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津鹤山坪陈独秀灵归魂宿的山水田园

2014-02-16陈与刘渝

重庆与世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鹤山石墙江津

□ 文/本刊记者 陈与 图/刘渝

▲ 陈独秀塑像,让人想起《新青年》杂志。

江津鹤山坪,原有双石乡和麻柳乡,分为上坪、中坪和下坪,呈东北西南走向。虽海拔不高,但在江边凸起,自成一山。山下是长江,南崖下是笋溪河,东面和西面是陡峭山壁,千军难攻。在险峻的崖边,有严实的山寨,所以鹤山坪又称鹤山坪大寨。清光绪《江津县志》记载:“鹤山坪大寨,城西二十余里,为津城保障。发逆二次攻扑俱为枪石击退。寨之可恃如是。”民国时的《江津县志》记载:“鹤山坪,县西三十里,有寨,纵横三十余里,门十一,为县城保障。”

鹤山坪石墙院,背依青山、遍地桔林、鸟语花香。陈独秀发出感叹:“此地风景甚好,得此佳景,平生足矣!”陈独秀在写作休息,或傍晚时分,在潘兰珍陪同下,走出院门,在外边的几棵大树下休闲,有时与近邻乡亲谈天说地。有一次,在成都读书的杨承鲁孙女杨树君回家,仰慕陈独秀大名,请他题字留念,陈独秀当即写下:“相逢须发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

陈独秀不接受捐赠,住房被盗

江津鹤山坪石墙院,原是清光绪进士杨鲁丞的故宅,因筑两丈高的石墙得名。1939年到1942年,陈独秀迁来此处,直到逝世。如今,在鹤山坪石墙院的书房墙壁,挂着陈独秀手写的联语:“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他的书法小篆,写得瘦硬如铁,笔笔见骨,却又蕴藏着几分秀气。

鹤山坪石墙院有三间厢房,陈独秀住两间,一间卧室,一间书房,两间房子没有天花板,采光不好,房子潮湿,如果遇到下雨,满房漏水。在简陋的房子里,有两张木床、一张书桌、一只小木柜,还有几个藤条箱。据说,由于陈独秀生活困难,他把辛亥老革命柏文蔚送给自己的灰鼠皮袍,去当铺当掉,作为开支。然而,当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朱家骅给陈独秀送来5000元钱,被陈独秀拒绝了。

那时,原大汉奸周佛海没有投靠日本,他得知陈独秀失意后,想拉陈独秀进入国民党参议会,陈独秀没有同意。陈独秀的学生、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央大学教授傅斯年和找到陈独秀,要帮助他。陈独秀对他说:“你做大官,发大财,我不要你救济。”为了生活,陈独秀编写了《小学识字教本》,原定由国民党教育部出版,由于陈独秀与陈立夫发生争执,《小学识字教本》也没有出版,但预付给他的稿费,陈独秀也不用。

“贫贱不能移”,是陈独秀挂在嘴边的“口头禅”。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强烈呼吁下,把关押了5年的陈独秀释放了。此时,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已壮烈牺牲,他的两任妻子高晓岚、高君曼和长女陈玉莹,因悲伤过度离开人世。于是,陈独秀带着患难少妻潘兰珍,来到了重庆江津鹤山坪石墙院。

陈独秀原住在江津县郭家公馆,次年移居黄荆街88号“延年医院”,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陈独秀又住施家大院。1939年5月,江津乡绅杨学渊得知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之后,盛情邀约,陈独秀便到杨氏祖屋居住,以“为杨氏修订家谱、整理杨氏先人遗稿之名”,给予回报。

在石墙院里,陈独秀深居简出,当地人不知道“下江人陈先生”曾是大官,但陈独秀身穿长衫、戴眼镜、说话斯文,时常有乘船、坐轿人来拜访,山民们猜想“陈先生”不简单……有时,陈独秀去麻柳场、双石场赶场,或者到县城办事,请山民们一路前往,让他们高兴的是,在红白喜事中,陈独秀帮山民写对联、算收入、记账等。

▲ 陈独秀旧居,成为江津区旅游景点。

1940年8月2日清晨,陈独秀和夫人潘兰珍到江津县城“延年医院”看病。晚上回家后,陈独秀发现后窗大开,偷贼进了房屋。经过清点,陈独秀大惊失色,被盗走的棕编箱子有他在关在南京监狱的书稿,有一枚篆刻阳文“独秀山民”的玉印……陈独秀非常痛心,但警察局以小案为由不办,陈独秀给时任江津县长黄鹏基写信。黄鹏基担心事情闹大了,对他官位造成影响,就下令由双石、麻柳乡团配合警察局侦办案件。双石和麻柳乡团既是强龙,又是地头蛇,他们把当地“惯犯”集中起来“拿语言”……三天后,参与盗窃的4个偷贼归案,陈独秀被盗案破了,但他的手稿和书籍却没踪影。

