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实验教学 开启快乐之旅

2014-02-14王伟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途径方法快乐学习

王伟娟

摘要:在初中实验实践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的指导,突出学习的本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最终能系统的掌握知识,并熟练的运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优化实验教学,实现快乐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快乐学习 ; 实验优化 ; 途径方法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许多的科学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科学实验形象生动,本身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实验课最能激发学生兴趣,是最受欢迎的课。每当我带着实验仪器进教室,总能看到学生脸上灿烂的笑容,有些好动的学生会跑过来问问你,玩玩实验仪器。这在无形中成了他们喜欢科学课的动力,期待科学课的升力,而这是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优势。

一、 课前准备充分 体验成功喜悦

在科学实验课中,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合理充分,是影响实验成果与否的关键。科学实验要有预习预习的内容可以是生活经验、可以是知识复习、还可以是相关的问题。杜威就主张以生活经验为课程,认为课程即经验。

例如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课前预习:

(请同学们在阅读教材前先思考以下问题)

请你试着用手蘸水在桌上写字,并跟同桌比一比,看谁干得快.桌上的水干了,我们在小学科学课中知道,这种现象叫

______,物质从___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生活中还有大量此类现象,请举出3个。

晾衣服时,哪些方法可使湿衣服尽快变干?(请尽可能多地写出)________。

从各种使湿衣服尽快变干的方法中,你猜测影响某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

若要在科学课堂上验证你的猜测,你会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控制常量与变量?_______。

预习的目的未必是完成学习目标,而是完成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部份,以使课堂学习能在学生已有认识与体验的基础上继续前进。预习不是对知识点面面俱到的识记,而是触及核心学习内容的提前思考,是为课堂学习作铺垫,而非课后练习提前做。

另外,课前实验仪器的准备、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预测、需要改进的地方,实实验操作规范的强调和验安全的教育,都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实验的成功进行。例如《大气的压强》一节中,老师基本都会做覆杯实验,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如果不在课前“做功课”,就很可能选错杯子或纸,导致实验失败。笔者在反复实验后选择了集气瓶和防水纸,在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就把纸紧紧的盖在集气瓶上,减少了第一步失败的几率,又因为是防水纸,学生即使做较长时间也不会出现漏水现象。最后笔者统计了一下,这个实验的成功率达到了99%,学生成功的体验了大气压强。课前的充分准备不仅提高了科学实验的教学效果,也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 实验要有创意 吸引眼球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勇于探索、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具有很强的创新潜能,所以科学实验不应只拘泥于书本规定的,可以适当的丰富实验内容,做些有创意能吸引学生眼球的实验,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探究“大气的压强”,笔者就选择了比较有“爆点”的瓶子吞鸡蛋实验。果然当笔者在课堂上说明要做这个实验时,学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但又很怀疑的看着教师,然后紧盯着教师的每个实验步骤,当瓶子里的棉花燃烧完,鸡蛋慢慢被瓶子吞下时,好多学生都站了起来,甚至冲到了讲台旁边,当鸡蛋一落下的那一刻,全班顿时发出“哇”的一声,然后自发的开始讨论为什么?一个有创意的实验,能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运用一些策略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努力创造学习科学的良好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科学的魅力和乐趣,从而快乐地体验科学的本质。例如“检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学生了解了空气中有氧气,同时有其他气体后:

教师:空气中有多少氧气?

学生(一开始不能回答,有几位学生看书后回答):21%

教师:大家现在有没有方法把它测出来?大家一起来想方法。

学生讨论……

教师:想出了吗?

学生:没有。

教师:碰到什么难题?能不能直接测量?

大家先看看这个实验。

出示蜡烛在钟罩内燃烧的装置图1,学生预测结果(罩内液面上升),分析原理(氧气被消耗,气体减少,罩内压强就减少,〖TP4.TIF,6。1,PZ〗水就被大气压压进来,而且减少多少体积的气体就压进等体积的水。)启发(测氧气含量用燃烧法和间接测量)

教师再质疑:这个装置能测出空气中氧气有多少吗?

学生讨论修改装置,如图2(容器要密闭,有刻度标记,燃烧物蜡烛换红磷)

教师出示锥形瓶问:现在没有下面开口的容器,用这个锥形瓶来做反应容器,怎么办?

学生讨论修改装置,发言(用导管连接装有水的烧杯)

形成装置图3,简单认识器材,加水加药品,点燃。

实验:观察现象(红磷燃烧放白烟,产物是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教师(边振荡):其实五氧化二磷可溶于水, 振荡可加速它的溶解,同时可减少反应产生的烟对实验数据准确性影响。

教师:现在就打开止水夹吗?

追问:为什么?打开会怎么样?

