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系统论视域下中国梦的六重特质

2014-02-12王振民司俊霞

关键词:党性

王振民,司俊霞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现代系统论视域下中国梦的六重特质

王振民,司俊霞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经特定关系组成,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具有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只有从系统与各要素的相互结合的维度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系统。从中国梦系统的主要要素审视其特质,求主体之真、求青年之强、求民生之实、求党性之纯、求国家之美、求思想之和应是其主要内蕴。

系统论;中国梦;特质

中国梦之所以能称其为系统,因为它具备了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等现代系统论的基本特征。在中国梦的系统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整体性特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外交则构成属于中国梦系统主要子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环境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中国梦的目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的程度。要防止各构成要素质和量下降、层次和结构固化、功能衰退、与环境关联性变差的可能性,主体要素则须通过改革开放这一动力系统不断赋予其他子系统以自我更新的能力和活力。如果从影响中国梦系统的主要因素来看,求主体之真、求青年之强、求民生之实、求党性之纯、求国家之美和求思想之和应是中国梦的特质所在。

一、求主体之真

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要素。离开人民,复兴之梦就是南柯一梦。近代以降的“中国梦”说到底还是政治和社会精英的梦,演说家们、政客们、投机分子们纸上的、口头上的,人民不过是随意冒出来的符号泡泡而已,可以利用的工具罢了。因而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辛亥革命,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梦才与人民梦紧密相连。虽然期间甚至出现过诸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但毕竟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也部分实现了人民梦。当然,客观来说,无论是党的梦还是人民的梦,实现的程度毕竟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习近平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仅明确了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凸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而且把人民从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回归为一个个现实的具体的个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学说的真指向。如果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指明了中国梦的依靠主体的话,那么“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则是中国梦的价值旨归,是衡量人民是否是真“主体”的基本标志。习近平话语体系中的“人民”之所以不是本质主义、中心主义的抽象的空洞,而是给人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是因为他思维逻辑中的人民是有差异性的、层次性的,不是整体划一的。在他看来,人民的梦境虽然是共通的,但决不是完全同一的。他总是自觉地把现阶段不同群体、困难群体的梦和一般意义上人民的梦区分开来又联系起来,把人民的生存之梦、发展之梦、幸福之梦结合起来,彰显了主体之真的要义所在。而人民主体之真的真切表现就是习近平所倡导的求实意境——“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2]117

二、求青年之强

青年是人民子系统中最根本的要素。习近平说,中国梦是我们的,但更是青年一代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自古以来一条颠扑不破的基本规律。如果有一支强大的“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后备军,“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3]因而,中国梦的价值旨趣之一就是把青年教育好、团结好、引导好、发展好,在鼓励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中,“积极为广大青少年实现梦想提供服务,切实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走进青年,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努力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3],帮助青年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放飞青春的梦想。历史和现实已经表明并将继续证明,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着真才实学、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具备高尚品格的青年必将是实现中国梦值得信赖和可依靠的生力军。恰如梁启超所言,“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三、求民生之实

中国梦的本质之一是“人民幸福”,[4]这是中国梦系统的根本目的所在。中国梦之所以能梦想成真,不仅要求党和民众有“实干”精神,更重要的是中国梦必须落实到人民梦的具体梦境——民生的改善上来。在这个意义上,人民的梦是中国梦的具体化和展开。正像列宁所说:“如果党的劝告同人民自身的生活经验所教给他们的东西不相一致的话,千百万人是决不会听从这种劝告的。”[5]147的确,人民群众“往往是从党和政府如何对待他们的切身利益来判断党和政府工作的、来决定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态度的。”[2]103习近平清醒地认识到,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出丑。他在阐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时,就把改善民生作为衡量中国梦能否实现的“第一要务”。[6]具体来说,使每一个中国人实实在在“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是他的理想之帆;“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7],是他的根本信念。事实已证明并继续证明,“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2]117。

