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三位一体”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4-02-12李成华吴昌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反推药性中药学

李成华,吴昌军

(通化师范学院 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1)

《中药学》是中医学专业、中药学专业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认识中药和使用中药的一门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各论部分主要介绍单味药的来源、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中药学》所包含的中药数量多,有500多种,药效枯燥难以学习、记忆,课堂上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长期从事中药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为了推动教学方法的进步和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将“药性-功效-临床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药性-功效-临床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法

中药的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无毒性等,其中以四气、五味最为重要,是现在研究最多的相对清楚的中药药性部分.医家以机体用药后的临床效应来确定中药的药性.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即热性病证的患者服用寒凉的药物,能缓解甚或消除病情,则此中药的药性即为寒凉;反之,寒性病证的患者服用温热的药物后,病情得到缓解,则此中药的药性即为温热.再如,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麻黄、薄荷具有发散解表的作用,红花、木香具有行气、活血等作用,所以麻黄、薄荷、红花、木香皆味辛.中药的功效及应用是对中药作用的高度概括,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其确定标准也来源于临床应用反应.当外感风寒表证患者服用了某味中药,其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症状减轻或消除,此时,该中药即可标以发汗解表之功效和风寒感冒之临床应用.由上分析可知,中药药性、功效和应用同出一源,都是主要以机体临床用药的效应为依据.因此,笔者将“药性-功效-应用”[1]三位一体的中药学教学模式运用于中药学教学中,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

2 “药性-功效-临床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法在中药学中的实施

2.1 实施方法

(1)药性推功效.中药药性与功效之间关系密切.如药性属寒凉的中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药性属温热的中药多具有祛寒温通的功效.因此,如果中药的药性是寒凉的,就可以推导其具有清热功效,如果中药的药性是温热的,就可以推导其具有温通祛寒的功效.从五味角度讲,味为苦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或燥湿等功效.因此,如果中药的药性是味苦的,可以推导其可能具有清热、解毒或燥湿等功效.由中药的药性推导其功效的教学讲解思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中药学的具体药物的授课过程中.如以大家所熟知的清热药的黄连为例,黄连苦寒之药性,苦能清热、解毒或燥湿;归心、胃和大肠经,心居于胸中,藏神,胃、大肠皆于人体消化有关.故黄连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2)功效推应用.在中药学各论部分,中药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功效推导应用可贯穿于始终.如黄连三大功效和三大应用,实际上是彼此相互对应的.黄连清热燥湿之功效,可推导其具有胃肠湿热,泻痢呕吐之应用;泻火之功效,可推导其具有热盛、高热烦躁之应用;解毒之功效,可推导其具有痈疽疔毒、皮肤湿疮、耳目肿痛之应用.此外,某些中药的一个功效有可能对应多个应用,但只要通过分析是可以对应的.可以看出,应用功效推导应用的教学模式,学生记住了功效便记住了应用.

(3)应用反推功效及药性.如果我们认为药性推功效、功效推应用是正推,那么应用推功效、功效推药性就是反推.正推、反推相结合可加深学生对中药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掌握并应用.如已知中药人参具有治疗诸劳虚脱证的应用,则可反推人参具有大补元气之功效;同样,已知人参具有大补元气之功效,又可反推人参具有甘温之药性.

2.2 教学探索

对本科学生的“中药学”课程的学习可安排在大一春季学期.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情况显示,大一刚入学的中药学专业学生,大多数同学开始会表现出极大热情,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他们情绪焦躁、迷茫、不求甚解,以致于问题日渐积累,进而采用错误的学习方法,可能只对一味药或几味药感兴趣,甚至对中药的学习不知从何入手.

对我校应用“三位一体”中药教学法的班级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学生能够掌握由药性推功效,由功效推应用,应用反推功效、药性,使难以记忆的中药学变成了可通过逻辑推导的有关联的知识,增强了同学学习中药学兴趣.这些班级学生对中药功效及应用理解、记忆深刻而扎实.学生根据中药的功效熟练的推导出药性及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中药学的效率,加深了记忆.

2.3 弊端及整改

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的中药知识,虽然从中药学教学大纲看中药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类,但从临床应用来看,有些属于了解的中药临床应用频繁、疗效确切,所以在短时间里很难对所有的中药都采用此教学法,这就要求学生们要充分调动课余的时间.此外,该教学法略显枯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中药应用的讲解可穿插医案,典故,如大豆叶治蛇毒,何首乌的来历等等.

3 结语

目前,教学方法优化改革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热点话题.中药是中医治病和中药生产、检验、研发等的物质来源.因此教师只有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才能学好中药知识,成为优秀的医药工作者.“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的中药学教学方法的应用,使难以记忆的中药功效变成逻辑性强、有章法可循的知识点,明显减少学生对中药学学习记忆环节的时间,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猜你喜欢

反推药性中药学
737NG飞机反推系统故障浅析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737NG飞机反推灯亮故障分析
二元机翼颤振的指令滤波反推自适应约束控制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试论制剂因素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