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以谈知心话的朋友

2014-02-12董健

粤海风 2014年1期
关键词:青虫海风刊物

徐南铁先生并《粤海风》的朋友们:

你们好!初秋大函拜悉。《粤海风》出满百期,大家可以用文章来一次大聚会,借机痛切地感慨一番,庆贺一番,给寂寞的文化界增添一点亮色。但是我因患严重眼疾,不能正常阅读、写作,只能摸索着写这封信,请人打字传给你们,略表心迹。

近十多年来,思想文化界的麻木与混乱,虚假与平庸,标征着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严重恶化,这使我辈仍固守着知识分子价值立场的人感到十分苦闷和寂寞。只有少数刊物给我们以温慰与鼓励,《粤海风》就是其中之一。它不是在官方运转的体制中可以“ 得分”的“核心刊物”,但我一向把它视为可以与之谈知心话的朋友。我的一篇批评大学腐败之风的文章(《跑点跑掉了大学之魂》),就是首先在《粤海风》上发表的。此文得罪了某些“官儿”们,但大学师生大多认为批评得对。

我一直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中,知识分子应该走在前头,在思想文化领域大声喊叫,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国气民魂的高扬。但事实老是粉碎我的想法。1949年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一次次的打击。八十年代曾看出一点希望,但不久又幻灭了。近十多年来,我曾多次引用过鲁迅的一个说法。他大概是从《昆虫记》中读到一个“故事”:细腰蜂捉到小青虫,便给它注入一种毒,使它不能逃遁而去,但却活活地等“主人”来吃。中国的知识分子恰似这种小青虫,一个个成了“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的非人之物。我时时感到我自己似乎已经成了这种“物”。

但也不必太悲观。回想“五四”以来,1949年以来,“文革”以来,89风波以来,知识分子中的觉醒者还是代有其人、呼声不断的。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可以摆出很多他们的著作。《粤海风》值得研究的课题是很多的,它言说的空间是不可能被极左势力挤压一光的。近读今年第4期邓晓芒的文章《中国当代的第三次启蒙》,我就感到大受启发。这是一篇文化含量很大、思想水平很高的文章,它所引出的很多话题都可以在《粤海风》上做下去。只是不要把这个“第三次启蒙”限定在十八大之后,而应该从八十年代的朱厚泽、九十年代的李慎之、新世纪开端的周有光这三位启蒙者说起。

总之,《粤海风》将越吹越劲,它将吹出我国思想文化界的一片新天地!

此致

敬礼!

董健

2013年10月17日于跬步斋

猜你喜欢

青虫海风刊物
刊物贺词
小青虫
亲亲我
小蚂蚁智斗大青虫(三)
去海边吧
刀韵海风
读者论坛等
大鸭梨和小青虫
编后絮语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