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教育的困惑

2014-02-17袁红扣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移民子女人生

袁红扣

身边很多朋友都在海外拥有资产,投资海外主要有两个目的:子女教育和移民。移民的目的也多是为了子女的教育。这场“孟母三迁”的大戏中,通常为人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家长自己也是子女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倘若家长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后,即便用钱铺路,移民到了国外,也依然无法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

国内的教育注重选拔,这让很多的家长深感纠结。即便在一群家庭条件很好的家长中间,我也能看到,对子女教育的困惑浓得几乎化不开。最近有幸聆听一位教育专家的报告,她在谈到对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时说:“这几年国内的教育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要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小学阶段习惯养成比成绩重要、初中是分水岭、高中是人生的转折点,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也是家长,幼儿园时我教孩子学计算;小学在习惯养成的同时,我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高三时,我的孩子上厕所,我都要算着时间,进去几分钟了,超过五分钟我就会敲门,说又少做一道题了。亲们,虽然我们都懂,可是我们也好无奈呀!我们没得选择,在中国,成绩至上,我们不敢在子女教育上冒任何风险,毕竟他们的人生就只有一次而已。”

面对中国式教育,很多家长在做着不同的努力。他们担心大环境的影响,试图在现有体制下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我的担忧则是,大环境的改变,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人生?“教育移民”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环境重要,教育者的心态同样重要。走出教育的困惑,教育界应该拓展关于教育终极目的的思考;走出教育的困惑,还应该改变对教育过程和方法的认知。家庭也是教育的环境之一,家长自己也应该有意识地放松自己,不能处处“见贤思齐”,家长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如何给孩子适度的自由,如何让他们有伸胳膊伸腿的发展空间。

美国式教育在一种表面上轻松、开放、自由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基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进行训练,对他们的严谨、细致、专心的习性进行培养,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的务实精神。美国老师布置的作业,看上去和玩一样,但是对过程的要求非常细致,孩子几乎不可能偷懒。一是没有标准答案,让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对方法要求严格,训练你观察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三是实用性,让你去关注生活的实际,让你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和价值。

这是一个教育多元化的时代,比拼的东西很多。家长真正值得困惑的事情,不应是我们给孩子花了多少钱,而是花了多少时间,去认识、管教、支持,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也未必非得给孩子换环境,而应去协助他们领受不同环境的馈赠。

猜你喜欢

移民子女人生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人生中的某一天
签证移民
Immigration移民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