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级文化建设视阈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

2014-02-12贾艳平杨丽辉李金秀

图书馆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真人创客图书

贾艳平,杨丽辉,李金秀

近年文化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提出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2008年全国有23个省份提出文化强省或文化大省战略,13个省份设立发展资金[1];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出台“文化强市”战略。2011年10月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3年11月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各级政策纷纷出台,形成“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校园文化建设”的多级文化建设格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当前重点工作,这对我国图书馆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数字化信息服务发展给图书馆工作带来显著进步的同时,也让图书馆界陷入对信息技术过于重视和迷信的怪圈,从而忽略读者精神层面的需求,与文化建设的主旨相悖。尤其是作为最应该有文化氛围的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高校馆”),学术抄袭等信息危机伴随而来,缺了思想交流,少了知识创新,对知识渴求的文化氛围逐渐淡出,传统的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文化潮流。所以,如何创新服务模式,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社会文化建设,是多级文化建设视阈下值得图书馆人认真思索和深入探究的新课题。

1 高校馆服务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馆肩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据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馆热衷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服务却囿于传统模式,创新不够,不能满足各级文化建设的需求。

1.1 基本不对社会开放

目前大部分高校馆的服务对象只针对校内师生,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不多。2011年底有267所高校提供社会化服务,但门槛较高、服务单一、流于形式,处于较低的服务层面[2]。服务的封闭性和单一性让社会对高校馆缺乏亲切感。高校馆馆藏丰富,专业文献多,但校内利用率较低;相应地,公共馆更多的是提供科普文献,社会上缺乏查询和借阅专业类资源的渠道。2007年7月《国际先驱导报》 与新浪网就“高校图书馆是否该向公众全面开放”举行联合调查,75.99%的人认为高校馆应对外开放[3]。这种“校内图书少读者,校外读者少图书”的矛盾现状,相悖于“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的阮冈纳赞五定律,不符合信息公平理念,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格格不入。

1.2 区域设置不合理

高校馆“书库—阅览区—工作区”的区域设置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当前读者的需求。近年高校馆的纸质文献流通量与参考咨询服务量持续下降,原因很多,如图书馆与读者在文献采访上沟通不畅;数字资源查询的便利冲淡纸质文献的需求;同质化低水平的图书所占比例大等;但最根本又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是高校馆区域设置不合理。《图书馆建筑求索》一书列举了11家图书馆的各部分面积数据,其中阅览、藏书区域占据图书馆总面积75.9%[4],可见传统图书馆低利用率的藏书空间所占比例大,阅览区域设计单一、不灵活,不但造成空间浪费,也限制了服务类型,不符合高校馆服务教学科研及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需求。

1.3 服务项目单一

虽然个性化信息服务、学科馆员服务等工作推动了高校馆服务创新,但高校馆仍缺乏充分融入教学科研活动的服务机制,服务项目单一。随着信息服务技术不断创新,读者习惯从网上获取资源,到馆读者越来越少。如今高校馆更多时候被当作自习场所,很少被视为知识乐园或文化休闲场所,自习人数占入馆人次90%以上,考级、考研、撰写论文的压抑氛围充斥着高校馆,很难体会学习的乐趣。由于缺乏应有的文化氛围和生命力,读者缺少主动来馆获取知识的热情。

1.4 服务多为显性知识的传递和开发

借阅、参考咨询、学科馆员等服务属于显性知识的传递和开发,高校馆缺乏隐性知识开发管理的服务。显性知识是已经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的知识,一般只进行单向传递,无法及时互动,学习过程相对沉闷,难以激发读者的辩驳意识与创新思维。而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体内,包含个体的思维、灵感、经验、技术等,比显性知识更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需要通过分享交流等方式将其显性化,实现思想的碰撞,提升逻辑辩驳能力,增强创新思维,激发智慧,让读者能自主愉悦地获取并开发知识,促进知识的利用和创新。培养创新意识是当代教育的灵魂所在,高校馆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辅助机构,只关注显性知识的传递是不够的,应该加强隐性知识的分享与交流。

2 多级文化建设视阈下高校馆服务定位

多级文化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许多要求,比如信息获取公平、学习型社会、创新活力、寓教于乐、文化休闲等。根据各级文化建设文件精神,高校馆应分析其现状和存在问题,改变封闭沉闷、刻板单一的服务模式,顺应文化建设需求,将其定位为“开放共享、分享交流、文化休闲”的公众平台。