据查,几个盗贼是双石、麻柳乡人,他们认定陈独秀的来头很大,肯定有钱,就进行了踩点。8月2日早上,他们见陈独秀夫妇下山乘船了,4个偷贼进行分工,两人放哨,两人翻入石墙院,用薄刀拨开后窗,盗走了陈独秀的棕编箱子。当4个偷贼在后山打开了陈独秀的棕编箱子,让他们大失所望,他们扔掉玉印,烧掉书册书稿……

夫人潘兰珍,是陈独秀的最后牵挂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后来更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激情澎湃地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由于《新青年》以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惊醒了长期被束缚于封建桎梏中的青年,因而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点燃了思想解放的火炬。

然而,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这一天,陈独秀并未出现在集会现场,直到5月7日下午,他给在上海的胡适说:“四号下午,京中学生三四千人聚集天安门,到东交民巷各使馆,适礼拜日,英美公使都出去了,学生即到曹宅,曹逃避,章宗祥在曹宅受了一顿饱打,他被拦在路上……”陈独秀在五四运动期间,他起草了《告北京市民宣言》,在宣言中,他提出了取消对日密约、罢免卖国官吏、保障市民集会的“最后最低之要求”。

6月11日夜晚,陈独秀在北京被警察厅逮捕,消息传出,全国沸腾。各个社会团体、名流、学者、青年学生通电营救。经过社会舆论的强烈抗议,陈独秀获释,但他战斗意志受到影响。1930年,陈独秀来到上海,住在提篮桥地区,后来搬到熙华德路的陋房里。那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壮烈就义。同时,他再次遭到国民党的通缉,年过半百的陈独秀孑然一身。

▲ 一片山、一片水,陈独秀在山川里独居在此。

▲ 这里是陈独秀居住的石墙院。

当时,上海熙华德路是贫民聚集地,陈独秀改易姓名,闭门不出,除了读书就是写文章,靠稿费维持生计。在陈独秀隔壁,住着潘兰珍姑娘,她1908年出生在江苏省南通的贫苦家庭,当时23岁,而生于1879年的陈独秀,这时52岁,两人相差30岁。据说,潘兰珍4岁时,父母带她来到上海,她父亲在码头当搬运,母亲捡煤渣。当她十几岁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潘兰珍到烟草公司做工。因受一个流氓哄骗生了小孩,当小孩夭折后,潘兰珍被流氓抛弃了。陈独秀与潘兰珍同住一栋楼,有时口渴,他向潘兰珍讨水。陈独秀对潘兰珍说:“我姓李,南京人,原在大学教书,与妻子离异,以撰稿为生。”

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你来我往,陈独秀和潘兰珍渐生好感,两人的话也多了起来。闲时,潘兰珍帮陈独秀洗衣服,收拾房间,陈独秀教潘兰珍识字学文。在外人眼中,他们是父女,在两人心中,他们是师生,这种纯朴的师生关系在时间酵母的催化中渐渐发生转变,随后,潘兰珍向陈独秀表达了爱情。

这对身处困境的陈独秀来说是最温暖的事情。当时的潘兰珍,不知道赫赫有名的陈独秀,只知他是卖字为生的教师。后来,作家张宝明和刘云飞在《飞扬与落寞:陈独秀的旷代悲情》一书说:“在潘兰珍的悉心照料护理下,陈独秀的生活也逐渐条理化。在吃上可口应时的热菜、热饭之后,他的身体与精神有了很大的改观。他换上西服,打上了领带,染上秋霜的头发也梳得油光闪亮,胡须也刮得精光。”

当然,两人的婚姻也并非没有波折,潘兰珍想要孩子,陈独秀却冷淡,潘兰珍埋怨陈独秀没有人情。几经折腾,陈独秀同意潘兰珍领养小女孩潘凤仙。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再次被捕,又押于南京老虎桥监狱。得知消息后,潘兰珍就到南京,揽活赚钱。因此,陈独秀在南京监狱呆了5年,潘兰珍就送了5年牢饭。

得知潘兰珍带着养女潘凤仙来到南京,陈独秀致信朋友高语罕,让他转告潘兰珍:“鄙人生活近况,无大危险,免她惧虑。她对于我以前未告真名,不知有怨言否?”有怨言又有什么重要呢?重要的是,潘兰珍形影不离地伴随着陈独秀,直到1942年5月,陈独秀在江津石墙院瞑目长辞。陈独秀在弥留前,给潘兰珍留下遗言:“兰珍吾妻,望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求自立……”

