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看新世界

2014-02-13孟湘君王忠会蒲媛

祖国 2014年1期
关键词:安倍泰国

孟湘君+王忠会+蒲媛

急速右转的“安倍丸”将带着日本驶向何方?“自由斗士”斯诺登何去何从?朝鲜会否再核试?六方会谈能否重启?泰国、叙利亚、埃及局势又会现何种变数?踏进2014年的门槛,世界诸多悬念引人瞩目。

奥巴马2.0版全球战略怎么走?

2013年,奥巴马很头疼:波士顿爆炸折射本土恐怖主义滋长、驴象之争致政府 “关门”、债务上限险触顶,连串困境令他身陷“连任魔咒”。而他今年首先要面对的难题,就是充满争议的医改法案。这项法案从2014年1月1日起生效,但是,不少美国政客将其视为费力不讨好的工程,嘘声未歇。如执行不力,医改法案将成为奥巴马政治生涯的“滑铁卢”。

对外政策上,今年,奥巴马接连“爽约”APEC峰会、东亚峰会,对待叙问题先放狠话后软化,让普京当了一把“救世主”,新年到来,其全球战略2.0版本如何“织网”,外界深感兴趣。

不过,从种种迹象似可管中窥豹:2013年,美副总统拜登连访中日韩铺路,今年,奥巴马将启亚洲四国行,外界对其或将出席在中国举行的APEC峰会及访华,多有期待。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也指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美外交政策基石,要抓住中国改革“机遇”。

而纵观反美浪潮、化武、能源、核谈、俄罗斯的回归……中东对美国来说,仍是充满吸引力的“搏击俱乐部”。正如专家所析,2014年,美国不会战略摇摆,中东及亚太,其都将继续深度介入,一个也不落下。

安倍修宪野心能否得逞?

怀揣“军国旧梦”,一年来,二度上马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屡有惊人之举。他一边鼓吹披着画皮的“积极和平主义”,一边加强日美军事同盟,渲染中国“威胁论”,游走东南亚拉拢他国围堵中国。

面对靖国神社,从扭捏作态“避嫌”,到遮遮掩掩“献祭”,再到公然“拜鬼”,安倍野心一目了然。

安倍一意孤行挑战国际容忍底线,日本与邻国关系急转直下。在韩国总统朴槿惠看来,一年来急速“右转”的日本无资格成为“一流国家”;中方也明确表态:同中国对话的大门已被倒行逆施的安倍亲手关闭。

如今,安倍军国大旗已迎风扬起。今夏一举结束“扭曲国会”,赢得三年执政稳定期,给了他更充分的时间施展拳脚。最快在2014年初,他将就修宪做出决断“祭旗”。

然而,安倍虽个人热情高,要突破战后体制实非易事。除了其执政伙伴公明党不同意修宪,他还面临着政治对手、国内民意、国际反对等多道关卡。加之日本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社会关注重心仍在经济,安倍“修宪梦”恐难成真。

朝鲜半岛局势是否还要经历“过山车”?

朝鲜半岛局势去年经历了大起大落,从年初的剑拔弩张,到随后的峰回路转,赚足了全世界的眼球。

2013年,朝鲜工作重心由先军政治变为经济与核武并重,曾让外界对其经济改革充满期待。然而年末的张成泽事件让人们重新坠入“五里雾中”。随着西方揣测朝鲜可能在2014年再度核试验,专家指出,如果成真,朝鲜必将遭受国际社会更严厉的制裁,对于各方坐回谈判桌前谈论政治解决,也非常不利。

分析认为,今年举行六方会谈的可能性仍然不大,要融化半岛坚冰,也非一日之功,局势短期内难言明朗。

斯诺登命运有何变数?

2013年年度“大戏”,当仁不让要属由斯诺登泄密所引爆的“谍战片”。

而获得俄罗斯一年庇护的斯诺登,虽表示自己“完成任务”,“获得胜利”,却并没有拿到“免死金牌”。庇护期满后,他的命运仍是一个未知数,近期,他向巴西发出庇护请求遭拒,美国方面则强硬表示,这样的“叛国贼”不会获得赦免,不禁让人为他的将来捏一把汗。

销毁叙化武能否掐断战争引信?

