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体育院系开发体育产业中教师资源的研究

2014-02-12于延飞周玉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教师资源

于延飞,向 波,周玉萍

(通化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高校体育产业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然而由于管理体制僵化、经营理念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综合素质偏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产业未能达到预计的高速发展,不仅落后于西方国家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跟不上我国体育产业其他领域的发展步伐[1].本文立足于高校体育产业中教师资源开发的现状,切实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而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1 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主要形式与教师资源的密切关系

教师资源作为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执行者,有着多重的身份.在体育产业的开发过程中,教师资源的角色在不断地变换,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的潜力,深度提升其信息、知识的使用率,可以让教师资源在高校体育产业开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对使用中国有限的体育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组建健身俱乐部

高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他们都是毕业于各大学体育院系的体育专业人才,既有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运动技能,还具有较强的驾驭体育健身指导的能力,因而能灵活地运用体育理论知识在体育健身中进行创新突破.这为高校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组建和发展提供了师资保证.与此同时,高校不仅拥有学生资源,而且拥有充足的社会群体资源,高校充分利用供求双方的资源,开设各种体育健身俱乐部,既可以使先进的体育健身理念得以广泛传播,还可以使功能齐全的体育设施得到更好地利用,吸引锻炼者参与到体育健身当中,使他们成为忠实的体育人口、成为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如我校成立的足球俱乐部,汇集了校内学生和社会各界足球爱好者,在我校足球教师的指导参与下开展地如火如荼,不仅学生在技术上得到了质的飞跃,社会球员在理论知识及技术内涵上也受益匪浅,这些都归根于其有资深的足球教师、设施齐全的比赛场地、严谨的俱乐部章程、合理的活动计划等等;还有轮滑、羽毛球、排球和篮球等俱乐部开展,也得到了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广泛认可和参与.由此可见,充分发挥高校特有的教师资源优势,在体育俱乐部中给予必要的科学指导,可以极大地推动健身俱乐部的发展.

1.2 开展竞技体育训练

高校是各类体育人才集聚的地方.首先,体育院系的教师具有渊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体育运动技能,他们还具有教育与科研的双重优势,是推动知识、技能传播与运用的主要动力;其次,高校的体育场馆比较健全,设施先进,是开展竞技体育训练的根本保障;最后,高校竞技体育训练群体庞大,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特别是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较为深刻,完全优于其他社会训练群体.因此,高校体育人才资源的综合性、先进性、创新性可以为竞技体育训练科学化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高校可以发挥体育人力资源丰富、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为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自1985年底,国家决定在部分高校开办高水平训练队,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在此过程中,高校教师资源成为训练队的指导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体育竞技训练的优势,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也成为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兴领域.

1.3 承办竞技体育比赛

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重视程度的加大,体育赛事也在逐年增多,高校体育场馆成为各项赛事主要的实施舞台,无形之中为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商机.在承办竞技体育比赛中,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势必成为赛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才华得以施展,在对整个赛事筹备、比赛所采用的赛制、秩序册的编排、裁判员的指导等事宜中发挥特有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主要有技术水平的提高、裁判能力的锻炼、赛事流程的学习等等.高校通过举办各种赛事,能够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看到自己的不足,对赛事活动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做好相关材料的归档工作,为今后的体育赛事开发提供参考,使得高校竞技体育产业逐渐走上了一个自给自足的良性发展轨道,提高举办单位的认可度,争取承办更多赛事的机会.

2 高校体育产业对教师资源的要求及现状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需要有教师资源的辅助.教师不仅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更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伯乐”.教师资源的多重身份,决定着现实中对其有着严格的要求.为适应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的需求,一名适合高校体育产业管理的高素质体育教师应具备综合体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的知识结构[2].此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组织能力,具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和决策能力.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资源却存在着一些与宏观上的要求不符的情况.

2.1 缺乏专业的体育产业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的系统培养体系,致使大部分的高校体育教师都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更谈不上具备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灵活的经营决策能力[3].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不能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导致高校体育产业处于场馆、人才资源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水平低,不能有效地开拓市场的困境.很多体育教师只会说不会做,大量体育设施成了摆设,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等等.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滞后于体育产业的发展成为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

2.2 领导、教师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差

当前,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在思想认识上仍然把高校体育事业作为公共福利事业来对待,否定了其产业性和商品性.加之,整个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高校领导缺乏市场意识,对高校体育产业的潜力及未来发展方向把握不足,致使高校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体育教育业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产业化经营.

2.3 专业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年龄分化明显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整体的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较慢,无法满足高校体育产业化开发的需求.调查显示,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年龄组成中,以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为主,50岁以上的老教师少之又少.年轻教师虽然教学理念相对先进,身体素质较好,但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战经验,科研能力也较差.老教师恰好相反,教学经验和训练技巧都比较丰富,但是身体素质较差,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得我国的体育教育科研力量较为薄弱,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只是忙于课堂教学,没有发挥其在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中所应起到作用,这就大大影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很难实现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

2.4 体育科研成果未能转化为生产力

高校浓厚的科研氛围,充足的科技人才,先进的科学研究仪器、设备、实验室和丰富的图书资料及档案,使得高校体育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但大部分的科研成果仍然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转化成实用技术.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客观上要求体育教师把这些丰硕的科研成果实实在在地运用到训练、教学当中,或是开发成新的体育产品,使其成为无形或有形资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 高校体育产业中教师资源开发的建议

3.1 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

高校体育产业的长足发展对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落后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机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高校体育产业,乃至整个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引进人才和自主进行人才培养两种渠道不断地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为高校体育教师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障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科研探究的突破和高校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培养市场意识、服务意识,与市场接轨

作为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者,高校体育教师要了解市场对高校体育产业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各种体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高校体育产业的应变能力,树立品牌意识,开发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和服务项目,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3].不可否认的是缺乏市场环境是影响我国高校体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制约因素.大的市场环境还有待于发展和完善,高校体育产业进行市场化运作要求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者对体育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细分体育消费者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对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以适应市场发展.

3.3 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目前,各高校体育教师基本都具有高学历,但真正的专业领军人物需要的不仅是学历,更要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组织能力,具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因此,要强化对现有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一方面要求在职的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学习经济、营销、管理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经营决策能力的培养要从多渠道展开,可以从企业中招聘专业的营销人才,成立专门的体育产业研发中心,使高校体育教师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完善自身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积累实战经验,培养决策能力.

此外,为了谋求高校体育产业的长足发展,高校应积极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通过与国际、校际、校内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掌握国际体育产业运作模式,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战略思维,擅长经营管理,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3.4 建立高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使体育科研成果得以应用

高校体育科学研究成果丰硕,涵盖了体育健身器材的发明改进、体用用品的开发研制,以及大众健身的健康要求等各个领域.如果能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科技开发、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企业的资金来发明体育设备,开发健康实用的体育用品,既解决了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难题,又使高校体育研究资金短缺的问题迎刃而解.

4 结语

体育产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大多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工作后一直都仅限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在高校体育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执行者,高校体育教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市场理念落后、经营决策不当等先天不足的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尽快建立系统完善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扩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用体育经济的科学理论来武装体育产业管理人才,使高校体育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和竞争意识,紧紧把握体育市场发展规律,进而从纷繁复杂的体育市场现象中分析出体育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意向,积极转变经营策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信息资源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优组合,使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要洲.高校体育与市场经济有关问题的探讨[J].安徽体育技,1999(2).

[2]梁建勋,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教育与业,2006(12).

[3]廖培.我国体育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J].体育学刊,2005,12(7).

[4]蓝荣,等.中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与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5)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体育教师资源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体育产业之篮球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