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学生思政教育
2014-02-12李常应
李常应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学生思政教育
李常应
红色资源作为人文底蕴厚重、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兼备的资源,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广西百色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且集中,离学校不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行性、便利性等优势;在教育模式上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尽量多样化,使学生能全方位了解、接受和内化这些资源所蕴含的精神财富,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红色资源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1929年11月29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动威震南天的百色起义,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给世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红色资源。地处百色革命老区的右江民族医学院(以下简称“右医”)如何充分利用本土及周边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很值得我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
一、百色的红色资源简况
百色红色资源按“中心”和“外围”可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中心”即指位于百色市右江区城区内的百色起义旧址和建筑,包括“老三篇”——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碑、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新三篇”——百色起义英雄雕塑园、邓小平手迹碑林、百色起义纪念馆至右江码头中轴线景观。其中,百色起义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老三篇”中规模最大,馆藏展出富有历史价值的重要文物326件、照片428幅,以文物为主要展览语言,全面展示有关百色起义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新三篇”中的百色起义英雄雕塑园通过雕塑艺术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百色起义革命先辈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再现右江革命根据地军民亲如一家、团结战斗的感人事迹。“外围”的红色资源包括周边县区一些分散的红七军驻扎或转战时留下的旧址,如田东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百谷红军村,平果县果化镇码头,其中平果县已开发的“红色平果·邓小平足迹之旅”颇具特色。还有在百色起义时期同属于右江革命根据地范围且离百色较近的东兰、巴马、凤山三县的韦拔群领导农民运动的旧址。
百色的众多革命旧址及其附属建筑,是我们驻百色城高校独有的红色资源优势,这些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独特教学内容。
二、百色红色资源蕴含的厚重人文底蕴
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在旧社会与强悍的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用鲜血以至生命,敢叫日月换新天。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做到了这一点呢?这些革命先烈和他们所开展的斗争过程至少蕴含着8个方面的精神力量,值得后代人传承和学习,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红七军北上中央苏区的桂、黔、湘、粤、赣5省区7000余里,平均每前进不到一公里就有一名战士倒下,如此残酷的斗争环境,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挺不过来的;二是高尚的道德品质,百色起义的军民在斗争中锤炼了舍生取义、忠诚不二、求真务实、民主平等等多种好品质;三是遵纪守法的品行素养,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百色起义的胜利;四是爱国主义精神,百色起义是百色军民用爱国主义精神谱写的英雄主义赞歌,它表现了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族军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五是团结协作精神,百色起义的成功离不开右江党组织之间、右江军民之间、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协作;六是民族观教育,百色起义发生在壮、瑶、苗、仡佬、彝、回等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的边疆民族地区,处理好民族关系是红七军和苏维埃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七是艰苦奋斗教育,百色起义军民在恶劣的斗争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生死与共的关系,党的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共渡难关;八是开拓创新的精神。百色起义期间,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以非凡的胆识谋略和高超的斗争艺术,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创新斗争模式,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经验。
三、利用百色红色资源开展右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面对如此丰厚的便利的红色资源,我们该如何利用它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呢?以下笔者就从六个教育模式来展开论述。
(一)传统模式
1.入学教育是进行红色资源教育的好时机。刚入校的大学生,对于新环境中看到的、听到的一切,比较好奇,而且记忆往往是最深刻的。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组织学生参观百色本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新生的思想中可以达到“先入为主”的目的,使红色教育率先“占领”他们的思想阵地。这一模式一直被我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采用,而且效果良好。
2.党校是进行红色资源教育的重要课堂。在学校各级分党校的课程安排中,融入本土的红色教育专题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党课的学习兴趣。如给学生讲授百色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历史影响;再如专门介绍百色起义领导人的简介及其历史功绩。红色资源教育内容的本土化,无疑拉近了学生对党课教育的心理距离,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历史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课程实践模式
一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由专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等形式,全面展示红色资源的由来、现状等,对学生进行教育;二是亲身体会、参与实践。由老师分批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参观后让学生撰写观后感文章,加深他们对红色资源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并精选其中的好作品推荐到学校校报发表。
(三)节假日参观模式
