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学历人群就业SWOT分析及多元化视角

2014-02-13朱鹏宇叶青

市场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博士生毕业博士

朱鹏宇叶青

高学历人群就业SWOT分析及多元化视角

朱鹏宇1叶青2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博士生群体日益扩大,这个群体也不能摆脱就业这一普遍问题。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研究博士生自身的优势、劣势,外部环境的有利及不利影响,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多元化就业视角以促进博士生拓宽就业面、提高职业生涯质量,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博士;就业;SWOT分析;多元化

自从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博士生毕业人数呈现几何性增长态势,每年毕业生人数从1996年的不足0.9万人激增至2012年的6.4万余人。与此同时,还有近30万人在校[1],以及每年接近7万人的增量[2],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难度的提高、就业层面的狭隘以及过去企事业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盲目崇拜到现阶段的实用性变化等理性思考使得博士生的就业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诸如博士杀猪卖肉,毕业就失业等新闻也屡有报道。因此,博士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和趋势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博士生如何树立健康心态,降低心理预期,选择正确方向,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利用外部条件,从现实出发,选择并最终实现成功就业,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博士生就业现状

1.就业市场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博士生预计毕业人数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为9.28%,但实际毕业人数远小于预计毕业人数,六年来每年稳定在4~5万,实际毕业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12年为36.36%,也就是说有73.64%的博士生未能按期毕业。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博士生学习年限弹性大,可以3~8年毕业的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①毕业难度高无法按期毕业。以北航为例,博士生毕业要求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而SCI、SSCI期刊等审稿期限长,即使发表了影响因子加总不够一定数量也无法毕业。②宏观经济衰退,就业形势差,为保持应届生身份推迟就业。以北京为例,博士生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不能进入答辩流程,因为一旦答辩,颁发学历而没有工作单位接收,那么落户北京将成为奢望。③质量下降,不能满足就业单位需求。扩招使得一些本不应该继续深造的学生进入了读博大军,而博士研究生要求具有独立的学术科研能力,恰恰是扩招后的学生所不具备的,同时对学历的盲目追求,使得不具有自控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学生无法潜心学习,科研投入时间过少。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预计毕业博士生数量更多,为139411人,按照递减的实际毕业比例,预计实际毕业人数为48793人,接近5.6万人(2013年实际数据尚未公布)。

表1 2007~2012年实际毕业人数与上一年度预测毕业人数

虽然每年几万名博士毕业生总量不多,然而除了博士生普遍对薪资水平的期望高这一主观因素外,博士专业性太强、就业面变窄。而从企业方面讲,博士薪资成本高,雇佣的沉没成本大等客观因素直接影响其就业。表2是几大重要求职网站最近1个月发布的一线城市各学历的就业岗位比例,与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人数1:8:60的比例相比可以看出社会上各企事业单位为博士提供的岗位数明显不足。

表2 重要求职网站最近1个月发布的一线城市各学历就业岗位比例

2.就业构成与质量

虽然整体比例较二十年前明显下降,现在每年依然有超过半数的博士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工作或者继续攻读博士后,表明博士生在就业方面倾向于继续发挥专业水平优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向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就业的博士生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后者现在已经超过科研机构成为博士就业的第二热门,这种选择趋向的变化,证明了博士毕业生十分强调工作的稳定性[3]。

根据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的有关调查结果,90%的用人单位认为博士的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求。而对博士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显示,博士进入工作单位后进步较快,发展状况良好。而且由于博士在初次工作时,大多选择了与其专业相关性强的工作,因而工作忠诚度、稳定性均较高。同时博士对职业和工作的满意指数、幸福感都较高。颇为有趣的是,作为博士就业的最重要渠道,高校管理人员对博士的工作质量评价整体上低于科研机构和企业管理人员对博士的评价[4]。

总体来看,我国博士就业情况良好,但受各方面影响,就业压力依然存在[4]。通过对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近两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博士预期薪资从2012年的7160元降低到2013年的6000元,而且就业压力指数也没有明显低于本科生、硕士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博士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压力。

