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护国际秩序 巩固世界和平

2014-02-12何亚非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二战大国体系

何亚非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人类文明为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付出了惨重代价。抚今追昔,从痛苦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努力维护有利于长期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秩序,对于避免再度滑入战争深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反省历史与背叛历史”

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霸权进行的首次世界战争,其根源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政府代表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大垄断利益,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实力急剧上升的德、日、美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却很少。这种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国内矛盾尖锐化,导致各国政权不稳,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矛盾。

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卷入一次大战。战场覆盖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许多弊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导火线。《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实行极为严厉的经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并被解除武装。德国虽然战败,但元气并未大伤,工业体系保存完整。《凡尔赛条约》使德国国民产生极强的抵触情绪,引发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最终希特勒纳粹党上台,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是德、意、日轴心国与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进行的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在英、法、美等国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挑起世界大战。二战造成7000万人死亡,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

二战中后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历史上有进步性。雅尔塔体系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原则纳入国际体系和制度,维持了战后世界的总体和平,孕育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相互宽容。建立在美苏中英法五大国力量均势基础上的联合国和安理会集体安全体系以及美国一超独强的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代表了二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为维护世界整体和平、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德国和日本有密切关系,但这两个国家对待历史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德国对侵略历史做了彻底的反省,获得欧洲和国际社会的原谅,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欧洲的重要成员。而日本却没能直面历史,不愿承认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和错误,相反美化历史,把自己打扮成“历史的受害者”,特别是目前的安倍政府,居然公然挑衅二战确立的国际秩序,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自然遭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邻国的唾弃。安倍政府究竟想在背弃历史的道路上走多久?人们拭目以待。

日本通过一战在亚洲攫取了巨大利益,刺激日本发动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侵略和太平洋战争。有日本学者说,“日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意识很薄弱”。在日本不仅很少看到对战争的反省,反而对二战日本战败始终耿耿于怀。《产经新闻》居然称,从一战前的局势吸取的教训是,针对中国一定要提高日本独自的震慑力以及日美同盟的战斗力。其危险性可见一斑。

“萨拉热窝”与“慕尼黑”

《金融时报》最近刊文敦促政治家更多反思萨拉热窝事件,少担心慕尼黑危机。“萨拉热窝事件”和“慕尼黑危机”指一战、二战前两场外交危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外交事务的办法。防止“慕尼黑危机重演”通常指诉诸军事手段来解决危机,防患于未然,不姑息养奸。“萨拉热窝”则提醒要提高警惕,处理好每一件貌似不大的事件,严防引发战争。

1938年慕尼黑危机中,英法姑息希特勒的绥靖行为导致了大战的爆发。1914年夏天,奥地利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后引发的一连串事件使欧洲滑入战争深渊。各国自二战以来似更加警惕慕尼黑事件的重演。但是,“慕尼黑”思维也常常成为西方武力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如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美国介入越南战争、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等。唯有肯尼迪总统1963年处理古巴导弹危机是个例外。

目前许多人将一战爆发前的欧洲与百年后今天的东亚做比较,认为战争危险迫在眉睫。这种看法显然过于简单化。当前亚太地缘环境尖锐复杂,既有中美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复杂关系,又有中日围绕钓鱼岛争端引发的矛盾。最近日本安倍政府加紧军备,公然挑战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使东亚充满了火药味,紧张趋于紧张,但除非个别国家铤而走险,应该说总体还是可控的。百年弹指一挥间,国际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加上核武器“确保相互摧毁”的制约,战争已不再是大国博弈的首选。

尽管谁也不希望看到亚洲发生冲突,但是流言还是不断,总是有人在炒作中国因素。似乎萦绕在这片大陆上空的阴影主要是有关中国的崛起。这种用简单历史类比推论战争逻辑存在很大误区,与事实相去十万八千里。如果不是单纯的无知,那就是背后在搞鬼!

