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团体辅导在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2014-02-12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当今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在发生着巨大改变。在这样一个信息全球化大环境下,对高职学生这一群体的思想教育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
一、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他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研究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先前经验、学习情境以及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下,通过自身主动构建的活动,使学习者的经验系统发生变化,即完成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和建构的机会提供者。而要想提供恰当的机会,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以便根据学生的需要适时、适当、适量地提供支持和帮助,也就是说给高职院校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
二、团体辅导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一)团体辅导的基本概念
团体辅导(Group counseling)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相关主题的共同活动,使团体参与者能够感受到“和别人一样的感觉”、 “归属”的体验,获得练习新行为的机会、反馈的机会、通过倾听和观察他人行为而间接学习的机会,还可以创设类似于真实生活的场景以及由此带来的遵守承诺的压力。不仅如此,团体辅导还使教育或者心理辅导更有效率,也可以为参与者提供更多的资源或观点。因此,团体辅导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应用的最直接的体现形式。
(二)团体辅导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团体辅导正好为教育搭建了这样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台湾师范大学吴武典教授提出团体辅导有下列四项要素:一是温暖、真诚、支持、信任、同感的助人性的团体情境;二是持续的、动力的、有目标的团体历程;三是有效、负责、经专业训练的领导者;四是能促使成员‘顺势而为’并遵守团体规范的团体压力。[1]这四项要素正好印证了建构主义提出的理想的学习环境的四个部分。团体辅导通过成员筛选、共同目标以及各项人人参与的活动建立起特定的团体情境;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各位成员在活动中互相协作、互相交流、共同体验、分享感受;最后在自己原有知识体系、思维方式、感受经验的基础上,综合领导者和其他成员经验感受,使成员对事物、事件、知识等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完善、整合、提升自身素质。
三、高职学生的特点
(一)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自我认可度低
高职学生中确实有一些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或是地区考分差异导致其择校不理想,而实际理论基础较强的学生,但大多数学生是由于从上学一开始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功非常不扎实,学习困难相对较大。因此,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感、挫败感较为明显。而很多学生将学习中的这种挫败感带到了生活中,或者说因为学习的不好而否认了整个自己,对自我的认可度不高。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求知欲和上进心,学习动力不足
动机是导致人的特定行为的重要原因。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部分学生进人高职院校学习是出于无奈,他们只是想混个文凭,或是为了应付父母,逃避社会家庭压力,根本不了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所学的专业。而部分学生到课堂听课,则是因为受学校考勤纪律的约束,或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上课时各显神通:有的听歌,有的看课外书,有的谈悄悄话,有的睡觉,有的飞鸽传书,有的打手机游戏,有的混时间等等,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三)心理素质不高,思考决策与行事不够独立、依赖性强
高职学生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溺爱下,心智发育不够成熟,没有形成独立人格,遇到困难不知如何解决,反映在学习上便是不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而学习成绩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自信心的高低,因此高职学生中很多存在自卑、焦虑、失望等的心理问题。大学中人际关系压力、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等也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负荷。另外,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为只要跟着老师走,照老师的做就没错,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
在此种状态下,如果继续中小学那种灌输式的由上至下的居高临下的思想教育,学生势必反抗,即使碍于教育者的权威默认也不会起到任何的教育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营造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活动自我感知、自我体验、自我觉醒、自我完善,才可能会取得适当的教育效果。
四、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团体辅导在高职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一)转变教育理念,重新确立教师在高职学生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1.教师要由道德说教者转化为行为引导者和思想引领者
教师要改变原来运用说服、榜样、评价、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方法,转而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和所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从建构主义理论可以推论出,各种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只是教师用于教育实施的一个资源,教师的决定和行动是教育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情境的设计中去,创造性地实施既定的教育计划,在不断地批判反思和与实践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建构教育环境;同时也必须学会从教学相长的角度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探索解决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大胆尝试新的方法,不断总结教育中的经验与教训,纠正不足。
2.教师要由权威者转化成人格平等、积极互动的合作者和咨询者
传统的师生观强调教师拥有绝对权威,学生仅仅处于从属地位。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教师,师生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指师生交往过程中人格上的平等,而且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也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一种平等交往、积极互动中不断产生新知。教育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关怀和理解、积极鼓励、适当的引导,会帮助他们克服各方面的心理压力,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因此,高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育中的协调者、学习中的合作者、生活中的人文精神传播者、心理咨询者。
(二)团体辅导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举例说明团体辅导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1.新生班集体形成中的应用
新生刚刚报到,对于学校、同学、老师乃至城市都很陌生,在注册之后即开展一次以“相识相知”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能够加快新生对于新的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的认识,还可以使之后进行的军训和学习、活动能够更顺利地开展。这种情况下,需要用一个能够尽快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的暖身活动引入,比如抓手指、大风吹等。然后,采用滚雪球、棒打薄情郎等游戏让学生逐渐相识、熟悉。最后,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歌声中互相按摩、放松,带着微笑离开团体,走进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际圈。因此,团体辅导活动既可以为新生其搭建一个展示自己、认识他人、结交朋友的平台,更可以通过团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新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的生活。
2.学生干部选拔培训中的应用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在这种双边活动中,他们可以得到较多的锻炼,无论是组织、协调能力,还是表达、交往能力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但这些也都不是天生就有的,很多时候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知人善任,并不断引导和教育。但是由于高职生在校年限较短,靠长时间的观察、考察、教育、引导来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效率有些低,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快速成长。而团体辅导在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中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团体活动的参与,组织者可以更容易看清每个学生的特点,而每个学生也都能够及时地得到一个表现与展示自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其他同辈的认可,同时增强学生干部群体的凝聚力,提升学生干部的归属感,增强学生干部的自信心。这其中可以开展一些竞争类的活动,也可以开展一些增强团体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活动。比如:百花争艳、团队文化建设、约定、戴高帽等活动。
3.宿舍人际关系沟通中的应用
高职学生一般以宿舍为单位居住,宿舍也是学校最小的单元,最多的组织。高职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良好的宿舍关系是正常学习、生活的前提。而现在的高职学生个性都比较强,对于集体的概念比较淡薄,宿舍问题频出,通过以宿舍为单位的团体活动的开展可以增进宿舍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与凝聚力,与学生一起探讨宿舍中发生问题后的解决策略。使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体会“一舍难处,何以处天下”的感受,亲身体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与维系。这时可以选用的活动有:我找我家、我爱我家、我建我家、相亲相爱一家人等。
4.特殊群体问题解决的应用
根据群体不同、问题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团体辅导活动,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群体的特点不同,活动的次数可以是一次或者多次。
因此,建构主义视域下团体辅导可以在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方面面发挥其情境教育的作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问题之所在,自省、自警,最终自行寻找到问题解决之道,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17).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科学课,2003,(12).
[4]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4).
[5]Ed E.Jacobs,Robert L.Masson,Riley L.Harvill著,洪炜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6]经理人培训项目编写组.经理人管理培训游戏全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李振兴,王蔚.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