四、求党性之纯

党是中国梦系统的核心要素,离开党,人民的梦就是黄粱一梦。在群众日常生活思维中,党员干部的作风往往被先验化为一般图式,以往的党的历史镜像常常被作为意向性美景,来衡量现今党的形象、性质和目标,进而决定自身的价值选择和信仰指向。因而,党员干部党性如何,特别是纯洁性如何,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好坏,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大众化的深度和广度。若党员干部党性不强,就会理想模糊、信仰迷茫、立场动摇、宗旨淡漠、意志消退,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也会渐渐丧失殆尽,“四风”随之日益猖獗,党的肌体就会被严重侵蚀,战斗力、号召力也将消散。如果真弄到满身“脓疮”,又不勤于、不善于、不勇于“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后果之严重实难以设想。单就党建存在的问题来说,仅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到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相关措辞、涵盖内容的流变,我们就足以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从“致命伤害”、“亡党亡国”的高度来强调党性不纯的危害。正是基于此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他对党内存在的各种党性不纯现象进行了严厉抨击。其语言之犀利、态度之真诚、措施之果决、意志之坚定,充分显现了他对党性纯洁对正党风、齐民心、铸同心重要性的高度理论自觉。在此意义上我们就可以很好理解习近平为什么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2]134地深入开展好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原因。概而言之,中国梦的实现关键在党,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一支党性高度纯洁的领导干部队伍。

五、求国家之美

国家富强属于中国梦的目标要素,也是中国梦的本质之一。“没有国格,哪来人格?”“没有国权,哪来人权?”在此意义上,中国梦就是要打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没有国家之梦的实现,中国人民就摆脱不了被欺凌、被压迫的命运,人民之梦就会成为水中花、镜中月的笑谈。在当下,国家之梦就是要建设一个“五美”的国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1]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体制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8]不断增强中国综合实力,再塑国威,重振雄风,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制度优越性,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在“五美”中,当下特别要突出生态之美。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把建设生态文明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一个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生存空间是美丽中国梦的基础。这不仅是幸福人生的标尺,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图景,更是对以往以“世界加工工厂”、“生态环境脆弱”为标签式的中国形象的反思。事实证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态问题已成为关乎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关系人民能否健康和幸福生活的重要瓶颈。我们应该正视,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事件已经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统计显示,近年来,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正在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9]

六、求思想之和

思想要素是中国梦系统中文化子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如果说没有文化子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中国梦系统就会失去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话,那么没有一个层次多样、结构完备、和而不同的思想要素,文化子系统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可以说,一个和谐共生的思想体系本是中国梦题中应有之义。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我们所遇到的挑战前所未有,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不容小觑。党早已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梦单靠一党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凝聚中国各民族、各阶层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2]139,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方可梦想成真。要做到“心劲合一”,就必须在包容多样、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社会思想体系间的“一致或共识”,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和规范功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大众化。当然,思想和谐绝不是搞“同质化”、整齐划一,在我国“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民众思想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态势下,应不断通过对话、协商,拿事实说话,唱响主旋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使中国梦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群众中扎根。这需要我们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8·19”讲话精神,在宣传中做到“四个讲清楚”,在思想斗争中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在政治教育中坚持“两个不能否定”的红线,以发展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318/c40531-20819774.html.

[2]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505/c64094-21367227.html.

[4]习近平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601/c64094-21697871.html.

[5]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中国不会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1/03/c_125641770.htm.

[7]习近平关于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EB/OL].http://www.huaxia.com/zt/qt/13-032/3427130.html.

[8]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320/c64094-20845747.html.

[9]“美丽中国”期待环保更有作为[EB/OL].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1/07/c_132084906.htm.

1672-2035(2014)04-0036-03

D61

A

2014-01-06

王振民(1972-),男,陕西渭南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

司俊霞(1989-),女,山西晋城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在读研究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0YJC710056)

【责任编辑 张 琴】

猜你喜欢

党性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党性风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校教学应重视党性教育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锤炼党性 洗礼灵魂
深刻洞察“党性”的精彩读本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再强党性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