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策略分析*
2014-02-12苗秀丽
苗秀丽
(东北石油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8)
1 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具体要是求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育健康水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1].时至今日,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开展了几个年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何能让阳光体育运动能够长期可持续的开展下去将成为今后相关部门需要重点完成的工作.
2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理解
阳光体育运动的本质就是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到阳光下、走向大自然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它更应该是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共同参与的一个系统工程.“长效机制”我们从字面理解就是长期有效的管理及运行体系或系统[2].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就是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增进青少年的体质为目标,学校、社会、学生三方面协调统一,形成一个系统,共同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发展.
3 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
3.1 学校领导和老师重视不够
高校领导和教师是阳光体育得以长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因为领导重视,教师才会重视,教师重视,学生才能从阳光体育运动中真正受益.自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大部分的高校都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契机积极进行体育教学的探索和改革,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且把体育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作为学生毕业或升学的重要依据.但是仍旧有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未能给予阳光体育运动必要的重视.在这些高校里,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而轻体育、重考试分数而轻体育锻炼的倾向.高校的领导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当为一种任务,并未将“阳光体育”落到实处,而是为了能够完成任务把所有的体育活动都冠以“阳光体育”的名字,最终结果是领导不重视直接导致教师的认识不足,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和组织活动的开展遭遇了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现象.
3.2 学生缺乏认知
目前,阳光体育虽然宏观上覆盖了高校,但是在对学生进行访谈得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不了解阳光体育.有的学生只是知道学校里搞的体育活动都以“阳光体育”冠名,只有小部分学生了解阳光体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开展的意义所在.但访谈中也了解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小群体中学生干部比普通学生对于阳光体育的内涵了解的更为深刻一些.这种现象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形成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3.3 学生活动缺乏保障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目的是能够让广大青少年真正的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他们能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全面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们比较喜欢的网球、游泳等项目由于受到缺少场地、缺少专业教师指导等因素的影响开展状况并不乐观,当前学生开展活动的内容也以篮球、足球、乒乓球、长跑等项目为主,运动的形式也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从现状我们可以总结出,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第一,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学生们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很难开展.第二,缺乏指导.在调查中发现健美操、游泳、网球、跆拳道等项目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但是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往往无法得以开展.
3.4 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与监管不到位
虽然国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等文件来保证阳光体育的顺利实施,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高校只是简单的把某些体育活动冠上阳光体育之名,缺乏评价和监督.由于没有系统的评价指标,所以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成效也就无法衡量.目前,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由分管体育的校领导监督,缺乏第三方的监督者.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没有部门进行监督也就无需反馈,开展的效果无法客观评价,也就很难达到阳光体育运动最初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4 构建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策略
如何能保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发展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广泛的宣传,能让学生们真正理解阳光体育的内涵并从内心接受它,从而自觉的参与体育运动.物质和制度的健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运动场地和形式,从客观上为他们提供便利.“第三方”的监督能够从一定层面上对学校行政权力进行约束,保证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权利.
4.1 建立广泛的宣传机制
加强对阳光体育的宣传,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社会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开展宣传活动.因为阳光体育是面向所有青少年开展的,是社会事务中的一部分,应该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其次,高校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利用体育理论课程的时间向学生宣传阳光体育的相关知识.学生处、团委、各系部应该紧密联系,共同开展阳光体育知识的宣传活动,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正确观念.宣传的手段可以灵活多样,校广播站、校内报纸、宣传栏、网络等都不失为好的宣传渠道.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定期举办阳光体育讲座并增加互动环节,使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够得到提高,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使之真正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4.2 完善各项保障机制
阳光体育的顺利开展需要广泛筹集各方面的资源,形成物质保障、制度保障以及人才保证三方面的多点开花,促进阳光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物质上,相关部门要对体育场馆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财政预算中要将其列入其中,不能只把建设放到口头上,更要落到实处去.因为体育场馆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影响阳光体育的开展效果.在制度上,高校应该在阳光体育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体育规章制度.在场地设施管理、教学安全、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竞赛训练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加以规范,切实保障阳光体育的长效发展.在人才保证上,应该不断引进高水平人才,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为他们提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并建立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锻炼进行指导的相关制度,使体育教师在阳光体育的开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3 建立系统的监督机制
“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运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监督机制是阳光体育开展的保障,没有全方位监督机制的保障,阳光体育很容易走向“形式主义”.过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曾经制定过不少方针政策,然而实际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各种方针政策之所以未达到预期目标,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对于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情况的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机的、系统的监督机制[3,4].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校扮演的角色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可想而知.所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成立相应的职能科室负责监督“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把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情况作为对学校进行综合评定与考核的重要内容.监督管理的内容包括高校是否有专人专门的部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宣传工作的开展状况、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训练竞赛的现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情况、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现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