叙利亚内战烽火愈演愈烈之时,西方一纸 “诉状”,又令大马士革化学武器袭击事件甚嚣尘上。2014年,叙利亚局势依然面临“大考”,这颗“中东心脏”能否恢复有力跳动,带给人们如今年中东罕见大雪般的惊喜,分析人士并不乐观。2014年年中前,大量化学武器能否按禁化武组织所构设的时间表按期销毁,西方是否能认可其结果,叙利亚大选能否顺利举行,各方能否找到打开叙利亚和平之门的钥匙,都让人拭目以待。

第二轮关于叙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初步定于今年1月下旬召开,将敲响新年新希望的第一声锣鼓。而当前,未知叙战争双方能否成功与会,美国对待叙问题也或现反复。在大马士革郊区、阿勒颇等重镇,“中东幼狮”巴沙尔领导的政府军与反对派攻守反复,无一方占据绝对优势,僵局仍在继续。

埃及“变天”,后穆巴拉克时代困局何解?

被视为阿拉伯世界“领袖”的埃及今年也一波三折。2013年6月,总统穆尔西执政刚满一年,其支持者和反对者掀起冲突激浪,开罗街头血迹斑斑。随后,埃及一朝“变天”,军方介入,穆尔西遭解职成阶下囚,过渡政府火速上台,全国进入紧急状态,12省宵禁,穆兄会大量人员被捕,其后更被过渡政府定为“恐怖组织”,一轮轮突发变故,令人目不暇接。

而面对军方抛出的“未来路线图”,或许埃及2014年国会选举能带来些许希望。民众期望票箱中能飘出恢复和平之兆,但届时军方是否交权,政治秩序能否恢复,文职政府能否掌权,或许将成为“阿拉伯之春”抑或“阿拉伯之冬”的最好注解。

北约撤军后的阿富汗何去何从?

视线转向另一个“战场”。历经十余载,2014年,曾经作为不速之客的北约终于要挥手告别,但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阿富汗。阿富汗问题算解决了吗?也许这太难回答,所以美国选择了“部分留下”。

不过,分析认为,阿富汗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东道主”。美国人推翻了塔利班政权,被扶持起来的阿富汗政府能否顺利接掌形势复杂的安全防务,从被扶植走向顺利“断奶”,并最终学会“自立门户”,都令外界担忧有遭翻盘之虞。

防止依然无处不在的塔利班组织“死灰复燃”,艰难恢复已溃散触底的民生,都将是这个后反恐时代的创伤之国能否实现长期稳定的关键。

伊核谈判破冰之后能否一路顺风?

2013年,虽有前述朝核问题诡谲难辨,吸引世界聚焦半岛,但另一边的伊朗核问题,却在今年出现重大变化。

2014年,各方围绕伊核问题博弈继续,伊朗高官去年12月30日指出,如果接下来专家级别谈判富有成效的话,2014年1月底,各方将会得出一个执行伊核问题阶段性协议的日期。这无疑将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积极信号。

然而,几十年互相敌视所筑造的互不信任的鸿沟,却让这份协议变得并不如看上去那般美好。原本寄希望以伊核协议让自己从叙利亚化武问题上的被动局面扳回一城的奥巴马,更是遭到盟国和同僚的激烈诘问。美国国内并未放弃挥舞的制裁“大棒”,以及西方与伊朗对条款各执一词的解读,让通往伊核最终协议的道路看起来充满变数。

泰国大选能否化解政治僵局?

自2013年11月起,泰国面临新一轮政治动荡涤荡。英拉政府在重压之下宣布解散议会并重新举行大选,力图以“先大选、后改革”的策略缓和国内紧张局势,并落下“女儿泪”,却遭反对派抵制称,泰国不相信眼泪。双方拉锯不让以及军方暧昧不明的态度,更令泰国政局走向扑朔迷离。

事实上,2005年以来,泰国政局便从未云淡风轻。六位总理如“走马灯”上台,军事政变时有发生,示威游行此起彼伏。评论认为,泰国“乱象”映射出的,已不再仅是城市中产阶级与农村草根阶层的对立,更是泰国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觉醒。而2014年大选时,英拉能否再坐稳总理交椅,在乱局中如何破而后立,让这个东南亚国家避免下一次的动荡,是其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据媒体资料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倍泰国
跳脱对安倍的悼颂与赞美
泰国的“验胆美食”
泰国的中秋节
印度8公里“路演”示好安倍
新年游泰国
明仁天皇“暗战”安倍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中日専門家が見た「習——安倍会談」
“安倍经济学”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安倍 避谈“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