利用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重阳,以及党团生日“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日和国庆节等,组织学生到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瞻仰、缅怀和祭奠,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是明显的。
(四)网络模式
网上祭英烈。在时珍网开通了“网上纪念馆”的专题,里面重点推介“百色起义纪念馆”的网站。还特别在每年“五四”青年节前后进行校内宣传,通过横幅签名活动和发放倡议书等方式,号召大学生进行网上祭奠,既环保、快捷,又寄托了哀思,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五)讲座模式
开展红色资源专题讲座,邀请熟悉红色历史、资历深、名望大的专家、学者进校为大学生宣讲红色资源的知识,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博古通今,也能让大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使讲座能建立长效机制,可以建立专家库,搜集校内外专家进入专家库,并保持联系。目前,百色红色文化研究人员主要来自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百色党史办、百色市委党校、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市旅游局及各县区党史部门和各县区县委党校,约有50人。校外专家主要集中在百色市党史办、百色市委党校、百色学院等单位;而校内专家可以从党委宣传部、社科部、学工处、团委及各二级院系遴选。讲座模式要有规划地实行,根据学生在校时间进行三年、四年或五年“不断线”的红色资源专题讲座教育,深化教育效果。
(六)特色模式
1.组织学生开展元旦“迎新”环城跑活动。右医在2011年和2012年元旦早晨连续组织100多名学生干部开展了以“新年新目标”为主题的环城跑活动,活动路线包括中山桥、百色起义纪念碑公园、百色铜鼓广场和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在这个活动中体现出四个特定意义,一是活动时间选择在特定的日子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即在每年的元旦早晨,具有“一年等一回”的意义;二是选择特定的地点,环城跑最终目标是到百色起义纪念馆,学生干部在新年的头一天在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铜像下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充满着特殊的意义;三是学生干部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四是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干部的爱国主义意识和责任感意识,有一定的效果。出于安全考虑,此活动需要特别注意五点:一是必须要有专门老师带队;二是参加活动必须是以自愿为原则;三是凡是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学生干部一律不准参加;四是事先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和饮料,以防不测;五是在跑步行进过程中不以快速度要求,而以身体力行为基本原则。
2.联合培养百色起义纪念馆义务讲解员。右医和百色市委宣传部、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民族博物馆合作,选拔普通话较为标准、形象气质佳的大学生担任义务讲解员。在接待工作比较繁忙的双休日、节日和入学时期,让这些经过培养、训练有素的义务讲解员为游客讲解有四大好处,一是能让学生讲解员自己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二是缓解了红色旅游景点在接待高峰期讲解员不足而带来的困扰;三是在学生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无形中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四是学生讲解员如果面对同样是学生身份的游客,更容易拉近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容易产生共鸣,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排演百色红色精品保留节目。右医曾经邀请田东县百谷红军村的老年合唱团到校演唱“红军歌”,演出获得成功,因此,我们有必要考虑组织师生排演一批有关百色起义期间的红色精品节目,作为每年的迎新生晚会保留品牌节目,加强新生爱国主义教育。目前,有关百色起义题材演出效果比较成功的舞台剧作只有右江民族歌舞团于2006年排演的《记忆·1929》。下一步建议排演土地革命时期、红七军北上、滇黔桂边游击斗争题材的舞台剧,如《共耕社》、《河池改编》、《千里来龙》等。
4.组织观看红色影片。建议在每年的一些节假日,在校园内的广场、过道口等显眼位置或在大教室播放《百色起义》、《红七军》、《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影视,并组织学生观看,这是红色资源进校园的必要手段。同时搜集相关的更多的红色影片进行播放,以扩大教育效果。积极搜寻百色本土的一些影片和视频加入到校园红色资源库中,如隆林籍作家吴林林等牵头研究创作的反映隆林解放和剿匪革命主旋律的23集电视连续剧《西隆风云》剧本,还有中国传媒大学刘恒、殷诗化教授创作的反映桂西剿匪历史的《巅峰对决》。
5.利用百色起义纪念节庆活动举办系列活动比赛。通过举办以红色资源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如在纪念百色起义“逢五逢十”的“节点”,举办85周年、90周年爱国爱党主题征文比赛。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精选出一定篇数的文章编辑出版成册,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之一。此外,还可以举行如百色起义历史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形式是可以灵活多样的。这样,百色起义的红色精神才能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中有效传承下去。
6.在学校图书馆增设百色红色主题书架。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部门已经编辑出版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右江地区党史资料选编》、《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百色起义史稿》、《右江风雷》、《百色红旗》、《广西的改革开放百色地区卷》、《当代广西百色地区》、《抗日战争时期百色地区党史资料》、《中国共产党百色市历史》、《右江革命根据地资料选辑》、《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概况》、《百色起义史稿》、《中国共产党百色市历史》、《土地革命时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选编》、《韦拔群传》、《韦拔群评传》、《陈洪涛传》、《我的父亲黄治峰》、《黄举平传》、《赵世同风范长存》等数百册相关书籍。建议将这些书收集在一起,设立“百色起义红色主题书架”,方便学生查找和借阅相关书籍。这样做,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文字资料,也可以丰富图书馆藏。
总之,充分利用百色本土红色资源加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行性、便利性等优势,在实施过程中,既要考虑传统的教育模式,更要创新教育模式。否则,其效果会是不明显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建立项研究课题——“利用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增强高校党校分校教育功能和创新能力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j2012A03)课题负责人:李常应。]
[1]徐魁峰.红色资源:高校思政课独具魅力的课程资源[J].百色学院学报,2011(2):44—48
(作者简介:李常应,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编辑,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 广西百色 533000)
(责编:若佳)
G641,F205
A
1004-4914(2014)10-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