2.1 开放共享

第一,从图书馆事业的宗旨出发,高校馆有开放共享的社会责任。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学校图书馆宣言》规定“学校图书馆必须向学校辖区所有成员提供平等的服务”;我国教育部200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也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第二,从文化建设的信息公平理念出发,高校馆有开放共享的文化需求。2014年3月李克强在中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信息服务上表现为信息公平。第三,高校馆拥有着庞大的专业类文献馆藏、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较好的设备与技术以及更为多样化的服务,这使它拥有开放共享的内在优势。所以我国高校馆应借鉴美、英、德、意等发达国家高校馆的社会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争取实现区域辐射面广、服务方式多元化、资源利用门槛低的服务社会化,从而顺应文化建设的大环境。

2.2 分享交流

分享交流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式,是增强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在图书馆四大传统职能中,“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这三个职能基本得以实现,但“开发智力资源”这一职责一直未能充分履行。2012年在美国举行的“学术图书馆员会议”上,雪城大学iSchool教授、“新图书馆学”提出者DaveLankes指出“图书馆员不应该简单地提供给用户想要的,应该引发用户去思考,去提升他们的创造力”[5]。所以,在多级文化建设视阈下,图书馆不应该只是一个借阅藏书之地,只关注显性知识的开发与传递,更需要遵循学习规律,大力开发隐性知识,为人们搭建一个适合团队讨论学习、交流、分享的空间。从以借阅文献为中心变革为以支持学习为中心,设法让读者下意识地对相应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较低层次的记忆逐渐上升到最高层次的创造,让未来的高校馆发展成为集学习、讨论、分享、创意、开发、实施于一体的多功能多维度的综合空间。

2.3 文化休闲

为改变高校馆沉闷压抑的氛围,除加强分享交流外,还需引入文化休闲的书式生活。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文化休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最大特点是文化性、人文性、社会性、娱乐性、创造性,是提高公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高校馆既是服务机构,又是教育机构,更是多级文化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寓教于乐的功能,从落实休闲布局、配置休闲区域、组织休闲活动、营建人文氛围等方面考虑,营造幽雅、舒适、融洽的文化休闲环境。在给读者带来文化知识的同时,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改变高校馆原来压抑、沉闷的氛围与区域布局,创造条件让读者“悦读”。

3 未来高校馆服务模式的变革

根据多级文化建设视阈下高校馆的服务定位分析,要将高校馆打造成为“开放共享、分享交流、文化休闲”的服务平台,必须改革其原有的服务模式,引入新的理念,采取新的对策。

3.1 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社会化服务

服务社会化是高校馆的趋势,也是文化建设中公众信息获取公平的内在需求。高校馆服务社会化存在“缺乏法律法规指导、体制不健全与观念淡薄、社会读者不可控、经费投入不足、数字资源版权纠纷”等障碍,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直接向社会开放,会引起高校馆管理混乱。这样不但不能实现服务社会化带来的信息公平及增值效益,而且会削弱高校馆服务教育科研的职责。对高校馆服务社会化,建议采用以下开放机制:

第一,采用“校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居民—全社会”分阶段逐步开放机制:根据高校馆情况,先对校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开放,在条件成熟时试点对社区居民开放,最后在资源足够、社会公民身份可控、实现一卡通服务等条件下,尝试对全社会开放。第二,采取“个人免费团体增值服务收费”的平衡机制:学习青番茄经验,对社会个人读者服务免费,对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增值收费信息服务,在资源和经费不增加、保证校内师生服务的前提下,采用平衡机制对外服务。第三,实行“无偿+有偿”结合的数字资源开放机制:对社会公益性基础数字资源可采取免费开放共享的策略,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数字资源按流量或按时间收取适当的费用。第四,采用“横向联盟、纵向合作”的整合互助机制:“横向联盟”指通过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整合社区附近高校、科研、公共三大系统的图书馆资源,联合采购,共建共享,社区居民只需办理简单手续,通过一卡通享受优质服务;“纵向合作”指与政府、企业合作,为其提供决策辅助信息、科技查新、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员工图书借阅等服务。

3.2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分学科创客空间

行动导向教学法源于20世纪8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界,通过高仿真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活动过程,将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融合、统一,使学生掌握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这种教学方法目前在国内职业教育界备受推崇,但对教学场所有一定的要求,如要创造既适合个体独立思考,也方便进行团队合作的环境和条件(如活动桌椅),要提供丰富的专业资源,才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解决问题,营造活泼、开放、互动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场所与国外的“创客空间”概念类似。创客空间(makerspace)是能够分享知识、创造新事物的真实场所[6]。从知识管理角度来看,创客空间使各种不同创意与思维的人相互交流,凝聚他们的隐性知识,推动跨学科领域下新知识的诞生,成为知识创新的“孵化基地”。传统的教学场所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而高校馆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资源又拥有较大的馆舍空间,是打造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创客空间的较佳选择。创客空间服务不但能提高文献资源等显性知识的利用率,也能让人的思想资源这种隐性知识得到更好的开发,有望将图书馆服务真正融入教学科研,从而极大地提高高校馆的魅力指数。

