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能源消费特征的面板数据分析
2014-02-14杨万清杨海峰
崔 巍,江 鹤,杨万清,杨海峰
(1.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省大连市116026;2.大连市供电公司,辽宁省大连市116001;3.重庆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重庆市400041)
0 引 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能源消费不断增长。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迅速,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然而我国又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消费的国家之一[1],并且石油、天然气等其他能源稀缺。能源资源的不足、能源使用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在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控制能源消费、降低单位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经济的发展是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因此结构的转变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许多学者开始研究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从产业结构角度寻找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文献[2]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产业部门、分能源消费品种地研究了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发现不同的产业部门对不同的能源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产业结构调整对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献[3]通过因素分解模型,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3个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变动能够缓解能源消费增长的压力,即降低能源消费水平。文献[4-5]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区域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不同,存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对于能源消费不尽相同。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6-10],构建大连市工业不同产业与不同能源消费品种的面板模型,分析大连市工业产业的能源消费特征。
1 面板数据模型
1.1 模型与分类
假设产值与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得出模型:
式中:Eit是第i 产业第t年的能源消费量;Oit是第i 产业第t年的工业总产值;A 是水平截距项;B 是解释变量Oit的斜率,表示产值Oit变化对能源消费量Eit变化的影响系数;μit是随机扰动项。
根据模型参数(主要是截距和斜率),面板数据模型分3 种形式: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固定参数模型[11]。
(1)变系数模型。模型的斜率和截距都是变化的,都随着个体的不同而变化,即
式中:αit为载距;βit为斜率。
(2)变截距模型。模型的截距随着个体的不同而变化,而斜率是固定不变的,即
式中βt为斜率。
(3)固定参数模型。模型的参数是固定不变的,即截距和斜数都是不变的,即
式中αt为载距。
在确定模型的形式前,需要判断模型应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是直接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的结果只比较每一个解释变量特定类目间的关系。随机效应模型是根据样本数据进行扩展,从而反映总体数据特征。因此,本文选用的是固定效用模型。
1.2 模型判定
模型设定完成后,需要根据实际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数据来判断具体的模型形式。一般,通过进行F 检验来确定模型的具体形式。根据模型的3 种形式,假定2个原假设,通过对原假设的接受与否来判定选择何种模型。假设H1:αit=αjt,βit=βjt,i,j =1,2,…,N。接受则为固定参数模型,拒绝则继续判断。假设H2:αit≠αjt,βit=βjt,i≠j,i,j=1,2,…,N。
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分别对3个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记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为s1、变截距模型的残差平方和为s2、固定参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为s3。用2个F 统计量检验上面的2个假设,则有
其中N 为横截面数据个数,K 为解释变量个数,T 为时间长度。
检验H1和H2,如果F2的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水平下的相应临界值,则接受假设H2,即判断样本数据符合固定参数模型;如果拒绝假设H2,则继续检验假设H1。若F1的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水平下的相应临界值,则接受假设H1,即判断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模型;否则判断样本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给定显著水平0.05,查F 分布表得到用于检验的临界值和首先,对假设H1进行检验,若,则接受原假设H1,模型为固定系数模型;若,则进一步对假设H2进行检验,若,则接受H2,模型为变斜率模型;若,模型为变系数模型。
2 实证分析
大连市工业发达,因此能源的消费量比较大。随着大连市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大[12-14]。大连市石化产业特别发达,因此石油的消费量巨大。大连市属于北方城市,发电主要靠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冬季取暖也主要靠燃烧煤炭,因此煤炭的消费量巨大。本文选用大连市2006—2011年工业的产业产值和能源消费数据,能源消费数据有电力、天然气(包括气态和液化,下文气态天然全简称为天然气)、原煤、原油等数据,产业产值数据来自于在大连市工业中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所有数据从大连市统计年鉴整理获得。
2.1 数据分析
由于每个产业的能源消费特征不同,因此不同能源品种样本数据的截面个数不同。利用Eviews6 计量经济软件分别计算电力、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原煤、原油5 类能源的统计量F1、F2在给定显著性水平0.05 下的临界值,计算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大连市能源消费数据的F 统计量临界值Tab.1 Critical value of F statistics for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in Dalian
分别计算电力、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原煤、原油5 类能源的残差平方和,然后计算统计量F1、F2,计算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大连市能源消费数据的面板数据模型参数估计结果Tab.2 Parameter estimation results of panel data model for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in Dalian
