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海风》一篇小稿的力度

2014-02-12叶春生

粤海风 2014年1期
关键词:海风刊物民俗

叶春生

《粤海风》,我经常看,觉得它敢讲适度的真话,敢于让不同内容、风格、流派的作品在此亮相,特别是文艺批评中不同观点的交锋,打破那“互相吹捧和自我吹嘘相结合”的局面,在当今所谓“以人为本”的时代,就如“三讲”中那样,“你不讲我,我不讲你;你要讲我,我就讲你;你再讲我,我就讲死你”,大家都留点情面,“话到嘴边留半句,理到是处留三分”。鲁迅先生所倡导的“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实话实说的批评风格不见了。作者要照顾人际关系,编者要讲政治,讲正气,看主流意识取向,看读者审美意趣,看荷包丰歉几许等等。办人文社科期刊,难呀!《粤海风》能有百期华诞,实属不易!

一个刊物不管大小,也不管其发行量多少,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还有没有人看,就可见它的价值。上世纪初北大的《歌谣》周刊、中大的《民俗》周刊,半个多世纪后还有机构影印出版,旺销断市,这就可贵。我不敢预言《粤海风》几十年后还有没有人看,我只说一件小事,可见它的影响。2012年第一期它登了我的一篇短文《包容与和谐:“非遗”视觉下的澳门》,那是我在两岸四地(粤港澳台)妈祖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讲的是信仰、包容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想不到这篇小文章却引起了一位大学者的重视。西北大学老校长张己之先生与主事单位说,一定要请这位作者来参加我们的研讨会并作为公祭黄陵大典的嘉宾,以陕西省省长名誉发出了邀请函,老校长还怕不落实,又亲笔写了一封信来,热忱相邀。见面时张校长告诉我:《粤海风》我每期都看,从中吸取广东改革开放的新思想,新讯息。可见学界对这刊物的厚望。为信仰民俗所趋,我们还参观了国内有名的纯静道场——西安卧龙禅寺,道长常礼师赠我一偈:冥悟三千别院,静观世界风云。还引领我们分享了“石头开花”的禅意境象。

好呀!“粤海风”——粤海思辨之风,坚持住,向着中国梦,往前冲!

——《粤海风》出版百期纪念谨识。

猜你喜欢

海风刊物民俗
刊物贺词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亲亲我
去海边吧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刀韵海风
读者论坛等
编后絮语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