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2014-02-15全晓松陈永华徐小华
全晓松,陈永华,徐小华
(昭通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 昭通657000)
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提出:“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1]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社会问题起于文化失调。”毋庸置疑,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随着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高校新媒体文化以其社会性、包容性、自觉性的文化特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政治倾向、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和个性心理。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他们思想文化的变化,必将影响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到各个社会生活层面的变迁。为了更好地繁荣和发展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文对高校新媒体文化的核心特质进行了研究,积极探索构建高校新媒体文化的新途径。
一、高校新媒体文化的研究背景
(一) 新媒体的发展状况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载体,与传统文化载体相比,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互动传播理念的兴起。Web2.0 的运用是互联网传播理念的升级换代,它将互联网从原来自上而下地由少数信息资源控制者集中主导,转变为自下而上地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体系。Web2.0 的传播理念中没有核心管理者和传播者,是去中心化的平台,它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给个人,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互联网的传播理念提升到新的阶段。
2.新媒体环境的融合。新媒体环境的融合,首先表现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传统媒体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报刊、广播、电视,它们是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进行传播的媒介组织,其最大的优势是在受众中的权威性。新媒体的优势是互动、快捷、信息海量,两者的融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优化了资源的配置,传播效率达到最大化。如网络报纸、手机报是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典范。其次表现为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当前正在积极推广的一种最新的融合方式,是互联网络、电视网络、手机网络在业务上、网络上和用户终端功能上实现融合。三网融合既保持了接入互联网的多样化,以发挥各自优势适应不同情况,又能使用户通过多样化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获取更加丰富的资讯信息。例如中国移动开发的“飞信”聊天软件可以通过短信方式、WAP 方式、PC 方式、JAVA 方式、语音方式等接入互联网,并支持手机和电脑的多端登录以及应用时的任意切换,已相当程度地实现了多种网络之间的融合。最后表现为软件应用技术的融合。软件技术是信息传播网络的神经系统,软件应用技术的融合,使得三大网络及其终端都能通过软件变更最终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如聊天软件腾讯QQ 能在PC 机和手机终端口使用。
3.多元终端和创新型媒体形态的应用。一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机上网服务的广泛应用,上网终端不再局限于台式电脑,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MP4 播放器、上网本等都成为上网的终端。二是三网融合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从博客(blog)、标签(tag)、维基(wiki)、社会网络(SNS)、内容聚合(RSS)到基于移动终端的手机短信(SMS)、手机电视(Mobile TV)、微信(We-Chat)等丰富多彩的创新型媒体形态[3]。
从新媒体发展趋势的角度审视,本文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是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 高校新媒体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和把握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以下相关调查研究。
1.调查对象和方法。对象:课题组采取随机抽样法对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五所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昭通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专题问卷调查。
采用的方法:在每个学校随机抽取5 个专业,然后在每个专业的各个年级抽取1 ~3 人,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问卷针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高校新媒体传播信息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设计,另外还采取了访谈和个案研究等方法收集相关有效信息。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0 份,回收问卷883 份,有效问卷875 份,有效回收率为97%,较好地保证了问卷调查的质量,本调查采用了SPSS 统计软件。
2.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详见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统计
表1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52.9%来源于手机网,51.3%来源于互联网,手机网和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径,49.1%的大学生交叉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网的媒体形态,手机网和互联网融合加快。
3.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影响,详见表2所示。
表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影响统计
表2调查显示,59.3%的大学生赞同使用新媒体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程度,63.2%的赞同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对社会影响程度增强,说明大学生运用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增强,67.2%的赞同对个人是非辨别能力增强,57.1%的赞同对自主学习能力增强,60.2%的赞同对知识的积累增强,说明新媒体对提高大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49.8%的赞同新媒体对信念、目标的坚定程度减弱,说明受新媒体文化包容性的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冲突激烈。
