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绚烂文化

2014-02-14唐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材文化

唐红

摘要:本文以《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Ⅱ》作为研究对象,以跨文化学的角度将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在每个主分类下面进行二次分类,将该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文化类别划分。除此以外,还将课文中含有文化的句子进行统计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教材;文化;《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Ⅱ》

一、研究意义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一部好的教材不但能够指导学生的“学”,还能为教师的“教”提供帮助,最终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何为一本较好的教材呢?如何对教材进行一个评估,也是众说纷纭。现今,对教材的评估多是从教材的内容:课文、词汇、语法、练习的角度入手进行综合分析。相关的文章有:《留学生教材汉字复现率的实验研究》(郝美玲 刘友谊);《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研究》(周扬);《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朱素第)等。本文选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的《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Ⅱ》作为研究教材,试图对该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二、文化的分类

“文化”,自从187l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给文化下第一个定义后,现在已多达300余种。概括说来,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与文明的涵义相近。即文化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它不仅仅包括城市、学校、旅游景点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

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中,对文化分类的一种传统的做法是把文化分成主流文化(dominant culture)和亚文化(subculture)。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林顿,加拿大文化人类学家鲍德里奇等根据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区分主文化和亚文化。根据他们的观点“主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所有正常人共有的文化,是划分民族的核心。”我国学者认为,主文化“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其各自的生息繁衍和生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共同文化。民族文化属于人类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亚文化是各民族中某些特定的人群所特有的文化,凡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者,都被称为亚文化。从二者关系来看,亚文化存在于主文化之中,主文化是各类亚文化所共同具有的内容。一定的民族、地区、经济或社会群体的文化就属于此类文化。

本文又将主文化和亚文化进行细分:

表一:主文化的具体分类

表二:亚文化的具体分类

三、课文中的文化分析

1.课文话题文化分析

一本教材的文化要素主要是通过课文来体现。下面笔者将从课文的题材和体裁两方面来分析。题材也可以称为话题(《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述评》),话题是教学内容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该教材以话题理论为原则,由八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括了两课,一个单元即为一个话题。每一个话题又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类别。

表三:主流文化在《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Ⅱ》中的体现

由上表可以看出:该教材的一般文化和民族文化分配较为平均,其中人类共有的普遍文化占56.25%相对多些,不但有成长的烦恼、职业的选择,还有健康、旅游、环保等这些全世界感兴趣的话题,便于学生形成文化通感。而在民族文化上,选取了最易显现中国文化的几个切入点:职场文化、家庭文化、婚恋观念、送礼文化以及中国历史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介绍。既把握了中国特色文化又没有一味的弘扬中国文化,比较客观地展现了中国文化。

表四:亚文化在《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Ⅱ》中的体现

表四体现出:该教材在男女比例分配上很均衡,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年龄阶层上青年占37.5%,儿童和中年都占12.5%,但没有老年文化。由于使用该教材的人群大多都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成年人,因此,以青年作为主体,符合学生的实际,也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并且富有时代气息。但年龄阶层涉及得不够全面,应该涉及一些老年文化,而且老龄化已经是全球面临的一个较大的社会问题,应该有所涉及。对于地域文化,该教材也有涉及,将南北方的地域文化做了简单的介绍,便于学生对中国的地域、风土人情有个大体的了解。

2.课文中的句子分析

表五:《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Ⅱ》每课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

表六:

表五、表六反映出:

1、该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理念。全书共十六课,其中十二课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中国文化。可见文化教学渗透到了每一课之中,并且对于文化知识的安排并不是非常密集,而是分散到各篇课文之中,从而使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既没有让文化成为学生的负担,又让留学生们在学习言语技能与交际技能的过程中,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了解与习得中国文化,这些文化知识又促使其加深了对有些语言知识的理解。譬如:成语、俗语、一些词汇的构成,汉字的书写等知识的了解。

2、对于历史文化、观念文化、家庭文化及送礼文化这些相对抽象的精神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该教材都做了较详尽的描述,运用事例,生动而形象。教材把握了所教授的教学对象是留学生这一原则,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虽然有中国文化的介绍,但是,主要控制在言语知识地掌握上。

四、总结与建议

1.调整主文化的选文,建构和谐对外汉语教材的文化世界

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教材,绝不简单地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要素或言语技能,也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虽然这是它们其中重要的目标,但是对外教材、对外教学,从更为深层的意义上,承担着其他课程所无法单独完成的传播文化的任务。在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汉语课承担的文化传播任务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文化的传播;第二,民族文化的传播;第三、对于多元文化认知和尊重理念的传播,第四,对于世界文化精华的传播。一套好的对外汉语教科书,应该考虑怎么样使其承担上述文化传承和传播任务得以实现。

用这样的认识考察本文所分析的教科书,审视《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Ⅱ》在实现上述任务方面的程度,不难发现,虽然编者们作了很大努力,力图体现教科书承担的文化传承或传播的任务,但是,从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和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方面仍然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博雅》在文化的选取上虽然具有多样性,由学生身边的生活、学习,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向历史、环保等抽象概念过渡,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但是在广度上还有所欠缺,除了主体文化——汉文化以外,对于中国其它5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毫无介绍,并且也没有涉及一些优秀的外国作品,缺乏文化横向上的对比。