由表1、2 可以看出:所有的F2都大于,表明各模型不可能是固定系数模型;电力消费模型的F1小于,说明电力消费模型为变截距模型;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原煤、原油的消费模型的F1都大于,说明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原煤、原油的消费模型为变系数模型。
根据模型判定的结果分别对电力、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原煤、原油进行相应的模型估计,结果汇总成表3、4,对不同产业总产值对不同能源品种消费的影响进行个体分析。
表3 大连市能源消费的估计结果:斜率Tab.3 Parameter estimation results of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in Dalian:slope
从表3 可以看出:对于电力消费模型,所有产业斜率相同,并且不是很大;天然气,黑色金属的斜率最大,其他都很较小;液化天然气,交通运输和电气机械的斜率最大,其他比较小;对于原煤大部分产业的斜率系数都比较小,电力热力的系数最大,非金属矿次之;对于原油大部分产业的斜率系数都比较小,只有石油加工比较突出。斜率越大说明该产业产值的增长对能源消费增加的影响越突出。可以发现,电力热力产业对原煤消费的影响最大,石油加工业对原油消费的影响最大,黑色金属产业对天然气消费的影响最大,交通运输和电气机械产业对液化天然气消费影响最大。
表4 大连市能源消费的估计结果:截距Tab.4 Parameter estimation results of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in Dalian:intercept
从表4 可以看出:在固定截距上原油和原煤最大,说明对于所有产业这2 种能源消费的平均水平最高。固定截距加上个体截距等于总截距,表示产业对该品种能源的消费水平。因此对于电力消费,大部分产业的消费水平都比较高,非金属矿和黑色金属、电力热力产业的消费水平最高,纺织服装产业的消费水平最低。对于天然气消费,所有产业的消费水平都不高,黑色金属产业的消费水平最低;对于液化天然气,所有产业的消费水平都不高,交通运输和电气机械产业的消费水平最低。对于原煤消费,电力热力产业最大,然后是非金属矿产业,其他产业总体截距均大于0;对于原油消费,石油加工产业的消费水平最高,然后化学原料产业比较大,其他都比较小,甚至个别产业为负数。
3 结 论
(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的变化对液化天然气消费的影响大,并且该产业在大连市具有发展优势,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而石油加工业是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不能够抑制其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保证其正常发展。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和消费水平都大,但该产业属于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调整产业内部能源消费结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和消费水平都大,因此可以抑制其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对清洁能源消费影响较大的产业,提高大连市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从而达到减排的目的。
(2)大部分产业对电力的消费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需要保证电力的供应,然而目前大连市的电力生产主要以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为主,因此,要调整电力生产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大连市具有地理优势的核电和风电。核电与风电等新兴能源不仅在消费的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小,而且利用效率高,因此能够降低电力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费量。电力生产成本的下降,间接地降低经济生产中的电力消费成本。因此转变电力生产方式,不仅能够减排,而且能降耗。
(3)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对清洁能源消费影响较大产业的比重,从而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费比例。保证电力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调整电力供应结构,发展新兴能源发电(核能、风能、太阳能、天然气发电),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1]马超群,储慧斌,李科,等.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22(10):47-50.
[2]李凯金.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及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23(10):30-35.
[3]陈首立,马立平.北京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基于因素分解[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1). 美国James Madison 大学、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美国科研出版社,2011:2876-2879.
[4]肖金星,刘颖,俞婷婷,等. 上海产业结构变化与电力消费的格兰杰因果分析[J]. 华东电力,2013,41(8):1728-1731.
[5]崔巍,都秀文,杨海峰.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电力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电力建设,2013,34(8):34-39.
[6]李莹莹.我国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硫排放的关系分析[J]. 陕西电力,2010,38(3):68-70.
[7]梁朝晖.中国城市电力消费的影响因素:基于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10,25(07):22-30.
[8]钱峻峰,李建军,蒲勇健. 电力能源利用效率及其收敛性: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12):74-79.
[9]王喜平,姜晔. 中国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及收敛性分析:基于区域面板数据的Malmquist 指数模型[J]. 现代电力,2011,28(4):84-89.
[10]秦玥,顾洁,杨宗麟.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电力负荷特性预测面板数据模型[J]. 电力需求侧管理,2014,16(3):7-11.
[11]梁怀学,陈权宝.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行业能源消费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2):41-44.
[12]崔巍,叶佳,张米尔,等.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研究[J].煤炭技术,2012,31(6):276-278.
[13]崔巍,张梅.基于灰色理论与BP 网络的负荷预测[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4):631-633.
[14]崔巍,刘洋,张米尔,等.基于经济先行指标的省级电力市场需求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5):1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