二、高校新媒体文化的特质
(一) 高校新媒体文化的社会性增强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起一种新的尺度。”这种新的尺度指明新媒体的产生,造就的是不同的行为方式与社会结构方式[4]。当前高校新媒体文化已从校园内自成系统的大学文化,演变成为对社会影响广泛的新媒体文化。一是高校新媒体文化以特有的学术专业文化性渗透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学等诸多社会领域。在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前,大学文化活动的范围局限于校园内的物理空间自成系统。新媒体无边界性时代的到来,扩大了高校文化与外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互动,增加了高校新媒体文化传播的广泛性。加之高校自身特有的知识权威、学术权威,使高校新媒体文化的内容具有深度、专业、权威的特质,高校新媒体文化的影响力具有了专业深度的社会广泛性,高校新媒体文化形成的传播能量,给社会环境造成强大的冲击力,并进一步引起社会运动,充分体现了高校新媒体文化的社会渗透性[5]。例如,2013年,香港大学为香港行政长官普选问题运用新媒体发起的占领中环的社会运动,具有社会影响广泛化、动员方式新媒体化、文化价值取向个性化、组织形式分散化、活动范围国际化等特点。二是新媒体多元化载体的普及性、应用形态的丰富性、传播过程的广泛性和大学生对互动性强的表达文化的认同,使大学生对新媒体文化表达的社会参与性增强,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对新媒体文化构建的自主性。促进了高校新媒体文化对社会的渗透性。如大学生在论坛中积极参与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的跟帖评论。
(二) 高校新媒体文化是青年特质的包容性发展文化
高校新媒体文化是一个具有青年特质包容性的发展系统,包容性是高校新媒体文化生命力之所在[6]。一方面,这种包容性来自于新媒体文化客体传播理念的创新。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发展产生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时空的限制,融入开放、互动、平等、自主等传播理念,使得文化交流的范围破除了地域鸿沟,冲破校园疆界,高校新媒体文化走向了社会,社会文化也来到了校园。各种异质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性或民族性文化、强势文化或弱势文化都可以在高校新媒体文化上展现,呈现出十分丰富的文化景观。高校新媒体文化的包容性,使不同文化观念相互碰撞、相互激荡,催生了风靡校园的高校新媒体文化。另一方面,来自于高校新媒体文化主体青年地位的批判性同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曾用“单面”性范畴来指称当代社会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认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这一好处的群体会逐渐失去对社会的批判性思维方式,而被社会所同化,只有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能够依然保持着对社会的批判思维。大学生青年主体地位使这个社会群体天性具有社会批判思维,当大学生找到适合青年性的新媒体文化形态,便结成“群”、“客”、“吧”、“社区”等联盟,这种新媒体自组织使大学生的社会批判意识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实现不同主体文化观念的同构,推动着同和异统一体的高校新媒体文化的发展,使高校新媒体文化成为具有青年特质的包容性发展文化。
(三) 高校新媒体文化构建的自觉性
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指出:“大众文化是大众创造的,而不是加在大众身上的,它产生于内部或底层,而不是来自上方。”因此,文化自觉是大众自我构建、自觉创新的有机统一过程[7]。一方面,高校新媒体文化构建的自觉性来源于大学生对自主性文化的认同。新媒体文化在高校风靡传播,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对新文化的认同和对自主文化的追求,传统媒体的信息是将准备好的信息灌输给受众,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信息选择的自由度和自主性非常有限。新媒体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以个人为信息传播节点的网状传播模式,大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信息,发表个人作品,针对个体意愿选择性地参与高校新媒体文化构建活动,从而使新媒体文化具有了鲜明的自主性文化特征。另一方面,高校新媒体文化构建的自觉性来源于大学生对创造性文化的追求。当代大学生依托新媒体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状结构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融入了自主、创造、平等、民主等文化元素,迎合了大学生的“文化口味”,顺应了时代潮流,使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凸显、潜能得以发挥,其高度的主体创造性推动着高校新媒体文化的创新[8-9]。当前,大学生十分重视新媒体文化创作活动的体验和创造过程,许多大学生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平台实现自己的创造和创新。大学生创办自己的博客、空间,或发表原创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科技作品,或参与高校新媒体倡导的某项科技创造活动等,这些活动都充分折射出高校新媒体文化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发展趋势和高校新媒体文化特质的论述认为,高校新媒体文化是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文化融合的产物。高校新媒体文化内涵需要从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也要从高校新媒体文化实践活动内容的角度来审视。高校新媒体文化既包括新媒体技术物质层面的数字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又包括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新媒体文化实践活动产生的专业深度社会影响性、青年特质包容性、文化自觉创造性等制度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因此,本文认为高校新媒体文化是基于新媒体技术,以青年大学生为新媒体文化实践活动主体形成具有专业深度社会影响性、青年特质包容性和文化自觉创造性等特质的精神性文化形态。
三、高校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一) 高校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第一,高校新媒体文化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高校新媒体文化的社会性,促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扩大了大学生社会关系和社会化进程,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会生活。
第二,高校新媒体文化构建的自觉性,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民主、创造、自主、平等的新媒体文化观念,有利于激发大学生产生智慧的火花,超大容量的海量信息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更利于他们创新精神的发挥。
