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受助大学生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2-12唐英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入党资助民族

唐英毅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贫困生”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解近年来民族地区受资助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发展状况,本项目在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民族地区受资助大学生价值观状况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55份,回收551份,回收率为99.28%;有效问卷550份,有效率为99.82%。调查对象涵盖了广西某高校十个系的受资助大学生。

一、民族地区高校受助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现状

民族地区高校受助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状况整体良好,但是在面对困难、交往能力、学习态度、入党动机和对未来的态度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民族地区高校受助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状况整体良好

前期调查显示,受资助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总体上良好。大多数的受资助大学生表现为积极乐观,学习状况良好,生活满意度较高,交际能力较强,入党动机较纯,有正确的择业观,生活自理能力较高,富有爱心,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社会实践能力较好,价值观状况良好。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活水平较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压力较大等等,需要进一步给予关注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受资助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民族地区高校受助大学生生存与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民族地区受资助大学生面临的困难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调查发现,在大多数受资助大学生面临的困难中,存在较多的问题。33.7%的受资助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困难,22.2%的受资助大学生觉得心理压力较大。

2.民族地区受资助大学生的交往状况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能够提高受资助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与他人沟通交流之间的相互信任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然而调查发现,民族地区受资助大学生在与陌生人的交往过程中,17.2%表现得较提防,18.8%表现得较拘谨。

3.民族地区受资助大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45.6%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5.1%对考试的态度是无所谓,这说明受资助大学生周围同学的学习态度还不是很端正,需要进一步加以引导。

4.民族地区受资助大学生的入党动机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考察受资助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可以反映出他们对党的忠诚,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受资助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功利倾向,入党是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的现象很普遍,随大流的比例较高,有64.7%的入党是为了找份好工作,16.8%的入党是随大流。可以看出,大多数受资助大学生入党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入党动机还需有待提高,这可能跟现实的就业形势有关,需要加强关注。

5.民族地区受资助大学生对未来的态度是值得关注的首要问题。民族地区受资助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渡时期,对未来的态度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民族地区受资助大学生对未来的态度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18.3%受资助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二是对未来感到悲观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民族地区高校受助大学生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民族地区一般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教育水平有待提高,信息传递、交往圈子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现实处境在其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烙印。

(一)经济困难导致部分民族地区受助大学生心理自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西部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仍然相对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调查显示,73.5%的受调查者学费来源为贷款、助学金以及向亲戚借钱,73.5%每月的伙食费在400元以下。受资助大学生在交往心理方面,16.0%的担心家庭经济状况与他人存在差距。因此,经济上的困难也会导致部分民族地区受助大学生心理自卑。

(二)急于改变现状导致民族地区受助大学生存在功利化倾向

调查显示,45.5%民族地区受助大学生认为周围同学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10.9%的受资助大学生认为周围同学的考试观是为了得到优秀,获得相应的奖金。33.8%则认为考试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46.0%认为周围同学是为了顺利毕业而考试的。在入党动机方面,46.3%的受资助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对党的信仰与追求,35.5%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64.7%的认为入党是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16.8%的则认为入党是随大流的表现。在访谈过程中不少民族地区受助大学生表示,他们读书本身就是为了改变当前的生存状态。想要改变现状是好事,但是如果学习的目的变成了应付考试、拿奖助学金,入党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那就要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了,应该探索一些引导民族地区受助大学生的教育和发展的富有针对性的对策,以防止他们因为急于改变现状导致功利化的发展倾向。

(三)经济、地域等条件不利于民族地区受助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

调查显示:受资助大学生在交往心理方面,16.0%的担心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57.7%的担心兴趣不一样,6.3%的担心穿着打扮不一样。调查还显示,不同民族的受资助大学生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我们调查的所有汉族受资助学生中,占18.9%的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表现得很大方。在调查的所有少数民族受资助大学生中,14.3%的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表现得很大方。在与陌生人交往时的表现方面,14.2%的汉族受助大学生较提防,21.4%的少数民族受助大学生较提防。由此可见,汉族受资助大学生在与陌生人交往时比少数民族的受资助大学生表现得稍好,少数民族受资助大学生在交往方面还需加强。

三、民族地区高校受助大学生科学发展的对策

基于前期的调查研究,结合大学生发展目标,民族地区高校受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针对受助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高校科学的教育理念,注重从大学生内心的需要出发,实现自我发展,最终达到个体和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利于民族地区高校受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建议和对策,及时引导受资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完善受资助大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奉献自己的爱心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终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解决好受助大学生的生存问题,保障受助大学生发展的基础

针对受资助大学生家庭经济较困难、生活水平较低的问题,应该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中国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让大学生能得到相应的资助,减轻生活的压力;同时学校可以根据贫困生的特殊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助,并加强监督贫困生认定的条件,进一步落实奖助学金政策的实施。

(二)关注受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形式活动和各种讲座、心里咨询等,使贫困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消除其自身不良的心态,引导他们树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生志向,排解他们的自我焦虑感,加强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育贫困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针对受资助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的问题,学校可以建立各级心理咨询小组,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或交流会,及时了解受资助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受资助大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辅导员或者任课老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每个宿舍设立心理联络员,专门负责观察本宿舍人员的心理发展变化,特别是关注受资助大学生的心理情感变动,及时引导受资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各宿舍心理联络员要定期向老师反应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并与老师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培养受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经济资助过度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使少数学生滋生“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甚至认为得到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没有得到,就抱怨社会、抱怨学校。因此,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资助,如何在不断拓展助学渠道的过程中,利用这些机会实施正确的思想教育,激励广大贫困生自立自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自己的综合技能是本项目的一个重要目标。

针对受助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可以成立社会实践培训中心,扩展勤工俭学项目,让受资助大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改善和提高受助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定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训,联合政府或者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实习,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获取生存的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1]曹秋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科学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入党资助民族
我们的民族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憨娃入党
多元民族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