江津鹤山坪,原是抗击蒙军大本营

据传,江津鹤山坪与合川钓鱼城,是抗击蒙古大军的城堡。在南宋后期,1236年8月,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领兵入蜀,占领陕西汉中、攻陷成都、接着又分兵抄路,沿嘉陵江由北而南,进攻重庆、涪陵、忠县、万县地区,江津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当成都失陷后,重庆成为四川抗击蒙古大军的中心。据《宋史》、《元史》、《宋代蜀文辑存》记载,蒙古大军进攻重庆,多次在江津鹤山坪,与宋军发生激战。

南宋宝佑三年(1255)8月,蒙古大军从陕西、四川抽兵,对重庆形成夹攻之势。云南蒙军将领兀良合台在云南和四川交界的金沙江上,“败宋军二万”,夺船顺江,水陆并进。次年12月经江津,包围重庆。然后,兀良合台继续北上,在重庆合川陕西、四川杀来的蒙古大军汇合。在江津鹤山坪,再次受阻。

南宋宝佑六年(1258),蒙古大军的统领蒙哥实施灭宋战略。7月,蒙哥率军南征,水陆并进,攻破宜宾,突破长江防线沪州,封锁河段,严密布防,截断了南宋经长江增援重庆的水路。这次蒙古大军又是经过江津鹤山坪,在付出了惨痛代价后,才抵达重庆。第二年7月,蒙古大军在合川钓鱼城受到守城军民的重创,蒙古大军的统帅蒙哥被飞石打死。

南宋德祐元年(1275)秋天,蒙古大军攻取了四川乐山,占据泸州,两万水陆大军继续东进,再次经过江津鹤山坪,与从南充而来的另一支蒙古大军汇合,围攻重庆。第4次是南宋德佑二年(1276),南宋将领张珏收复泸州,俘虏蒙古大军将的将士,解了重庆之围。不论蒙古大军是从江上还是从陆地,围攻重庆。江津军民都屯驻鹤山坪,在鹤山坪山北面和西面,居高临下,对蒙古大军进行阻击。至今,在江津鹤山坪的碑槽镇,有“碑槽山溶洞群,有南宋抗蒙的遗址。不同的是,碑槽镇利用打穿的溶洞为基地,与蒙古军队进行斗争,如同抗日战争的地道战。”

江津鹤山坪,可以修寨筑城,进可攻,退可守。鹤山坪四面陡壁,在北坡和西坡下是长江,是蒙古大军的必然水路。在山坪上的守军,居高临下。鹤山坪东南陡坡下,是笋溪河,陡峭的山壁和湍急的河流,是鹤山坪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鹤山坪由南向北,自然倾斜。南部为上坪,大沟、石墙院一带为中坪,聚宝、双石为下坪。虽分为三坪,但视野开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江津县志》记载,鹤山坪有11道寨门,都在险峻之处,是进出山坪的关卡要塞,被称为“寨门一关,燕不飞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清光绪钟云舫所著《振振堂文稿》记载:清同治初年,太平天国冀王石达开为占据重庆,夺取成都,曾三次攻打江津,欲从江津渡过长江。而在鹤山坪,遭到当地民团阻击,只好退回綦江、巴县一带。石达开千军万马,武器精良,攻不下鹤山坪。1949年12月,国民党残余部队600多人,盘踞鹤山坪,凭据险峰要塞,负隅顽抗,解放军剿匪部队在第二年4月,才把残匪歼灭。

11道寨门护卫的鹤山坪,现在只能寻到寨门的遗址。由北向西、由西向南、由南向东,依次有井寨门、安定门、天平门、 双扇门、城门洞、通眼门、马家岩门、太平门、黄桷门、福龙门、城门洞等,保存得比较好的有太平门、安定门、福龙门。从寨门风化程度来看,最初的修筑时间有七八百年了,这正是抗击蒙古大军的重要时期。以后,这些寨门又经历了元末明玉珍,明末清初张献忠、太平天国石达开的进攻,使鹤山坪的各个寨门受到炮火创伤,饱经沧桑。

现在,鹤山坪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上坪和中坪划给了先锋镇,下坪划归了几江街道。鹤山坪山势奇峻,峰回路转,有自然景观和人文奇观的香炉石、帅印石、回马桥、飞仙石、飞龙洞、玉皇溪、檀溪、莹溪等。而中坪的石墙院,是陈独秀最后的归宿地方,作为陈独秀一生终点。因此,鹤山坪成为重要的历史遗址。后来,先锋镇和几江街道办事处,对鹤山坪进行综合开发,把鹤山坪打造成生态旅游和历史人文景区。

猜你喜欢

鹤山石墙江津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守望新春
齐心协力 共谋发展
齐心协力 共谋发展
不一样的数字墙
习惯成自然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用“鹤山魂”点亮心中梦
遇到幸运的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