第三,高校新媒体文化的包容性,为丰富大学生思想提供了优越性的文化环境。高校新媒体文化形态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的、包容的、虚拟的话语空间和个性化表达的平台,大学生可相互自由表达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不同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相互激荡,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想,使当代大学生具有更自信、更独立、更能坚持己见的个性特征。
(二) 高校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
第一,高校新媒体文化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使大学生追崇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形成无政府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等非主流价值观。大学生追逐去权威化、去中心化、去神圣化,甚至形成反主流、反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这对处于主导地位和优势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更加反叛,甚至使部分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淡化。
第二,高校新媒体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剧烈、价值取向多元和价值选择困难。
第三,高校新媒体文化的直观性弱化了大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高校新媒体文化提供了许多色彩丰富、闪烁动感的图片和视频信息,由于大学生容易被此类新媒体文化的色彩、情节、敏感标题所吸引,导致他们对问题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
四、加强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随着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高校新媒体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和社会环境,传统高校文化面临严峻挑战,高校应努力寻求新媒体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一) 构建新媒体文化管理制度与大学生新媒体文化创造自觉性协同发展机制
高校新媒体文化要蓬勃发展需要“充分自由创造,科学规范引导”的和谐新媒体文化环境[10]。构建高校新媒体文化管理制度与大学生新媒体文化创造自觉性协同发展机制是实现高校新媒体文化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
1.发挥高校自组织新媒体社团在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高校自组织新媒体社团是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自我吸纳、自我内化、自我觉悟、自我积累的大学新媒体文化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对此,高校要为高校自组织新媒体社团提供学术理论教育引导信息、创建新媒体品牌社团经费、新媒体社团实践实训基地等方面的支持,激发它的自创生、自稳定规律在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利用自创生规律所蕴含的互动、民主、平等、自由等特质,激发大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充分利用自稳定规律具有的规定、协作、自律、惯例等特质,培养大学生的自律精神,实现高校自组织新媒体社团学术性、文化品位性、科研性的提高。
2.科学规范建设高校新媒体文化管理制度。高校新媒体文化管理制度建设本身属于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科学规范的高校新媒体文化管理制度又培育了大学文化。高校新媒体文化制度的科学规范性体现于为大学的自觉创造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因而高校要在制定创建新媒体品牌社团、文化活动的规定,以及新媒体社团、文化活动实体化管理等制度、法规、政策的过程中,尊重青年大学生新媒体文化创造的自觉性,使高校新媒体文化管理制度的外在约束力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内化成为大学生自我约束的动力,形成管制与协同发展机制。
(二) 创新高校新媒体文化活动,繁荣校园文化
1.构建高校新媒体文化活动和校园实体文化活动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应把新媒体文化活动纳入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进行建设,做到校园实体文化活动中有虚拟文化活动,虚拟文化活动中有校园实体文化活动,形成校园实体文化活动新媒体化,新媒体文化活动实体化。从经费、制度、评选、考核、服务等多方面支持新媒体文化活动,打造符合时代潮流的精品高校新媒体文化活动,使它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和主力军。
2.开展跨大学间新媒体联合文化活动。利用新媒体传播无地域性,开展跨大学间新媒体联合文化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宽视野,形成文化制高点,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文化精神塑造功能。高校新媒体联合文化活动的开展应把青年性与先进性、主旋律与吸引性相结合,各学校应主动搭建新媒体联合文化活动平台,积极举办具有青年特色的校园微电影,以及新媒体歌曲、动漫和新媒体文学等创作比赛潮流文化活动。
(三) 建设高校新媒体文化评论员队伍,引导高校新媒体文化主旋律
为了提高高校新媒体文化的影响力,促进高校新媒体文化的健康发展,学校应建立相关机制和部门,组建一支既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热爱学生教育管理,又熟悉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专家型高校新媒体文化评论员队伍。由于他们知识丰富,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见解,通过他们利用新媒体宣传时代精神,开展主旋律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1] 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02-103.
[2] 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201-202.
[3] 全晓松,陈永华,孔浩.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自组织网络群舆论引导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07-109.
[4]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
[5] 谭晓兰.当代大学生媒体素养与高校突发事件关系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02-107.
[6] 万峰.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4) :63-64.
[7] 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68.
[8] 宫承波.新媒体文化精神论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5) :60-63.
[9] 杨志清,李岩.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90-94.
[10] 何明升.网络文化建设的两个视点与多主体协同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