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帆一线 寻访重庆最后的轮渡

2014-02-16蒋正

重庆与世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朝天门江北野猫

□ 文/见习记者 蒋正

老重庆人的记忆里,有轮渡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重庆三江交汇,江水的天然阻隔,造成交通的不便。且说主城区,渝中夹在长江与嘉陵江之间,南岸和江北的居民到渝中得跨越近千米的江水。虽说现今重庆已在长江、嘉陵江、乌江上建立超过60座公路桥,但回溯至上世纪,1966年第一座公路桥才得以飞架嘉陵江,1980年石板坡长江大桥方才建成通车,直到1998年,重庆也才仅仅建成通车4座公路桥。虽还有在80年代竣工的索道可以稍解运力不济的燃眉之急,但光靠这些仍旧难以满足重庆的运输量要求。为了出行方便,勤劳多智的重庆人建立多个渡口和多条渡江航线,靠轮渡往来江水两岸。

笔者居南岸,旧时南岸人把去渝中称作进城。进城的首选便是搭乘轮渡。那时海棠溪至储奇门,龙门浩到望龙门,玄坛庙往朝天门,这些线路繁忙到一刻不停,售票亭外长龙不断。犹记得脚踏鹅卵石,顶着烈日在渡口排长队的等待;在船上无处伸脚,混着汗味与江风的拥挤;扶着护栏,看江景和浪涛的喜悦。今笔者再来到玄坛庙江边渡口,一尝乘渡船过江的记忆的陈酿,也是颇有感触。

夏日晴空,上午9点20分,笔者来到了候船室。在此侯船的,有亲子出游的一家子,有邀约去朝天门赏风的青年,有拉着家常的中年妇女,还有鼓着精神劲儿出门散步的老大爷。大家都很悠闲,并非将轮渡当成赶时间的快速交通,所以慢悠悠地等着9点40分那班到朝天门的客船。客船叫轮渡201,隶属重庆市客轮总公司,它将三条旧线合并,形成朝天门——江北嘴——野猫溪的三角环线,往来于渝中、江北和南岸之间。它是现仅存的客船,保留着唯一一条航线,售卖2元的单程票,以亏本经营的方式艰难地维持。

夕阳下的野猫溪轮渡

9点40分,船体斑驳的渡船靠岸,笔者随人群进入到客船,上了二楼观景台。船上乘客22人,尚坐不满二楼简陋的座位,遥想当年站着都摩肩接踵的盛况,心里不免有些落差。笔者年少时,乘船过江上渝中玩儿是最期待的周末活动,因此总觉得渡船就是带我进入欢乐时光的隧道。而现在我瞧船上的小孩也只是仅仅好奇地看两岸风景,再体会不到我们当时的兴奋心情。船开始起航,轰轰的马达声显得有些孤单,乘客偶尔说起旧日轮渡盛况,语气里还有几分沧桑。不由得忆起往日,拥挤的船舱总是爆发着各种重庆言子儿,柴油机马达轰轰作响也会被老龙门阵淹没,晚上末班船船工总会在渡口大声吆喝,这些声音张扬着渡船过去的热闹,在脑里回响。由过去的热闹到现今的冷清,多少让人觉得轮渡是一位熟悉的亲人已近迟暮。整理整理思绪,打望美丽江景,白云碧空浮,黄涛船外滚,长桥川上挂,高楼岸边升,这些景致在船上可以尽收眼底。而记忆中的江景,不过是一望无际的平川、川上江心行走着的航船和两岸低矮破旧的楼房。变美的风景让人对于轮渡的未来少了点儿悲观。在以回忆招揽顾客之外,这美景似乎是吸引客源的不错筹码。

