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南国铁笔:愿清风徐来

2014-02-12刘小敏

粤海风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作南国警句

刘小敏

在茫茫人海中偶遇您——南铁兄时,您对我说:“《粤海风》要出第100期纪念刊,随便写点什么,下月初给我。”您真是大忙人,说罢转眼之间就不见了踪影。我实在无颜直告您:尽管《粤海风》杂志每期都寄给我,但我除了看看您作为主编写的卷首语外,其他内文大都没看过。思前想后,“随便写点”您的事便成为我唯一的选择。

无论从学问还是从年龄上说,您都是我的兄长。我们相识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您正担任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理论电视专题片《春风绿南粤》的主创人员,人称“徐大师”。后来,我们一起创作理论电视专题片《新世纪宣言》脚本,当时您是加盟创作组的广东文化界大腕中的“NUMBER ONE”。我至今还记得,“新思想的光芒穿透重重阴霾,投射在俄罗斯辽阔的大地上”等句子,就是您冒出的思想火花。想起您在这部也曾获省里“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中的作用,我觉得您无愧于“南国铁笔”的绰号——我以为这就是您之所以为“南铁”的宿命。此后,我除了去省文联享受当代文艺研究所小影视厅高雅的音像外,还欣赏到您的书法大作。看到您刚劲有力、龙飞凤舞的大作,又知晓了您作为“南国铁笔”,不仅仅只是擅长理论电视专题片的创作。

我和您的更深的交往并不在见面的交流,而在心灵的碰撞。您为《粤海风》撰写的卷首语,我差不多每文必看;您寄给我的《大道苍茫》、《“非典”的典型报告》等大作,我最忙也要抽空拜读。您撰写的卷首语,您所撰写的报告文学作品,有的信手拈来而又精雕细刻,有的大气磅礴而又委婉细腻,其间既有对沧桑岁月的追忆和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调侃和感叹,更不乏充满激情的对生活的感恩与对时代点滴进步的讴歌。看到您的作品,我经常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联想。您脸庞方正、身材伟岸、举止文雅,会让我想起中国古代的一些先贤先哲;而您行文时思想之深邃,表达之幽默,如锋利匕首之锐不可当,如醍醐灌顶之痛快淋漓,又会让我想起欧洲启蒙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我以为您的作品最为可贵之处,就在于不管如何辛辣地针砭时弊,您总是会在文章的结尾处留下某些警句,以无尽的回味点燃人们开创更好未来的梦想。这些警句,总是令我在雨夜中想到阳光,总能够激励人攻坚克难,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壮哉!伟哉!所谓“南国铁笔”,绝非仅仅是只有我才愿意送给您的一个绰号。我以为,您已有的文学批评功力和已取得的艺术成就,已经足慰平生。

在茫茫人海中偶遇您时,我在刹那间惊奇地发现您已是两鬓飞霜。这才猛然想起,曾经年轻英俊的您,如今已逾花甲之年。难怪您今年以来所写的卷首语,比以前更多了一些忧郁与感伤。再联想到您在茫茫人海中那般行色匆匆,我不禁想给您一个忠告:查百度百科,气象学上的海风,是指沿海地带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的比较平和的风,与陆风一起被称为海陆清风;为了给《粤海风》写更多更好的卷首语,为了您焕发退休后的第二春,也为了见证我们所共同期待的中国梦,请您多多保重……愿清风徐来啊,我们的“南国铁笔”!

猜你喜欢

大作南国警句
南国红豆发新枝
美丽的南国多传奇
所有鲜花都是警句
感谢你,我的南国
超市大作战
12星座之御寒大作战
过黔中
画廊
老叔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