学生讨论发言:不能现在打开。如打开,则测出的值会偏小。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水进入瓶内的刻度约五分之一。

教师: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比例约多少?

学生:约五分之一

教师介绍:科学家也测出了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分数约为21%,和大家测出的数据差不多。

教师:实验成功,高兴之余,对这个实验进行及时的反思:一方面: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另一方面:有没有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这个实验的设计,不是直接拿出课本中的实验装置,而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进行。这样的设计好在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模仿开始,由浅到深,设计的问题遵循了科学性原则,有探究味,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蜡烛到红磷,再从实验室污染到环境保护,说明了科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深入,以逐步逼近客观存在的过程。科学课程既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整体认识和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同时又使学生逐步形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意识、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调整实验预设,为生成造就精彩

新课程改革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为主,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种思想当前正深刻影响着众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学生“活”起来了,课堂非预设信息在课堂中不断产生,常出现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甚至“背道而驰”的见解。教师不能简单否决了事,应当善待学生的心灵感悟与自由表述,而错误的信息要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加以导引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当然,教师应把“拨乱”的机会让给学生,只是在学生启而不发时给予适当的点拨。让他们自己通过探究、研讨后悟出真知,及时调节预设,为生成造就精彩,给学生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学习历程。例如学习七上“蒸发”一课,为了让学生知道液体蒸发时,温度会降低,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我让每组两位学生先将温度计浸入酒精中,然后从酒精中提出,一位学生计时记录,另一位学生观察温度计读数的变化并读出温度值。实验后,学生观察记录表格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小,温度下降了12℃。接着,让学生解释温度计读数变小的原因,一位学生说:“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了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室温降低了。”这样的回答,课前没有预设。我及时调整预设,将问题抛给其他学生:“你们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一个学生说这样的解释不合理,因为就那么一点酒精蒸发,不可能使教室空气温度有明显的降低,假如教室里气温一下子下降12℃,我们会感觉到冷,现在我们没有冷的感觉,说得不错。我进一步激励他们用实验来证明上述解释是否正确。经过一番议论和思索,一个学生说:“只要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就行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是干的,将另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放在一起同时看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是不是都会变小。学生按照这样的实验方案做了实验,证实原来的解释是不合理的,得出科学结论。在这节课,虽然没有按照我的预设“完满”完成教学内容,但我仍很欣慰。因为调整课堂预设,顺应学情,随机应变,深化生成,不仅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而且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全面。在课堂中,我们用慧眼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抹亮色,扬沙拣金,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把差错化为一次新的学习、探究,铸就动态的生成课堂。

四、鼓励动手操作,感受实践魅力

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科学实验,体会实验全过程,能更好的理解科学本质,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电路图”的教学中,为使学生在学习电学的开始,就对电路有良好的印象,我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上课。在没讲电路组成部分前,就提供给学生小灯泡、导线、电池、开关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使电灯发光。很快,实验室里的小灯泡都亮了起来,但方法各异,再根据学生连接的电路,让他们自己分析优劣,最后得出电路的组成部分。增加一个小灯泡,使两盏小灯泡同时发光,这也难不倒他们,很快就有学生完成了串联的连接方式。增加难度,让学生接出与这次不一样的电路也要使两盏灯同时发光,学生马上动手接起线来,虽然时间久了点,但大部分学生能在尝试了很多种方法后接出了并联的方式。再让学生把开关加到电路的不同部分,通过实践说明它的作用,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学生们快乐的连接着……整节电路图的教学基本是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很多学生因此喜欢上了电学,为后面电路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有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与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如果把所需观测的量转化为易于观察和测量的其它量进行间接观测,既简单易行,趣味盎然,又使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例如“微小电流的测量——番茄歌手”。水果电池实验因受实验器材精确度的限制,很难测量出电池产生的电流。为此可以对此实验进行改进。如图(4)演示实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番茄,铜棒和锌棒和导线,〖TP5.TIF,6。1,PZ〗以及生日蛋糕里的音乐卡片,如图串联,并将铜棒和锌棒插入番茄之中,课堂里随即流淌出动听的音乐。此时,水果电池的电能就转化为声能。或者把音乐卡片换成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发光电能转换成光能,具有同样明显的效果。这样学生既感受到了微小电流的存在,同时也增添了认识世界的方法。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思辩、解决、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将来能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燕.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王耀村. 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海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例谈课本实验的改进[J].湖南中学物理,2011,(9).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中学 317203)

猜你喜欢

途径方法快乐学习
新常态下文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探究
如何充分利用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加强医院全年预算编制的方法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礼仪训练的途径及方法
教学反思成就优秀教师
打造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探究
怎样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快乐学习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用心沟通 用情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