2 .关注亚文化,建构符合学生需求的教科书文化世界

在我国,语文教科书中的亚文化问题从90年代末开始引起学者的注意,不少学者从年龄,阶层,性别等角度针对不同的语文教科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但在对外汉语教材上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笔者尚未查到。教科书中的亚文化比主文化还贴近生活,主文化只能通过亚文化才能被具体化。合理安排教科书中的亚文在对外汉语教材能否贴近学生生活,能否满足学生需求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在性别文化的构成方面,要让师生能够认识现代实际生活中男女社会地位的转变;在年龄文化方面,应该涉及到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对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有所展现;同时还应涉及到不同职业、不同层级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教师、工人、医生、经理等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状态,让学生能对周围的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地域文化方面,除了南北方地域的对比外,还可以涉及一些城市和乡村间不同文化的对比。

参考文献:

[1]、李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M], 商务印书馆

[2]、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

[3]、刘景泉. 关于文化分类的反思[J]广东社会科学,2006(3)

[4]、刘雪.文化分类问题研究综述[J]岱宗学刊,2006(第10卷第4期).

[5]、李巍.“结构—功能—文化”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中的反思——兼谈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因素的定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

[6]、赵建.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几点意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7]、周扬.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8]、艾尼·外力. 义务教育阶段维吾尔《语文》教科书文化构成研究[D],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830000)

用这样的认识考察本文所分析的教科书,审视《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Ⅱ》在实现上述任务方面的程度,不难发现,虽然编者们作了很大努力,力图体现教科书承担的文化传承或传播的任务,但是,从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和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方面仍然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博雅》在文化的选取上虽然具有多样性,由学生身边的生活、学习,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向历史、环保等抽象概念过渡,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但是在广度上还有所欠缺,除了主体文化——汉文化以外,对于中国其它5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毫无介绍,并且也没有涉及一些优秀的外国作品,缺乏文化横向上的对比。

2 .关注亚文化,建构符合学生需求的教科书文化世界

在我国,语文教科书中的亚文化问题从90年代末开始引起学者的注意,不少学者从年龄,阶层,性别等角度针对不同的语文教科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但在对外汉语教材上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笔者尚未查到。教科书中的亚文化比主文化还贴近生活,主文化只能通过亚文化才能被具体化。合理安排教科书中的亚文在对外汉语教材能否贴近学生生活,能否满足学生需求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在性别文化的构成方面,要让师生能够认识现代实际生活中男女社会地位的转变;在年龄文化方面,应该涉及到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对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有所展现;同时还应涉及到不同职业、不同层级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教师、工人、医生、经理等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状态,让学生能对周围的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地域文化方面,除了南北方地域的对比外,还可以涉及一些城市和乡村间不同文化的对比。

参考文献:

[1]、李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M], 商务印书馆

[2]、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

[3]、刘景泉. 关于文化分类的反思[J]广东社会科学,2006(3)

[4]、刘雪.文化分类问题研究综述[J]岱宗学刊,2006(第10卷第4期).

[5]、李巍.“结构—功能—文化”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中的反思——兼谈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因素的定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

[6]、赵建.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几点意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7]、周扬.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8]、艾尼·外力. 义务教育阶段维吾尔《语文》教科书文化构成研究[D],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830000)

用这样的认识考察本文所分析的教科书,审视《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Ⅱ》在实现上述任务方面的程度,不难发现,虽然编者们作了很大努力,力图体现教科书承担的文化传承或传播的任务,但是,从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和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方面仍然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博雅》在文化的选取上虽然具有多样性,由学生身边的生活、学习,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向历史、环保等抽象概念过渡,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但是在广度上还有所欠缺,除了主体文化——汉文化以外,对于中国其它5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毫无介绍,并且也没有涉及一些优秀的外国作品,缺乏文化横向上的对比。

2 .关注亚文化,建构符合学生需求的教科书文化世界

在我国,语文教科书中的亚文化问题从90年代末开始引起学者的注意,不少学者从年龄,阶层,性别等角度针对不同的语文教科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但在对外汉语教材上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笔者尚未查到。教科书中的亚文化比主文化还贴近生活,主文化只能通过亚文化才能被具体化。合理安排教科书中的亚文在对外汉语教材能否贴近学生生活,能否满足学生需求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在性别文化的构成方面,要让师生能够认识现代实际生活中男女社会地位的转变;在年龄文化方面,应该涉及到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对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有所展现;同时还应涉及到不同职业、不同层级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教师、工人、医生、经理等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状态,让学生能对周围的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地域文化方面,除了南北方地域的对比外,还可以涉及一些城市和乡村间不同文化的对比。

参考文献:

[1]、李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M], 商务印书馆

[2]、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

[3]、刘景泉. 关于文化分类的反思[J]广东社会科学,2006(3)

[4]、刘雪.文化分类问题研究综述[J]岱宗学刊,2006(第10卷第4期).

[5]、李巍.“结构—功能—文化”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中的反思——兼谈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因素的定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

[6]、赵建.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几点意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7]、周扬.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8]、艾尼·外力. 义务教育阶段维吾尔《语文》教科书文化构成研究[D],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830000)

猜你喜欢

教材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