二、博士生就业SWOT分析

SWOT分析经常应用于企业战略、市场分析、竞争策略分析等企业活动中,其根本理念不外乎“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对于博士生的就业问题,完全可以看作一项商业活动,这里的商品是博士生的知识和能力,而期望收益则是一份满意的工作。这里的SWOT中,Strength(优势)与Weakness(劣势)就是对博士生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分析,而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则是对就业环境和前景的分析。通过SWOT分析,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博士生正确认识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发挥自身优势,减少规避劣势、直面应对条件,准确把握机会,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1.博士生就业自身优势

(1)学历高、知识经验丰富

博士生经受了最为全面和深入的专业教育,其具备的知识深度、广度以及专业方面的经验和视野都具有其他学历层次无法匹敌的优势。如果说本专科以课程和技能教育为主,多培养基层工作者;硕士研究生教育着眼更精深的课程和初步科研训练,具备中层领导所需要的能力;那么博士接受了系统的科研训练和国际化视野拓展,就应该扮演领军和领导者的角色。

(2)解决问题能力强

从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来看,本专科教育大多做到了“较好掌握知识”,硕士教育基本完成了“深入理解知识”,博士教育的目的是“发现甚至创造知识”。特别是许多博士在读期间都已经成为科研项目的重要参与者,甚至自己担任项目负责人,因此其学习研究的能力得到极大扩展,具有“船长思维”,面对新问题时能够迅速学习和吸收相关信息,并寻求解决方案。

(3)工作稳定性高、发展潜力大

博士经过多年的学生生涯,在选择工作方面往往更具有明确的目的,在获得工作岗位后往往能够迅速找对感觉。博士毕业生在首个就业岗位从业平均时间超过8年,而且发展迅速。

2.博士生就业自身劣势

(1)教育过程缺乏就业训练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借鉴了国外成功经验,实行“研究生院”制度。截至2012年,教育部共批准56所高校设置研究生院,其他高校也多设立“研究生部”来专门管理研究生的教育工作。然而,研究生院(部)大多着眼于博士生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对其就业问题关注度不高。一般本科生阶段都会进行类似就业指导之类的课程,到研究生阶段特别是博士阶段,此类课程基本绝迹。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如果未曾参加工作,博士毕业生往往就业能力和择业技巧不高于本科生。

(2)对未来收益的期望过高

博士生基本上全部的青春时光都付出在读书上,如果将时间和精力看作成本,他们当然希望获得良好的收益。因而,许多博士对就业单位期望值都较高。加之绝大多数岗位并不是特别需要原始创新能力,博士生的优势难以发挥,而且这些基础的职位本身也并不受博士生的青睐,“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更容易发生在博士身上,还因此造成待业博士群体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3)社会适应度低

博士生在求学期间绝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生存经验相对欠缺。这一方面导致其不能够做到“一步到位”的就业,多数时候还是需要从基层做起,甚至入职时的上级领导往往学习经历还不如本人,心理难于接受。另外,长时间的“象牙塔”生活使得博士生们很少有机会体验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加上对就业市场和竞争对手不甚了解,现实就业往往达不到预期设想。

(4)婚姻家庭压力大

按照博士平均4年的攻读年限,加上本硕7年、中学6年、小学6年,基本上博士毕业年龄已经30岁,一毕业就步入了“大龄青年”、“剩男剩女”的行列。初入社会,工作压力、婚姻压力等接踵而来,导致博士容易为诸多杂事所困扰。部分博士在毕业时已经结婚甚至生子,家庭的经济压力往往较大。

3.博士生就业外部机会

(1)社会认可度高

毋庸置疑,博士永远都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让博士到适合他们的岗位发挥作用,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效率保证。在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中,博士站在人才金字塔的尖端,其优势地位依然无可撼动。加上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研究投入的持续增加,广大博士毕业生的发展空间和选择余地还是比较充足。