中国确实是崛起的大国,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历来主张“和为贵”,与当年德日的穷兵黩武没有可比性。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战略抉择。而且,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是在现有国际体系中进行的,中国是现有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以联合国维和行动为例,中国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已派出一万多名官兵参与了24项维和行动,足迹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从经济民生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积极投身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人均超过6000美元,对外贸易最近首次超过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这些充分证明中国是国际体系和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为国际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国与世界各国已结成命运共同体。中国希望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公平、合理,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中国始终是国际体系的坚定捍卫者。

人类历史上大概有15次新兴大国的崛起,其中11次与守成大国发生对抗和战争。亚洲会不会重蹈当年欧洲覆辙,历史是老师也是镜子,关键要看中美如何处理“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中美互为第一大贸易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相互依存,又都有相互摧毁的核力量,战争手段解决“崛起与守成”关系不可想象,当然两国也不能容许被别的国家或某一事件拖入冲突。

中美必须打破历史上大国冲突的传统逻辑和对抗的悲剧。我们要对两国人民负责,作为大国也要对国际社会负责。目前的现实也从反面提醒人们,由于个别国家一意孤行,逆历史潮流而动,亚洲确实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他们正在利用中美关系这一独特历史阶段的特点做文章,企图挑拨、诱迫中美重蹈历史覆辙。中美决不能上这个当。

中国对外战略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底线,也就是要有底线思维。中国有理由也有能力在东亚地区发挥自己的影响力,钓鱼岛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利益底线,理应寸步不让。中美在东亚合作符合双方和亚太地区总体利益。中美都是二战的战胜国,都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对遏制日本重走军国主义老路负有共同责任。

慕尼黑也好,萨拉热窝也罢,各方都是要提高警惕,努力争取地区和平因素,如出现挑衅或危险信号,也需要有果断的应对措施。一战爆发不正是这样将大国拖下水的吗?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美建立“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得到美方和奥巴马总统的积极响应。双方不仅有可能建立这种双赢、多赢的关系,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榜样,从亚太特别是东亚的现实看也是必须马上要做的事。中美两国有责任这样做。当然在处理具体事务时,要胸怀大局、掌握主动、把握平衡、拿捏分寸,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在于不被一件件事情拖着走,疲于被动应付。

“全球化与去全球化”

二战以来世界维护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历史与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密切关联。这数十年全球化带来贸易和投资在全世界快速流动,世界越来越小,内政外交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全球整体财富似滚雪球般地增加,给各国带来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然而全球化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贫富差距无论在穷国与富国之间还是一国内部都有扩大。全球经济治理的缺失也越来越明显,二十国集团作用的提升,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说明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改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新兴市场国家的话语权在小步增长。中国等主要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经济决策的核心圈。这些都是历史的进步,说明我们的国际体系正在向前发展,完善自己。

全球化总体利大于弊。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取得全面成果是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近来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西方国家以新兴市场国家“搭全球化顺风车”损害了西方利益为由,开始“去全球化”,转而搞类似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关系(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等区域性的所谓“志同道合者联盟”,以重新制定全球经济和贸易规则,排挤中国等主要发展中国家。

这种给国际体系“打横炮”的做法显然无益于维护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世界局势的稳定。经济体系的混乱还可能造成国际政治关系的混乱,制造国家之间的猜忌和不信任。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危险性人们容易看清楚,而经济领域的竞争常常被大家认为是当今世界的常态而忽视其破坏性。相信中美有足够的智慧稳妥应对。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不能以一己之私到处“折腾”,把地区和世界搞乱。

中方已经明确表示,对任何有利于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安排持开放态度。希望美方也能着眼长远,在自由贸易和投资安排方面做出明智的决定。这包括TPP、TTIP以及正在进行的涉及20多个主要国家的服务贸易谈判。可喜的是,最近中美就双边投资协定进入实质性谈判,表明两国在经济和贸易、投资的合作正在全面展开。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企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中美合作共赢的一面将更加突出,给两国人民和世界带来福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温故而知新,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中国和世界的面貌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席卷世界。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美好未来都充满信心,希望与世界其他国家一起共圆中国梦,共圆世界和平与发展之梦!

(作者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二战大国体系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英军在二战中使用的轻武器(II)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二战”历史漫画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