野猫溪发出的航船首先到了江北嘴渡口。同野猫溪一样,江北嘴旧日的渡口已经不见了踪影,临时的渡口建在重庆大剧院背后杂草丛生的坡地,简陋的登船设备昭示着目前轮渡的生存困境。更让笔者惊讶的是,江北嘴竟无一人上下船。船员无奈说道,因为去江北的乘客极少,所以到江北嘴的轮渡被设置为2小时一班。而野猫溪往返朝天门的轮渡因为乘客多一些,皆是半小时就一班。最后终于到了朝天门渡口。朝天门作为渡口的同时,也是一个景区,有良好的规划和码头文化的痕迹。尽管如此,留给轮渡的水域却是又小又偏僻。观光游轮和观光轮渡占满了朝天门码头的水域,比起过江轮渡,似乎它们才是现在重庆江上的主角。而曾经的轮渡伴侣——朝天门缆车,也已经废弃,留下一堆空铁壳子和铁轨供游人回忆。这之后,笔者还走访了曾经的繁忙渡口龙门浩、海棠溪,也从海棠溪隔江眺望了狭长的储奇门码头。这些渡口中,龙门浩已经毫无踪影,海棠溪只剩一块光秃秃的沙土地用于货运中转,另外一大片空地用作了餐饮娱乐用地,储奇门成了货运港口和停车场。也就是说,除了开发成景点的朝天门,其他渡口已经几乎没有渡口文化的影子了。想要到旧地寻访的老一辈重庆人可能要失望了。

在这些老一辈的回忆里,上世纪80年代,是重庆轮渡的辉煌时期。1985年时,重庆轮渡公司有轮渡船36艘,航线19条。每天,轮渡从早上5点多就开航,不到10分钟就有一班。直到晚上10点,最后一班轮渡才收航。每一班轮渡,都像现在的公交车一样客源不断,像现在地铁一样拥挤不堪。从朝天门至江北、弹子石和野猫溪等航线的轮渡,总是人山人海;从望龙门到龙门浩的轮渡,更是生意兴隆。彼时,渝中人在望龙门渡河到上新街,他们上南山的路程就完成一半了;李家沱的中学生,每天靠轮渡踏上去九龙坡上学的路;上新街的大爷去解放碑看人下棋,每天都要经龙门浩-望龙门一线:这些是重庆人过去的日常轮渡生活。而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97年香港回归,滨江路和朝天门放礼花,人们乘船渡河,蜂拥到朝天门、江北嘴和南滨路看热闹;过年过节,大家忙着走亲戚办年货,码头上排队等轮渡的人,一直要排到公路上去。那段时间,轮渡在重庆人生活中完全是不可或缺。而自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重庆迎来大发展时期,江河之上飞架起的桥如雨后春笋般,汽车暴风骤雨般出现在重庆街头巷尾,轮渡的热闹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了,直到今日只余孤帆一线。

叹今朝轮渡的衰败,有心人呼吁保护轮渡文化,保存重庆的本土记忆。虽然现两江之上,不乏观光游轮,它们利用尽观两江美景的优势,集餐饮住宿、棋牌娱乐为一体,广纳宾客。但考量其终不属于渡江工具,仅是沿江游览工具,与重庆轮渡文化相去甚远。笔者认为,重庆轮渡文化之保存,需存其筋骨,紧扣渡江这一功能。此方面,我们可借鉴世界文化和旅游名城。

伦敦泰晤士河,在沿岸人气景点设港,方便旅游参观;纽约曼哈顿岛,轮渡港口建地铁站和公交站,造就极便利交通;巴黎塞纳河,旧港口建生态公园,吸引游客。重庆有南滨路、北滨路、嘉滨路、长滨路和沙滨路等沿江公路,又有洪崖洞、海棠烟雨、磁器口和洋人街等沿江景区,数不清的旧港口、渡口可供建立码头文化展示区、临江公园,具备陆河联运和连通景区的优势,若能成功借鉴伦敦、纽约和巴黎的模式,轮渡情况或有改善。

轮渡作为上世纪重庆人的出行方式之一,融入了重庆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一重要的地方文化,需要我们妥善保存。

① 朝天门码头

② 弹子石轮渡

③ 江北渡口

④ 从朝天门驶向野猫溪的轮渡201

猜你喜欢

朝天门江北野猫
产业愈强,开放愈劲!经济增长赛道上,江北新区如何跑出“加速度”?
向晚意卿卿
朝天门
等一会儿
点绛唇 朝天门
走出重庆的那扇门
朝天门编年史
小野猫
野猫的城市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