(2)博士后流动站

对于博士毕业生来说,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也是颇为不错的选择,这可以说是为博士“私人定制”的就业渠道。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能够获得初始的科研经费;科研的时间也十分自主,同时博士后还计入工作经历,避免了再次就业时工龄、工作经验方面的劣势;在一些产业一线的工作站做博士后,可以促进自己的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带来可观的实际效益。

(3)国家战略带来新需求

随着国家产业升级战略的全面展开,更多行业迫切需求博士群体来担任先锋。此外,国家公务人员的学历需求也日益提高,现任“60后”省部级领导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高达45.28%[5]。而随着民营资本在国家经济活动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也将催生一批适应博士生的领军型、创新型岗位。

4.博士生就业外部威胁

(1)持续增大的“库存”挤压就业空间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在校博士生人数已接近30万。按照现在每年不足6万人的毕业数量计算,需要5~6年才能完全消化。而每年持续增长的招生计划,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库存”压力。不论压力缓慢释放还是集中爆发,都将对未来的博士就业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2)用人单位存在诸多顾虑

用人单位很难在有限的考察时间内对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做出全面而准确的判断,特别是博士最具有优势的创新能力,更是短期无法量化的。而博士的年龄往往是用人单位最为顾虑的问题,担心其因年龄而引发的健康、家庭等可能影响工作问题。而且不少用人单位还对本科、硕士的学历背景十分关注,如果本科不是“211”工程高校,即使是清华大学的博士毕业生,也会受到诸多歧视。另外,女性博士毕业生往往还面临着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

(3)国际化人才的冲击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社会成熟度的稳步提升,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到中国求职。随之而来,高校、科研机构等博士传统就业渠道也开始将招聘目标转向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留学归国人员。加上留学归国人员在国际化学术平台上经验更为丰富,其发展速度也往往快于国内土生土长的博士。

三、博士就业SWOT策略及多元化视角

作为企业战略工具,SWOT提供了四种战略: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W-O战略,利用机会,克服劣势;S-T战略,利用优势,挑战威胁;W-T战略,克服劣势,回避威胁。综合来讲,就是博士生要做到“知己”,发挥自己的优势,认清不足并加以克服;在知己的基础上“知彼”,理清外部机会与威胁,合理利用机会,战胜或避免威胁。

1.扬长补短

博士生的劣势在于就业经验、社会经验、年龄和婚恋家庭压力。解决办法:1.在学期间平衡好科研、工作、家庭的关系。规划好人生最关键的时间和步骤。由于学制的自由性,如果按平均4~5年毕业来算,博士生在做好其最核心的主营业务——学习、科研的同时,可以用2年结婚生子,2~3年进行科研项目的申请、研究结题(致力于未来在研究所或博士后流动站就业从事理论研究)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实习(致力于在实业中就业从事实务操作)。那么在毕业时,就弥补了短板。

在选择工作时,首先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准确选择适合高学历、高知识层次、创新性强和需要持续攻关类型的岗位,这样的工作岗位往往可以接受博士的劣势,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应该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不足,特别是就业经验和社会经验,都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锻炼而提升的;最后博士也要客观理智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作为普通应聘者的身份,不盲目择业,不过度自负。

2.趋利避害

综合分析我国博士生就业的现状可以看出,拘泥于传统就业思维的博士已经不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博士想要获得好的发展,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创新的大脑想问题,多元化的就业选择,可以说是博士就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在传统观念中,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博士就业的不二选择,然而认真观察就业市场发展可以看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也正在日益成为博士就业的新热门,出国进一步深造、拓展视野也受到越来越多博士毕业生的青睐。对于任何人来说,应运而生、应时而动都是最好的生存策略,博士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在学习阶段也应该具有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思路,不光注重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也要加强实用技术、就业能力的锻炼。

[1]数据来源:中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382/index.html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2013.

[3]范巍,蔡学军,成龙.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与趋势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07).

[4]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1-60.

[5]刘俊生.“60后”省部级领导成长四大影响因素[J].人民论坛, 2012(25).

(作者单位: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北京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博士生毕业博士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制冷博士来帮忙
我们今天毕业了
神奇博士感冒了
毕业季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博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