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才子·哲人·公共知识分子

2014-02-12才子哲人公共知识分子

粤海风 2014年1期
关键词:哲人海风知识分子

才子?哲人?公共知识分子

《粤海风》主编徐南铁是我相交十多年的老朋友。缘起于徐主编为新改版的杂志约稿,于是笔者的《岭南乐坛:流行古典总相宜》有幸刊登在1997年的新版一号上。继而又在此陆续发表了《音乐艺术的生命力和文化力》、《罗致平教授二三事》等。初识南铁兄的感觉是南人北相,既有江西才子的书卷气,又有北方汉子的敦厚、豪放,相继的交往发现他看似不苟言笑,其实幽默、风趣,在政协会上不轻易开腔,然言出则切中时弊、有益于民生。与南铁主编虽非深交,但他的才气、睿智以及对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则让我印象深刻、敬佩不已。

自古江西出才子。两宋词人800多人,江西就有150多人,仅临川一地就有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陆象山等名家迭出,群星璀璨。在文人名士多如鲫的沃土滋养下,生于斯、长于斯的徐南铁,耳濡目染皆是文气,沁入心田皆为诗风。难怪他涉足报告文学、诗、词、散文、评论、电视、书法等多个领域均挥洒自如、硕果纷呈。

他的诗简洁、凝练、气势如虹,他的散文内蕴哲理、文采斐然。他的评论深刻、犀利,旗帜鲜明。他的书法潇洒、刚劲,自由无拘。

尽管他谦虚地承认,写歌词纯属无心插柳尚未成荫。我作为音乐工作者却认为他写的歌词颇具音乐性,如“站起来我们是,一群参天大树。走上前我们是,一排奔腾的浪花” 意象生动鲜明,“让青春飞,让理想飞,让生命跨进,崭新的时代”音调铿锵响亮, “我们从遥远的,大山走来,阳光是我们的风采。我们从辽阔的,田野走来,春风是我们的情怀。”韵律抑扬起伏。这样的歌词最能触发作曲家的灵感和想象。其歌词的形态、情态极有张力,如《盛世中华》横空出世的阳刚之美,《千年等待》情深意切的阴柔之美,《我的草原我的心灵》激情奔放的直抒情怀,《新彩云追月》细腻含蓄的心灵倾诉。都为音乐的表达提供了丰富多姿的情调。

他以文坛哲人的睿智,让哲理性的思考跃出华美辞藻的铺垫,以振聋发聩之势,呼唤真理,扫除阴霾。如《春在何处》把作者对春的赞美、对春的眷恋书写得淋漓尽致之后,笔锋一转,提出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疏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春天渐行渐远这样的忧虑。《你能理解樱花吗》从樱花易逝,讲到人生顶峰的孤独、高潮后之落幕,但对美的追求却不会因此而放弃的思索。《敢于告别自己》中的名言:“敢于告别自己,生命就像奔涌跳跃的大河”,《难得黄昏》中的感悟:“真正的黄昏具有从社会惯性中调节甚至拯救心灵的功效。”《白榆礼赞》从白榆强大的生命力联想到人类内在精神的投射并以此来激励自身的奋发的体验……都会让读者获得物我交融的乐趣、时空超越的启迪,思绪翩翩、遐想无穷的醒悟。

其哲人的智慧不仅见于言,还显于行。从他接手《粤海风》为刊物制定的办刊构思,就让同行刮目相看:以文化批评为宗旨,以当代性、争鸣性、前瞻性和建设性为特点。不进入画地为牢的圈子,不受制于关系网的约束,勇于介入文化的现象批评、现象的文化批评。在资金与人手奇缺的情况下,坚持办到现在一百期,仍然大旗不倒、影响越来越大,刊物越办越好。这一刊物的成功即是掌门人睿智的充分体现。

智者的言行核心来源于品。在南铁主编的品德和性格中,令我感触颇深的是其坚持与超越。他对知识分子操守的坚持、对媒体责任的坚持、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对假丑恶的处处抨击,体现了他的刚劲和韧性。而他在一次次告别自己的自我更新与超越中,则为生命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动力。这使他不断在新的领域开拓,不断做出新的探索和尝试。这种坚持与超越完全符合美国心理学家在《正能量》一书中所指出的:“正能量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进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强大而持续的正能量铸就了具有强大心理能量的徐南铁。

令笔者最为佩服的还不是其才华横溢、哲思非凡,而是他所具有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亦正是这种良知使《粤海风》具有与众不同的品格,笑傲江湖的风骨。

众所周知,公共知识分子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敢于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社会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从徐主编在《粤海风》每篇卷首语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对社会丑态的批判精神和为国建言献策的积极意向。正如他在文中明确倡导的:“媒体的尊严体现为社会的责任和良知。”

在集卷首语精粹的《风之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数百字短文中内蕴着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如《热闹并非繁华》指出书市商业操作的喧闹,不能掩盖时下文化贫血的苍白。让人看到各地书市的虚张声势,恰恰不过是以此对全国人购书量十年停滞事实的掩饰。在《超越秋风》里,作者以天安门作为反思与回忆的空间,提醒国民在欢腾、讴歌的同时,不要忘记穿越广场,在历史的时空中反省和展望。在《读懂放假》中,作者超越了长假期的商品经济意义,给放假注入了人文的价值并揭示重大决策的深层依据应尊重人的天性。在《知识要它何用》中,作者坦率批评一些知识分子把追求职称和物质待遇放在首位,放弃了知识的责任、丧失了生命的灵气。《不得不申遗》坦然:就在申遗的狂欢中,完成了对文化遗产的泛化和消解,而保护、理解、阐释、弘扬等有关文化遗产的题中之义却悄然地远远退到我们的视野之外。

在作者笔触所至的命题中,人的生命、人的尊严一直是热点。如在《敬重生命》中,作者郑重地强调:凡是以政治的名义、历史的名义无视生命的行为都应当受到诅咒。在《中央电视台的情感误区——央视不在乎母亲的眼泪》中,作者毫不留情地抨击央视为了政治需要,把英雄母亲作为道具、玩偶,而无视她们的伤口在流血。《为了纪念的忘却》尖锐地指出,所有的纪念都是忘却的纪念,忘却并不可怕,唯愿不要忘却国家和民族、不要忘却生命和尊严,还有真理的代价。

勇于直面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敢于挑战权威的话语系统又是《风之首》的另一个特色。《以革命的名义》戳穿了神圣外衣下的异化,《腐败之所以腐败》指向产生学术腐败的权力根源、体制弊病,《八股文的悲哀》讽刺地方政府在人命事故产生后的指示,为政治八股文,《盛宴为谁而开》调侃央视在世界杯狂欢的日子里,连高端严肃节目也与广告商一起,围着盛宴翩翩起舞。

《粤海风》从1997年的新一号到如今的一百期,一直坚持当初的办刊原则,坚守真正的文化批评的精神。无论世上有多少诱惑、有多少狙击,它都一如既往地向前,不断超越自己,去创造更辉煌的未来。笔者在此奉上的粗浅小文,虽只谈及徐主编与《粤海风》的点滴,却充分表达了我崇敬的心意。愿南铁主编的文化精神代代相继,盼岭南高举的批评旗帜永远迎风飘扬!

猜你喜欢

哲人海风知识分子
智珠2则
智珠2则
空篓子
亲亲我
去海边吧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刀韵海风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
你是知识分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