子的行为,日常的巡查提醒也是督促孩子爱护环境的有效手段。我们组织后勤组的教职工在孩子们离园时巡视,在不文明行为发生时提醒、教育,引导孩子将果壳等扔到垃圾桶,将移动的器械归位,对主动按要求文明锻炼的孩子给予表扬,逐步引导孩子们习得正确的行为方式。

三、加强家校沟通,取得理解支持

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因为放学后孩子们还想在幼儿园玩,很多家长怕孩子饿着、渴着,接孩子时带了不少零食。我们通过《告家长书》、校信通、班级博客、腾讯QQ群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育儿理念,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活动前后不应让孩子进食大量食物;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目睹孩子不文明行为时及时制止;家园合作,共同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

四、发挥组织功能,成立执勤小队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有自发学习的本能,成人要给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觉快乐和舒适,包括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环境,让孩子的心灵既经受历练,又自由成长。如何更好地提高幼儿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帮助幼儿自觉形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呢?我们认为只有亲身参与到活动中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园务委员会家长委员的建议下,我们精心策划、成立了“爱心亲子护卫队”,参与对象为中大班的幼儿与家长,每班负责一周的巡逻。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选择本班执勤周的某一天预约登记,由班主任适当调剂,保证每天有6-8对家庭参加护园活动。执勤当天,家长提前一刻钟入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佩戴护园挂牌,到预先分配的场地内执勤,随时提醒、制止可能会发生的不文明行为。

家长在参与护园活动中警醒自己,规范行为;孩子们在护园活动中增强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提高语言发展水平、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再也不用担心锻炼器材挪位、乱扔,开展“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劲头更足了。由“体能大循环”活动引发的矛盾,在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参与下圆满解决,活动的意义得到了升华,健康特色的办园理念进一步彰显。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执勤意识幼儿园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小学生踮脚为雨中执勤交警撑伞
爱“上”幼儿园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