高校馆要实施创客空间这种服务模式,必须改变传统区域功能设置。第一,划分好二线密集书库,调整书库面积。如果依据二八定律(“20%的馆藏能够满足80%的需求”)划分一线馆藏和二线馆藏,二线馆藏如果使用密集架将节省40%的空间[7],节省下来的空间可设计成符合行动导向教学要求的创客空间。第二,打造学科书库,每个学科书库根据学校各专业实情配置相应数量的创客空间,并为创客空间按组桌均配1台电脑,让学生在创客空间能够方便地查找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源,积极主动地学习,顺利完成项目任务。第三,必须将图书馆创客空间作为一个学校层面的项目,在教务部门安排课程时,要将创客空间纳入教学场所范围,真正实现其作用。第四,做好创客空间文献利用的管理工作,对每次教学或自主交流活动的文献利用情况进行收集统计和意见反馈,以便调整一线书库和学科书库的文献,有利于指导后期图书期刊的采访订购等业务工作。

3.3 基于隐性知识交流的真人图书馆

从总体看,我国高校馆真人图书匮乏,大多数已开展真人图书馆服务的高校馆的真人图书不到20本[8]。与传统图书馆服务项目相比,真人图书馆优势在于它所提供的真人图书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其他地方通常很难获得该服务。真人图书馆服务项目属于隐性知识管理范畴,是对传统显性知识管理的一种补充,是促进知识分享交流的良好途径。

真人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在于:寻找什么主题的真人图书,如何招募到好的真人图书,如何做好真人图书馆的管理等。好的真人图书难以招募的原因,首先,真人图书是免费借阅;其次,真人图书需要“真人”有能力、有时间将自己的阅历、经验、教训等隐性知识资源与他人分享交流。笔者认为,对于高校真人图书馆的推进,可先从媒体入手,由有真人图书馆经验的名校与电视媒体合作,策划“真人图书馆”电视节目,吸引更多真人图书志愿者到试点图书馆报名,让更多公众了解真人图书馆,让其参与其中。

3.4 基于文化休闲的Inlibrary 书式生活

Inlibrary计划是深圳市青番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一个项目,以“尽享书式生活”为口号,建立城市节点式Inlibrary图书馆,在全国各大城市有特色的咖啡馆设置小型主题图书馆,真正将文化融入休闲。高校馆要营造文化休闲的氛围,Inlibrary休闲服务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首先,高校馆可将一楼采光之地和顶楼平台设计成Inlibrary咖啡馆或休闲馆,并在每层阅览或休闲空间放置沙发、植物,设置柜员机出售咖啡等,在环境上打造文化休闲气氛。其次,对于咖啡馆的经营管理,可以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合作商来经营,也可以将其作为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内部管理。最后,Inlibrary咖啡馆不但可以定期策划主题图书展,还可以作为图书馆的新书推荐场所,让读者第一时间以轻松休闲的形式读到最新推荐的图书。

4 结语

在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越来越高,社会对文化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馆必须顺应社会文化建设潮流,积极变革,通过分阶段有重点推进社会化、设立分学科创客空间、开设真人图书馆、提供Inlibrary休闲服务等创新服务模式,提供能便利获取知识、能分享交流、能协同创新、能休闲娱乐的场所,扮演好未来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

[1] 傅琰. 23 个省区市要建文化强省[N]. 人民日报,2008-01-24(11) .

[2] 王玉林.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现状调查[J].图书与情报,2011(6):26-32.

[3] 吴镭.高校图书馆应该对外开放吗?[N].国际先驱导报,2007-07-19(16) .

[4] 鲍家声,龚蓉芳.图书馆建筑求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1.

[5] 李恺.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新图书馆学”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7-25(B05) .

[6] 陶蕾.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7):72-76.

[7] 刘绍荣.基于学习空间的现代图书馆空间功能与布局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3(6):171-174.

[8] 万文娟.我国高校图书馆Human Books 建设问题与策略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116-125.

猜你喜欢

真人创客图书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图书推荐
噪音会改变味觉借阅真人的图书馆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